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國著力解決人文因素對文化遺産造成的破壞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7日 08:41)

  新華社蘭州7月17日電(記者王艷明)文化遺産是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承擔著弘揚古代文化的重任,但隨著參觀者的紛至沓來,“不堪重負”成為許多文化遺産發出的共同聲音。在中國,敦煌莫高窟算得上是最易受人文因素影響的一處文化遺産。

  敦煌莫高窟正式對外開放始於1979年,20多年來,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萬人次遊客參觀了莫高窟。近年來,莫高窟旅遊人數明顯呈上升趨勢,每年遊客接待量已超過30萬人次,預計未來5-10年內,到敦煌莫高窟旅遊的人數還會迅速增加。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説,莫高窟雖然規模宏大,洞窟眾多,但每個洞窟的空間極其有限,而窟內的彩塑和壁畫都是使用泥土、木材、麥草等脆弱材料製成,為了科學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就不能過度開放。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李最雄説,由於遊客身上攜帶一定的水汽和溫度,過多地進入洞窟參觀,極易引起洞窟內溫度、相對濕度、墻體表面溫濕度及窟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這樣不但會使壁畫産生酥鹼,也可能會引起壁畫顏料變色。除此之外,參觀者的文物保護意識不強,也是敦煌保護任務艱巨的一個原因。2004年“五一”期間,敦煌研究院對遊客參觀藏經洞過程中的行為進行了監測,發現在18212人的總參觀數中,有708人觸摸了壁畫,佔參觀總人數的3.9%。

  樊錦詩説,不能以犧牲珍貴文物為代價,換取旅遊發展,但也不能因為要保護而拒遊客于門外,要將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結合起來。從上世紀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就與海內外機構合作,對莫高窟的地質環境、氣象環境、特別是洞窟小環境進行了監測,在莫高窟窟頂設置了窟區環境監測站,為洞窟安裝溫濕度自動監測探頭、鋁合金門窗及洞內擋護玻璃等。

  與此同時,敦煌研究院對日益增多的遊客開始實施干預。2000年,對遊客實行了窟內分流,2003年4月,又啟動了遊客參觀預約制,開展了“洞窟遊客承載量”試驗研究和“虛擬敦煌”建設,並在2003年出臺了《甘肅省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

  保護專家們認為,這些措施和研究項目的開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洞窟保護壓力,使莫高窟的洞窟內外環境得到了改善,併為根本解決敦煌遺産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