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2003年我國整體經濟形勢堪稱近年來最好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27日 09:02)

  新華社消息:時光飛馳,2003年即將過去,中國經濟全年發展的大局已十分明朗。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開局之年,更是中國人民經受嚴峻考驗並取得重大勝利的一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裏,中國經濟的航船繞過一個個暗礁險灘,劈波斬浪,前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航道上。

  2003年我國經濟經濟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8.5%。工業生産、固定資産投資、外貿、國家重點建設等均有不俗表現,從整體經濟形勢看堪稱近年來最好的一年。

  ◆ 未雨綢繆 沉著應對 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是我們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前提和條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

  2002年12月2日,黨的十六大剛閉幕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召開會議,分析經濟形勢,對今年經濟工作進行了部署。會議強調,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努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隨後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2月9日至10日在京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今年的經濟工作,並在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進入2003年,按照中央確定的總體要求,各項經濟工作迅速有序開展起來。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9%,創下1997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首季經濟發展開局良好,為完成全年各項預期目標打下了較好的基礎。3月份以後,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衝擊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部分行業損失嚴重,就業再就業、農業生産和農民增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再加上國際經濟形勢動蕩加劇以及接踵而至的國內自然災害,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僅為6.7%。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統攬全局,果斷作出了一手抓防治非典這件大事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大了對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小企業、服務業等受非典影響較重行業的支持。同時,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就業再就業、加強重點工程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技術交流、加強財政和金融工作、制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上半年,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密切協作,紮實工作,奪取了抗擊非典和促進發展的雙勝利。我國經濟總體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上半年增長速度達到8.2%。

  7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和公共衛生建設工作等問題。會議強調,越是上半年形勢比預料的好,越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是要高度重視研究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僅要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更要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要按照擴大內需、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推進開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促進就業、改善生活的思路,繼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

  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在抗非典中涌現出的偉大民族精神,極大地促進經濟界各條戰線的發展。三季度,我國經濟基本恢復到了非典前的增長水平,同比增長9.1%。至此,中國經濟增長率走出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U”形軌跡。

  2003年,在沉著應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的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還按照十六大的部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和促進發展的重大舉措: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農村稅費改革在全國範圍展開,金融分業監管體制繼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始加快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任務,電力、電信、民航等壟斷行業的改革邁出新的步伐,“十一五”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已經啟動。

  ◆ 動力強勁 活力四射 中國經濟步入新一輪上升期

  投資高速增長,消費結構保持升級勢頭,對外貿易增勢強勁,外匯儲備大量增加……

  2003年我國國民經濟的運行態勢再一次證明,我國經濟已經結束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調整恢復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

  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0.5%,比去年同期加快了8.7個百分點。更為重要的是,投資對國家財政資金的依賴明顯減弱,投資自主增長的活力明顯加強。從資金來源情況看,企業自籌、外資、國內貸款增長明顯快於預算內資金。

  對外貿易強勁增長,國外資本大量涌入,正在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越來越多的動力。1到10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6823.3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2696家,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35.5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

  國內市場銷售穩定增長,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居民消費升級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可低估。儘管受到非典疫情影響,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達到32699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值得關注的是,汽車、通訊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費熱點持續升溫,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興力量。與消費結構升級密切相關,電子信息、房地産和汽車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開始在經濟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以來,工業生産快速增長,企業利潤大幅度增加。1至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8975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為1995年以來同比最高。1到8月,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5015億元,同比增長52.3%。

  儘管自然災害頻頻發生,我國農業生産仍然在結構調整中平穩增長。糧食、油料、糖料等産量有所減少,但畜牧業、漁業、林業生産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勢頭,棉花産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農業種植結構繼續向著高效、優質方向調整,東北三省優質專用玉米、優質大豆面積已分別佔到全國的48%和64%,冀魯豫三省優質專用小麥麵積佔到全國的52%。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同比實際增長9%。儘管受到非典疫情影響,農村居民收入仍然保持了增長趨勢,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802元,實際增長3.8%。

  統計數字勾畫著經濟增長的軌跡和趨勢。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這些數字背後,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正在不斷提高,促進增長的各種內生力量正在不斷發生著良性變化,市場活力對經濟的推動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的微觀基礎進一步鞏固,經濟發展的體制條件進一步改善。

  ◆ 正視問題 滿懷信心 中國經濟可望保持長期穩健快速增長

  儘管今年中國經濟的總體形勢是好的,年初預定的各項目標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但從發展趨勢看,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夏,西北電網以及南方多個省區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形。當前,隨著改革的深化,新的結構性矛盾顯露出來。一方面,是電力和鋼材等部分原材料供應出現緊張,另一方面是很多領域産能過剩,一些領域重復建設“頑症”復發。

  上半年我國新增貸款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貸款增加過多而又控制不當,很容易導致經濟失衡,形成新的不良貸款,加大未來通貨膨脹的風險,導致某些領域過熱和重復建設。而這背後曝露出的是當前投融資體制與經濟市場化的突出矛盾。

  隨著經濟升溫,我國城鎮總體就業情況逐步好轉。但目前的經濟增長以重化工業為主,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較低;同時,在就業總量增長中,正規就業增長較慢。這些因素導致當前就業穩定性有所下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由於非典疫情的影響,今年農民增收面臨新的困難。同時,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增長。儘管進入三季度以後,農民現金收入止跌轉升,完成全年增收4%的目標難度不大,但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成效還不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在連續幾年減産後,今年糧食産量持續下降,很可能低於全年的糧食需求量。與此同時,各類土地違法現象十分突出,非法佔用耕地問題嚴重。雖然近期內糧食供給不會出現緊缺,但糧食問題事關經濟全局,需要密切關注,高度重視。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儘管我們面臨著種種困難,但從經濟增長的條件、基礎和動力等各方面因素看,中國經濟長期保持穩健快速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25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積累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建設進展順利。尤其是“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邁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科技事業的不斷進步必將為中國經濟保持長期快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13億人口使任何一種微小的需求都要乘上13億,從而形成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大市場;25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以及黨和政府積累的應付各種複雜形勢、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豐富經驗,都將成為中國經濟保持長期增長的重要保證。

  即將到來的2004年是繼續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一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冷靜審視國內外環境可能出現的變化,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明確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和各項任務,繼續有步驟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就一定能夠進一步鞏固我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記者孫傑 張曉松)

責編:劉英來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