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1961--1975)
08月12日 23:23

    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特種戰爭”階段

    美軍在越南發動所謂“特種戰爭”的目的,是企圖鎮壓不斷高漲的越南人民革命運動,維護傀儡政權統治,實現其全球擴張戰略。1961年5月,美國派遣100名“特種部隊”進駐南越。次年2月,美國在西貢成立“美國駐越軍援司令部”。至年底,駐越美軍增至1.2萬人,大批美軍“顧問”被派往越南偽軍營、連一級,指揮偽軍“蠶食”、“清剿”解放區。在與美偽軍鬥爭中,越南南方解放力量迅速發展壯大,到1964年已經擁有20萬武裝人員,解放了4/5的南方土地和2/3的人口,殲滅敵軍22萬餘人(其中美軍約3500人),擊落敵機2000架,累計粉碎美偽軍各種“掃蕩”數千次,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有力態勢,沉重打擊了美偽“特種戰爭”計劃。

    2、局部戰爭階段

    由於“特種戰爭”失敗,美國軍隊開始全面擴大在越軍事捲入,戰爭逐步升級為“局部戰爭”。1964年8月2日,美軍艦多艘駛入北部灣水域挑釁時,與越魚雷艇發生交火。美方以此為藉口,派出飛機轟炸越南北方。美軍在這一時期總的作戰意圖是“南打”、“北炸”,即在越南南方以地面作戰為主,在越南北方以空中火力襲擊為主。

    1966年,美軍在越南的地面作戰,大多以北緯17度線至西貢的沿海基地為據點,構成環形防禦圈。逐步向解放區“滲透”,誘尋南越人民武裝主力進行“決戰”。在此期間,美國將南越偽軍由55萬擴充至71萬人。為抗擊美偽聯合進攻,南越解放力量積極作戰,殲敵10余萬人,相繼取得波來梅、巴嘉、包邦等大規模戰鬥的勝利。1967年以後,美軍以優勢裝備和兵力(47萬人),深入越、柬、老邊境地區,對南越人民武裝進行反復“搜剿”,企圖將越南人民武裝割裂殲滅,雙方鬥爭空前激烈,解放區一度蒙受巨大損失。1968年旱季以後,美偽軍為鞏固已奪取的重要地區,採取了“固守與清剿”相結合的戰略,美軍主要以空軍支援偽軍作戰。南越人民武裝力量抓住時機積蓄力量,實行遊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武裝鬥爭由農村向城市發展,美偽“綏靖”計劃屢遭沉重打擊,傷亡人數達13.6萬人。

    北炸:美對越南北方實施空襲的基本目的,是切斷越北方與南方聯絡,阻斷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對越物資援助。美軍對越北的空襲歷時8年零5個月。最初,美機轟炸重點為北方軍事基地、無線電廣播設施和船舶、交通運輸線。1965年下半年以後,美軍轟炸強度逐漸增大,空襲戰場擴至中越邊境一線和越南首都河內市。在此期間,美對越北方空襲達10. 77萬次,投彈258萬餘噸,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彈16.2噸。北越軍民共擊落美機3300余架,迫使美軍在1968年11月宣佈無條件全面停炸。

    3、戰爭“越南化”階段

    1969年,美國新任總統尼克松宣佈:美國將撤出越南。隨著偽軍接替美軍遂行作戰能力的加強,美軍開始從越分批撤出。此間,美偽軍加強對解放區“掃蕩”。1970年,美國策動柬埔寨右翼軍人政變,推翻柬合法政府,將戰火擴至整個印支半島。1971年,具有戰略意義的“九號公路戰役”打響,越軍集中5萬兵力,採取機動戰術,取得一舉殲滅美軍2萬餘人的重大勝利,加速了美國戰爭“越南化”策略的破産。

    1972年,越南南方軍民發起全面反攻。1973年,交戰各方在巴黎簽訂停戰條約。1973年以後,擁有110萬人的南越偽軍在駐越美海、空軍支援下,破壞停戰協定,頻繁“蠶食”解放區,戰鬥不斷升級。1975年初,越北方派遣大批部隊進入南越參戰,經過三次決定性攻勢作戰,殲滅全部偽軍,解放整個南方,取得了抗美救國、統一祖國戰爭的最後勝利。


    
    

責編:曉星 來源: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