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終專稿:把目光投向中國來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5日 20:36)
CCTV.com消息(20:00新聞):2003年,中國幾乎平均每天都會有一個國際性的會議召開。2003年,中國每天都有一個投資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外商項目簽訂。2003年,中國經濟更多地走到了世界的前臺,也使得世界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中國。
2003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兩年後,中國的關稅總水平從原來的15.3%,降到了今年的11%。在汽車産業、銀行、財稅、保險、IT、電信、建築、物流、制藥等領域,也按照承諾的時間表逐步開放。世貿組織對中國兌現承諾的評價是“認真的負責的”。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中國對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行了規劃,其中對2010年設計了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要求國民經濟在原來翻兩番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對於國際貿易總量來講,就意味著進出口總額要達到一萬億美元的水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柴海濤説:“那麼當時社會各界進行討論時有很多同志對此有懷疑。總覺得這麼高的增長速度,究竟能否達到。但是事實的結果怎麼樣呢。就是中國加入WTO僅僅兩年,我們今年的國際貿易總量就達到了8200億到8500億美元。按這樣一個速度,我想到2005年,中國可以提前5年達到1萬億的目標。”
的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絡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緊密。2003年,中國吸引外資仍將保持五百多億美元的規模,這個數字去年排名世界第一。2003年,中國的國際貿易總量世界排名將超過法國名列第四。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消費國及第三大石油消費國。2003年,中國的貿易進出口依存度已經佔到GDP的近60%。據有關機構統計,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列世界第二位。
在中國入世這兩年中,一個原來相對陌生的詞頻頻見諸於報章媒體,那就是反傾銷。這是一個溫州生産的打火機,在歐洲,它的價格不到2歐元,佔據了90%左右的市場份額。但就在去年,歐盟國家以沒有安全裝置為理由,對它提出了反傾銷。今年7月,歐盟國家最終撤消了訴訟,但這僅僅只是眾多中國人認識反傾銷的開始。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産品憑藉優異的質量、低廉的價格打入了國際市場時,各種理由的反傾銷案件接踵而來。我國直到2002年也不過是世界第5大出口國,卻已經連續7年成為世界反傾銷頭號目標國。今年以來全球一百多起反傾銷案中,中國佔15%左右。除了反傾銷,技術標準、綠色壁壘、勞工標準、知識産權花樣翻新的貿易壁壘層出不窮。更甚至於人民幣幣值的問題也受到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高度關注,要求人民幣升值,以提高中國出口産品的成本。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柴海濤説:“貿易摩擦增多實際上證明了中國的兩個指標的健康增長:一是中國的經濟正在加快進入全球化,融入世界産業鏈條,第二就是中國的經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很強的推動力。”
産業轉移和重新分工,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項重要特徵。世界製造業中心正在向亞洲、向中國轉移,各種生産要素正在重新整合。配合這一轉移,使自己成為新的全球産業鏈中的一環,在全球新産業佈局下分得一杯羹,這是幾乎所有大企業的一個共識。對於很多企業來説,選擇中國就是選擇了未來。
楊國強是上海外事接待辦公室的主任,他告訴記者,從事外事工作多年,2003年是他最忙碌的一年。因為每三天之內就有兩個國際性的會議要在上海舉行,每天都會有一個投資超過1千萬美元的大項目來這裡落戶。
上海外辦主任説:“從年初到現在,我們舉行了200多場國際性的論壇、會議。1到11月份外商投資于上海超過1千萬美元的項目有344個。”
目前百分之九十的亞太公司、百分之七十的美國公司、百分之八十的歐洲公司都計劃擴大其在華業務。而全球500強企業中,有400多家企業已經在中國投資。在不久前舉行的全球並購論壇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跨國並購將成為中國吸引外資的重要方式。他説,中國目前以並購方式引進的外資只佔5%。因此,隨著外資並購的觸角伸向中國的國有企業、證券市場、金融保險和銀行等諸多領域,中國正成為全球新興的跨國並購市場。
中國經濟的吸引力有目共睹,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也在日漸增長。聯合國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包括香港對外投資的存量已達360億美元。不久以後,中國還將迎來對外投資的新一輪熱潮。目前至少有十幾個國家把中國列為吸收外資的最大目標國,日本、英國、新加坡、瑞典等國都在中國設立了投資促進機構。
11月2日至3日,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界、學界、商界人士等1200多人參加了博鰲亞洲論壇2003年年會。代表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幾乎相同的看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亞洲國家乃至世界受益,中國在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將扮演關鍵角色。
去年十一月,中國與東盟領導人達成十年內設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共識。今年以來,這一構想不斷升溫,根據《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規定,2010年中國和原東盟6國建立貿易自由區,2015年將與東盟新成員國建立自由貿易區。今年7月1日中國與東盟10國實施了WTO最惠國關稅稅率。今年9月,中國和東盟又啟動了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項目,將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建立將邊民互市、貨物進出口、保稅倉庫、加工貿易等多種功能融為一體的邊境貿易區,
同樣在9月,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總理在北京會晤。溫家寶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區域經濟合作提出了三點倡議:一是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二是確定若干大的經濟技術合作項目,並且把交通、能源、電信、農業及家電、紡織等領域作為優先方向。三是確立長遠的區域經濟合作目標,逐步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區。 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為各國、各地區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必將為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學院陳全奎説:“這表現了中國的和平崛起,這是我們整個2003年呈現的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世界各國,尤其是我們周邊國家把中國的發展看作對它的一個巨大的機遇。當美國等國家壓迫中國政府人民幣升值的時候,甚至東南亞國家跟我們一起來反對,為什麼呢,人民幣升值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同樣也不利於東南亞國家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2003年就要遠去,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中國邁向國際化的腳步越來越急促。根據中國的入世承諾,從今年12月起,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分銷、保險、銀行、運輸、電訊、廣告等服務部門的開放程度,準入門檻再次降低,外資股比將繼續增加。到明年底外貿經營權將全部開放。
在不久前舉行的一個國際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吳儀錶示我國將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2003年就要遠去,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一個充滿活力、繁榮富強、致力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國,將吸引更多的目光。
責編:周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