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財政向農村傾斜利於社會和諧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1日 10:29)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翻開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國家財政開始越來越多地向農村傾斜,農民享受公共服務的狀況有了積極變化。(見新華網1月31日)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的是重工輕農,使得農業始終處在貢獻的位置,長期以往造成自身供血不足,體質虛弱,支撐乏力。隨著城鄉差距的日益擴大, 如何支持農業的問題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國家財政開始越來越多地向農村傾斜就表明了一種努力和方向。事實上,從財政支農情況來看,長期以來,我國農業投入嚴重不足,資金投入偏重大江大河治理,直接用於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偏小,農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軟肋”。我國國內支持水平在數量、結構、對象和方式等方面,與許多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對農業給予支持保護是世界各國為提高農業國際相對競爭力的通行做法,特別是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給農業大量的補貼。如2002年5月美國政府頒布了《2002年農業安全與農村投資法案》,計劃在今後10年內要增加農業補貼1900億美元。WTO規則所允許使用的12類“綠箱”措施中,我國只使用了6類,國內政府各部門對農業的投入總量不及美國聯邦政府農業預算的五分之一,國內支持總量僅佔農業總産值的3.6%,遠遠低於WTO多數成員5-20%的水平。而且,我國農業投資不穩,結構不盡合理。

  並且從我國農業補貼體制上看,已經不適應WTO的農業規則。目前我國財政農業支出實行分塊管理,有限的資金不能形成合力。同時,監督機制不健全,造成資金流失。在基層財政僅維持“吃飯”的前提下,難以保證政府的農業補貼能夠不被挪用,沒有一種有效的監督機制來防範擠佔、挪用、轉移、亂花亂用補貼等現象的發生。為此,筆者以為,農業補貼政策要向初級生産要素傾斜,主要向農村基礎教育傾斜。

  向農民提供物美價廉的基礎教育是對“三農”最大、最有價值的補貼。教育能有效地打破貧窮的循環。現今農村勞動力市場的趨勢顯示,農民教育水平直接影響收入的多寡。根據國家統計局2000年的資料,一名農民的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其轉到非農就業後,平均可為家庭每年增加198元收入。但是目前我國用於教育的開支,只佔本地生産總值的2.3%,還不如低收入國家平均的3.3%農村教育的普及與質量嚴重不足。

  同時農業補貼也要向農業高新技術推廣傾斜。為了增強農産品國際競爭力,政府對具有動態規模經濟和技術外溢的農業科技産業實行財政補貼,使其出口産品成本下降並最終成長起來。同時,由於農業知識創新的外部經濟,意味著投資者難以獲得足夠的回報,如果沒有補貼,生産者將不會在知識創新上投資。當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正在轉制,還沒有形成符合市場規則的運行機制因此,政府應採取多種形式扶持農業高科技的創新,如設立農業高新技術産業風險基金,採取貼息的方式引導金融部門或企業投資農業高新技術等。還要建立基層政府在減輕農民負擔問題上足夠的激勵和剛性約束機制。

  農民負擔過重將引發農村社會、政治、經濟等諸多不穩定因素,甚至可能嚴重威脅政權基礎。如何贏得佔總人口最大多數的農民支持成為中高層政府維護社會和政權穩定的迫切需要。只有財政向農村傾斜,才能讓中高層政府與農民在“減負”問題上形成同樣偏好:農民期望減輕負擔以增加實際經濟利益,中高層政府則期望通過“減負”贏得民心,從而獲得穩定政權所需的社會、政治利益以及長期的經濟收益。(作者:朱四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劉英來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