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簡介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11日 10:02
余隆是活躍于當今國際樂壇的傑出的中國指揮家。曾應邀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擔任客席指揮。他曾經在德國、法國、荷蘭、瑞士、波蘭、匈牙利、葡萄牙、斯洛伐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登臺指揮。與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內維爾 馬裏納,鋼琴家米哈伊爾 普雷特涅夫,小提琴家伊扎克 帕爾曼、弗朗克 彼得 齊默爾曼,大提琴家瑪特 海莫維茲,單簧管演奏家查爾斯 內迪克和女高音歌唱家蒂齊婭娜 費貝利希尼等合作,指揮過德國漢堡歌劇院、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廣播樂團、英國聖馬丁樂團、匈牙利布達佩斯廣播交響樂團、布萊梅愛樂樂團、法國尼斯大劇院、愛爾蘭國家愛樂樂團、澳大利亞ABC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和新加坡交響樂團等知名的樂團和歌劇院。余隆的指揮曲目包括不同時代和不同領域的作品,尤以指揮歌劇而聞名,它在世界各地指揮了《茶花女》、《圖蘭多》、《阿伊達》、《卡門》、《拉美莫爾的露契亞》、《羅密歐與朱麗葉》、《風流寡婦》、《唐 帕斯瓜勒》等歌劇名作,均獲得巨大成功,在國際樂壇贏得了廣泛讚譽,也由此奠定了余隆作為一位優秀指揮家的國際地位。
余隆1964年出生於上海的一個音樂世家。自幼隨其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教授學習音樂。他曾經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和德國柏林高等藝術大學,先後受教于中國音樂教育家黃曉同教授和德國歌劇指揮家魯賓斯坦教授等名師。出色的音樂天賦及優越的音樂教育為余隆的藝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他能夠迅速成長為卓有成就的指揮家。
1992年,余隆出任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同年,他創辦了首屆北京新年音樂會,並連續三年擔任指揮。1998年,余隆發起創辦了北京國際音樂節,並擔任藝術總監。此後,余隆以其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藝術才華使北京國際音樂節成為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具影響的音樂盛會之一,對促進國際音樂文化交流、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余隆還曾經連續五年為香港市政局製作歌劇演出。成功地組織這些盛大的活動,讓世人充分認識到作為音樂家的余隆所具有的藝術鑒賞力和高品位的藝術氣質。在2001年的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與大提琴家朱利安 勞埃德 韋伯合作,對作曲大師菲力普 格拉斯的大提琴協奏曲作了世界首演。
2000年,余隆參與創建了中國愛樂樂團,並擔任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余隆期望通過與眾多世界知名音樂家的合作,使中國愛樂樂團發展成一個全能的職業化樂團,不僅能夠向全世界介紹優秀的中國交響樂佳作,也能夠出色地演奏西方音樂史上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在不同的音樂形式上均有所建樹。2000年12月16日,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首演音樂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愛樂樂團成立後,余隆指揮這個年輕的樂團演出了許多大型作品。2001年2月演出了威爾第的《安魂曲》,之後相繼演出了柏遼茲的《浮士德的沉淪》、馬勒的《大地之歌》和奧爾夫的《布蘭詩歌》等,其中有些作品係首次在中國演出。2002年10月,作為第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式音樂會,余隆指揮包括中國愛樂樂團在內的近千名中外音樂家演出了馬勒的第八《千人》交響曲,完成了這部宏偉巨作的歷史性中國首演。2001年9月,余隆率中國愛樂樂團在台灣地區舉行了成功的巡迴演出。2002年6月余隆率中國愛樂樂團參加了波多黎各的卡薩爾斯音樂節,隨後在聖何塞和洛杉磯等地進行了美國西海岸巡演。同年9月,余隆再次率中國愛樂樂團赴海外巡演,在日本東京、神戶、大阪和韓國漢城演出,所到之處均深受歡迎,尤其是在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的音樂會,贏得了包括日本皇室成員在內的兩千余名日本聽眾的熱烈喝彩,取得了轟動性成功。2003年9月,余隆將率領中國愛樂樂團赴波蘭克拉科夫參加克裏斯托夫 潘德列茨基音樂節,並將應邀在著名的巴黎大哥劇院演出。
余隆還指揮錄製了許多唱片。他曾經指揮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為拿索斯唱片公司錄製了康格爾德的小提琴協奏曲和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他指揮中國愛樂樂團為德意志唱片公司錄製了兩張唱片,其中之一為瓦格納的歌劇《唐豪瑟》序曲和由勳伯格改編為樂隊版的勃拉姆斯G小調鋼琴四重奏,另一張為中國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