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聖誕經濟”讓傳統節日汗顏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5日 13:05)
西方的一些節日,如情人節、聖誕節,在中國漸成“氣候”。這個“氣候”的重要特徵就是:刺激消費,拉動經濟。於是,連經濟學家也不得不對“洋節”刮目相看了。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雖然大多數中國人並不把聖誕節當作“自己的節日”,但京城各大商店、賓館卻使盡渾身解數,爭搶“聖誕”這一巨大商機。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豪華奢侈的高檔消費活動未必適合目前的中國國情,但是“聖誕經濟”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12月24日《大河報》)
西方的節日不僅在中國紮根,而且變成一种經濟現象。相比之下,反而讓我們的一些傳統節日有些“汗顏”??這些“土生土長”的傳統節日中,除春節對促進消費有重大貢獻外,可以冠以“春節經濟”的稱號外,誰可曾聽説過有“清明經濟”、“七夕經濟”、“中秋經濟”、“重陽經濟”以及“鬼節經濟”的?“洋節”對中國經濟貢獻率的不斷增多,“土節”對本土經濟貢獻率的徘徊不前甚至下降,此間的反差,不僅僅是文化現象,更是一個經濟現象。於是筆者在想,與其一味孤立地呼籲振興傳統節日、傳統文化,不如從經濟學的角度著手探討。説不定,邊緣研究能夠形成一個治療傳統節日萎靡不振的新“偏方”呢。
振興傳統節日,不能不思考“聖誕經濟”之類的“洋節經濟”,為何能在異國他鄉把這塊“蛋糕”做大,以及做大之後意味著什麼?後一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洋節經濟”繁榮的背後,是西方文化的影響擴大,本土文化的相對萎縮。關鍵在於回答第一個問題。筆者以為,聖誕節也好,情人節也罷,包括父親節、感恩節等名目繁多的一批洋節日,不僅人情味濃厚,容易給人一種認同感(或者説共鳴),關鍵在於慶祝這些節日的主力軍是年輕人。按説我們的七夕節也是標準的年輕人的節日,為什麼就紅火不起來呢?我想,七夕節從古至今就是女孩的專利,把男性排除在門外的一個節日,怎麼能讓這個“土節日”有“陽剛之氣”?重陽節是老年人的事情,好像和年輕人干系不大;中秋節是雖然實力雄厚,怎奈一張月餅早已被商家賦予了太多的腐敗色彩,嚴重脫離了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讓許多人對之望而卻步。至於包括清明在內的一些“鬼節”,城市居民連燒紙的自由都不多,怎麼讓它拉動經濟增長呢?
“聖誕經濟”的形成,除了聖誕把年輕人的興趣給極大調動起來以外,商家的積極參與也功不可沒。有道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商家對一個節日的興盛與否,敏感性甚至高於文化人。舉個例子,每年進入12月份,只要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包括縣城)逛逛,就不難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聖誕氣息”,商家為迎接這個“洋節日”,不惜宣傳、不惜投資、不惜挖空心思去搞創意。一句話,把年輕人吸引進“聖誕經濟圈”,每年成了眾多商家不遺餘力追求的最後一塊誘人的賺錢“蛋糕”。由此能否這樣説:振興我們的傳統節日,商家比文化界的責任更大?只有把商家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提高上去,只有商家率先絞盡腦汁為迎接傳統節日造聲勢、做鋪墊,才有可能引導更多的人們同步關注傳統節日。只有大家都來關注、都來慶祝,弘揚傳統節日才不至於只體現在口頭上。
傳統節日眼紅“聖誕經濟”不是辦法,關鍵還在如何學習借鑒人家的成功經驗上。(作者:劉海明)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