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領導幹部高薪攀比不符合我國國情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3日 09:04)
薪金收入的配比無疑要和國情結合起來考慮。我們大致可以按照經濟實力把處於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分為經濟發達的國家、經濟較發達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後國家。我國屬於哪一類,這是大家都明白的。
我國雖然在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取得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我們人均佔有的GDP還與整個國家規模不適應。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城鄉之間,同一居住地不同的人群收入的差距都很明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出經濟收入的不平均。因此,收入的地區差、行業部門差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加上各种經濟因素的變量和不變量導致的經濟收益差異也是長期客觀的經濟領域的必然現象。
我國進行市場經濟不過是二十來年,其實真正走上市場經濟正確軌道的時間更短。綜觀世界經濟史,發達國家中哪個不具有百年以上的市場經濟發展史。無論從歷史還是經濟現實狀況看,我國現在還屬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我們應當正視這一事實。
我們儘管有不少輝煌但總體上我們付出的還太多,交了很多學費,産出與投入對比我們不能不為我們的經濟回報率低而汗顏。也為許多資不抵債而無奈。不可忘記僅是國債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們的百姓還很窮,儘管我們説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奔小康的階段。但大量無以置否的事實證實,我國人民內部矛盾主要還集中在生存意義上的層面。而我國各行各業的權力階層的現在收入相對於我國普通百姓的收入差距之比,肯定已經是高薪階層了。並且已經超過發達國家權力階層與非權力階層的收入差距的比例。
“十六大”精神之中有抑制收入的兩極分化,合理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別是加大扶持低收入困難群體。使他們儘快脫貧,以實現整體奔小康的目標。何況要提高生産力水平,要改善基本人民生活,讓他們衣食無憂需要大量國家財力。但是,高薪攀比已不是“星星之火”而已經呈燎原之勢,官員們薪水和各種收入少於同級別者,心理就失去平衡感,而只有薪水高於同僚才心理踏實的不在少數。非要攀比到你年薪六十萬,我就要年薪一百萬。你當權五年致富,我當官一年就要比你富的鬥狠程度不可。但他們又是國有公制人員,這種攀比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於是乾脆採取改制的手段,以自身職務拿國有動産不動産作為投資入股資金,搖身一變成了民營企業家,名正言順地拿高薪。比靠資本原始積累的真正的老闆可神氣活現的多。
綜上所述,我國各行各業的領導幹部不應當和私有制的富有者,和發達國家及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如港臺地區)的公職權力中人攀比。而應當牢記中國共産黨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牢記井岡山精神,牢記延安精神、牢記西柏坡精神,牢記“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而樂而樂”的古訓。為你們的衣食父母廣大老百姓殫精竭慮,鞠躬盡瘁。(阿祥52)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李莽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