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魯甸地震災區見聞 首個遇難者為4歲女孩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1日 21:08)
新華社魯甸8月11日電 雲南省魯甸縣文屏鎮、桃源鄉位於震中,是“8 10”地震災害的重災區。靠近魯甸縣縣城,在路邊就可以看到村子裏倒塌的民房,而在魯甸縣城內的商業街文屏鎮西正街上,到處是震落的瓦片和水泥磚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11日記者在這裡親歷了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痛,也看到了災區人民不畏困難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
家住文屏鎮文昌區的4歲女孩崔大美是這次地震的首個遇難者,地震發生後,她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面。當武警戰士把她挖出來並送到最近的魯甸縣中醫院搶救時,小女孩已經停止了呼吸。急診科主任吳婕含著眼淚告訴記者:“她也許是這次地震災害中最小的遇難者。”
地震造成近600名群眾受傷。記者在魯甸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看到,露天的院子裏躺滿了病人,醫院的住院大樓和門診大樓在地震中有一定損壞,並因余震威脅已經停用,武警、駐昭通部隊的官兵正在趕建臨時帳篷供傷病員使用。82歲的老人張榮富躺在地上挂吊瓶,處於半昏迷狀態。在地震中他被倒塌的房屋砸傷,造成胸背部軟組織挫傷。第二軍醫大學的外科學博士湯敬東正和縣人民醫院的醫生密切觀察著他的病情。昭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醫務人員正在對醫院場地和住院病區進行消毒,傷病員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正在搭建臨時醫療避震棚預計今天下午能夠完工。
據縣人民醫院院長李春義介紹,11日上午10時住院病人已達到171人,而且在不斷增多。昭通市和魯甸縣兩級醫療部門組成10支醫療隊連夜進村檢查,現在許多醫生已經到達震中,搶救傷病員,危重病人都已經轉移到大醫院,得到了有效治療。在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原定於今天返回上海的第二軍醫大學博士團一行9名成員,主動要求留在災區,參與搶救工作。他們對戰地救護和外科治療很有經驗,在他們的幫助下,病人迅速得到分類救治,目前大部分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但是災區仍急缺抗生素、外傷類藥物和簡單外科手術器械。
桃源鄉拖姑村村民阮店巧,送受傷的弟弟桂寶龍來到縣人民醫院治療,她説:“我們早上走了4個多小時才到這裡。拖姑村是桃源鄉受災最重的自然村之一,村民的房子已經嚴重受損不能居住。昨晚大家在露天坐了一夜。村子裏最缺的是帳篷和防雨布。”
和拖姑村一樣,受災較重的還有桃源村和岩洞村。記者在岩洞村看到,回族村民戚發昆家房屋幾乎倒平了,他本人也被砸成重傷住進醫院,留下3個孩子住在廢墟前的一張床上。目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已前往幫助村民搭建帳篷和搶救財物,排除危險。
返回的路上,記者查看了桃源水庫,水庫大壩上出現了1厘米寬、40米長的裂紋,水庫正在開閘放水,以減緩堤壩的壓力。據雲南省水利廳副廳長楊榮新介紹,地震使5座水庫、9座排灌站不同程度受損,但目前沒有出現大的險情。水利部門將加緊對水利設施的實時監測,防止發生新的傷亡。
文屏鎮鎮長劉學安介紹説:“地震發生後不久,鄉政府幹部和派出所幹警就趕到震中,查看了村社的災情,民房約有10%已經倒塌,其餘一些已成危房,這裡農民收入以烤煙為主,現在正是煙葉收穫烘烤的季節,但許多村民的烤煙房都已經倒塌,損失慘重。但是去年“11 15”和“11 26”兩次地震後重建的災民統建房,沒有受這次地震影響,預計有155戶災民9月初能夠搬進新房。”
記者看到,災區村民已基本恢復了生産生活。沿途有不少村民在搶收煙葉和蘋果。村民馬友正一邊整理煙葉,一邊説:“家中的房屋隔墻倒了,壓住了一些煙葉,現在先把它搶救出來,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正是蘋果收穫季節,昭通是雲南蘋果生産基地,路邊隔不遠就能看到收購蘋果的大貨車,來賣蘋果的村民絡繹不絕。(記者 李舒)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