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貓鼠相依何時了?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1日 11:40)
浙江省蘭溪市部分食品廠不僅生産條件十分惡劣,而且生産的燕窩、蜂蜜等飲品裏根本就沒有燕窩、蜂蜜。 對於這種摻雜使假的生産經營行為,不僅那裏的工廠老闆們習以為常,甚至當地的食品衛生監管部門也見怪不怪。記者問有人檢查過嗎?回答是:經常檢查,就是交錢嘛。 (見中央電視臺2004年10月日《焦點訪談 瓶裏到底裝了什麼》)這就是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存在的“貓鼠相依”現象。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貓鼠相依”,就是違反法規者同執行法規者之間靠交收費用來達成一種默契,形成了唇齒相依互利互惠的關係。有人説:存在“貓鼠相依”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地方經濟不發達,地方財政太窮了。從表面現象看,這種説法不無道理。“貓”們就是靠收取“鼠”們的錢來養活的。但實際上産生和長期存在“貓鼠相依”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基層管理部門人多為患,就是編制內的人員也多到縣級財政無法養活,更何況還有一些地方的一些部門存在著嚴重的超編現象。二是有些地方的財政體制存在多收多用少收受窮的問題。收費項目和收費數額大的部門,單位財大氣粗,職工福利好收入高;收費項目少收費數額小的部門,單位窮職工也最多只能拿到基本工資,對於那些上面出政策單位出資金的福利根本就無望。富裕的單位和部門就會紛紛有人往裏擠。所以管理部門始終走不出“收費養人,養人收費”的惡性循環圈。三是有些地方政府急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制定出“先發展後規範,先上車後買票”的政策,不許相關管理部門監督檢查。四是少數人利用職權牟取私利而與違反法規者達成了權錢交易關係。
就是這種“貓鼠相依”現象的存在,才使得制售假冒偽劣現象屢禁不絕;才使得安全生産的監督管理成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才使得環境保護成為“紙上談兵”;才使得那些本來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屈居於“地方經濟發展”的幌子下,始終成為只寫在紙上説在嘴上的空殼“工程”,不到出了重特大事故驚動了中央的地步,就始終無人真正地動手管理。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和各級政府的行政能力。群眾的關注就應得到黨和政府的關注。執政能力也好行政能力也罷,都只有在解決好當前群眾最關注的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安全生産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等難點熱點問題上才能顯示出來。由此我們想問的是——貓鼠相依何時了?(作者:黃草坪)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