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蘋果”、“筐”與腐敗高發區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3日 11:35)

  某些行業系統、某些熱門職位成為腐敗的“重災區”和“高發區”。“消除腐敗,不僅僅是挑出一個爛蘋果,而更應該檢查放置蘋果的筐子。”(見2003年10月10日中國法院網)


  “蘋果爛了檢查筐”,用這個比喻如今的反腐鬥爭,稱得上是精闢且一言中的。但是,我不贊成不加分析地把腐敗的根源和腐敗分子形成的責任一古腦兒地推向“筐”。如果,我們把“筐”理解為反腐防腐的體制,從廣義上講至少有這樣三種狀態:一種是縱容型的體制。此類體制有助於腐敗分子專權斂財,結黨營私,加速滋生腐敗群體;一種是疏漏型的體制。此類體制不夠完善,或有明顯管理漏洞,或監督機機制失缺,使腐敗分子有機可乘,有空可鑽,沒有達到“權”和“利”有效隔絕。目前,沿用垂直管理的金融、交通、稅務、海關等行業和系統,就明顯存在山高皇帝遠的“獨立王國”;一種是配套型的體制問題。腐敗分子的目標都是盯著錢財,權力尋租,權錢交易,加之相當一部分當權者“家長制”、“一言堂”,“同體監督”名存實亡,政治不民主助長了經濟不民主,腐敗分子手中的權利行為制約失控。人們疾呼:“缺少民主!缺少民主!!”是很有道理的。審視我國目前的反腐鬥爭,檢討體制性的問題,應該是治本之策。

  據我之見,我國目前反腐鬥爭為何收效甚微,除了存在許多體制上不完善,根子在於體制上的不配套。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政治體制改革顯得越來越滯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如果不隨之相適應,就會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比如,監督者無權隨時質詢和罷免走向腐敗或已經腐敗的權力掌管者,而使監督虛設、蒼白無力;私營經濟的日益發展,管理體制沒有跟上去,許多環節存在“紅頂商人”、“隱形官商”新的政企不分,當權者和熱門行業的“隱性資本”投入,使其從中得到了不菲的“改革一桶金”;許多理論上有效的反腐防腐法規,被熱衷於形式主義的“歪嘴和尚”蓄意念歪了;某些行業、系統的垂直領導是正確的,但沒有解決好“夠不著”的管理真空問題。類似的問題,雖不屬於要徹底砸爛的縱容型體制的“筐”,但必須對疏漏型的“筐”進行修復,對配套型的“筐”加緊編織。

  如何深化為廣大民眾所關心的反腐敗鬥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堅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其中提到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包括教育、制度、監督並重,是“三管齊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理解,教育是基礎,沒有強烈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觀念,沒有“當官就別想發財”的信念,腐敗栽跟頭是遲早的事;制度是根本,也就是要有讓“權”夠不著“錢”的制度,想貪也貪不成;監督是關鍵,上級、同級、群眾的“立體式”監督,特別是天天見人、事事見底的“同體監督”,在有可能權錢交易的環節,實行真正的“陽光操作”。

  “蘋果”爛了檢查“筐”,並不是説“蘋果”爛了全怪“筐”。再好的“筐”也不能象零下三十度的“保鮮筐”。有了好的制度,有了嚴格的監督,還要有至關重要的廉潔自律。如果少數腐敗分子真想拿自己的性命和政治生命和黨紀國法去硬碰,那等待的只能是毫不手軟的嚴懲!(網友:孫金棟)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