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場通向何方
央視國際 (2003-09-16 09:19:16)
●柴宇球 張碧波
美軍是實行陸軍變革最早的軍隊。然而,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其強大的陸軍幾乎無用武之地,一度陷入了尷尬境地。剛剛結束的伊拉克戰爭,美陸軍倒是輕鬆攻下了巴格達,但陸戰場的作戰沒有任何典型意義,陸軍發展中的諸多爭議和困擾在戰後反而更加突出,改革陸軍的呼聲也更強烈起來。可以看出,陸地戰場和陸軍建設,不僅僅是美軍,恐怕也是今後世界各國軍隊關注的焦點。
危機是如何引發的
陸軍建設危機的引發,非一日之寒。冷戰結束後,隨著大規模地面戰爭的消失,另一種高強度、快節奏、短進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進入了人們視野,無論是美軍空襲利比亞,還是“沙漠風暴”行動,海空軍都是在第一時間即閃亮登場,並且取得了絕對成功,而陸軍參加的只是一些收拾殘局的行動。人們忽然發現,以傳統力量型為主導的陸軍一下子變得笨重了,鬆散而臃腫的結構,緩慢而暴露的集結,使陸軍在新的戰爭形態面前顯得步履蹣跚。空海軍作戰能力的飛速崛起,許多國家的陸軍陷入編制、裝備是削減還是改進的爭論中。就算是傳統的陸軍強國,其改革進程中也鮮見成功之舉。美國陸軍在幾次局部戰爭中都無所作為,俄羅斯陸軍在兩次車臣戰爭中不如人意,世界最權威的軍事機構和資深專家對如何改造陸軍也感到困惑和憂慮。近年來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了一個無情的事實,那就是陸軍的地位作用在下降!隨之而來的是“陸軍消失”、“陸軍無用”等極端論調。俄羅斯軍事科學院的著名專家在總結陸軍的情況時認為,在未來的“ 非接觸作戰”中,龐大的陸軍部隊將無用武之地。儘管這些論斷失之偏頗,但卻從一個側面提醒世人,陸軍的發展已經到了十字路口。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在戰爭中佔據主導地位,陸軍發展的危機還可能進一步加劇。
葛底斯堡與地球戰場
危機出現了,人們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美國陸軍軍事學院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 約翰遜説:如果你有機會到葛底斯堡,你可以站在葛底斯堡的高處,察看一下這個古戰場,1863年美國內戰時曾有20萬人在這裡戰鬥;如今我們大約只用150人就可以控制這一地區;到2025年,我們將只需10人,這就是人們在談論的軍事革命。按照他的推斷,未來信息時代作戰,軍隊的數量將越來越少,大規模削減陸軍只是時間問題。從作戰的角度看,陸戰場的防禦已經很難抵抗進攻一方的密集突擊,當威力越來越大的進攻武器源源不斷投入戰場後,陸戰所依靠的陣地屏障不再有效,陸戰場的流動性成為突出特徵。
俄羅斯軍事科學院院士沃羅比耶夫少將認為,戰後幾十年來,世界先進國家軍隊的物資技術基礎迅速更新,新技術時代的戰爭幾乎不存在空間上的限制,任何國家的領土乃至整個地球,都可能成為戰場。大規模陸地作戰的威力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遠距離、非接觸、沒有前後方界限的作戰。這表明,印象中低矮、狹小的陸戰場已經名符其實地變成了附屬平臺,勝利的天平已經向具有縱深偵察、遠戰毀傷和高效指揮能力的一方傾斜。戰場擴大為“全球戰場”,陸軍必須能在擴大了的戰場上作戰,這就是美軍為什麼提出陸軍建設要“基於能力”的原因。從現階段看,各國陸軍離這一要求都還有巨大的差距,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陸軍,由於經濟與技術因素的限制,陸軍現代化之路更是緩慢而又艱難。
當軍事技術進步引起作戰方式的變革時,不可避免地導致軍隊基本結構的調整。當前這場新軍事革命的最大特點,就是傳統的軍兵種結構可能被打破,新的軍兵種將應運而生,傳統陸軍是變型或是削減,存在著不確定性。陸軍欲贏得未來“大戰場”作戰的挑戰,需要付出雙倍努力:不僅自身具備精確化、信息化和高機動化的作戰能力,而且還能與其他軍種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聯合作戰。未來的陸戰場不是孤立的,它必須與其他戰場有機結合,構成一個整體,才能真正發揮其獨有的作用。
不定的號角
未來作戰,陸戰場上的優勢是與奪取制空、制海、制信息權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單純意義上的陸戰場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聯合作戰成了奪取綜合優勢的必然選擇。然而,時至今日,雖然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早已寫進了許多國家軍隊的條令和作戰綱要,但軍種間作戰能力發展的不平衡,使聯合訓練和作戰時貌合神離的現象仍然在各種類型的軍隊中普遍存在,區別只是程度不同。上世紀60年代,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麥克斯韋爾撰寫了《不定的號角》一書,詳細披露了軍種間的爭執以及在訓練、作戰中存在的不協調現象,並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抨擊。他認為,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從上層機構開始,都不能很好把握並準確定位各軍種改革的基調。而各軍種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誇大自己重要性之嫌。幾十年過去了,這一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在美軍中,陸軍始終認為,只有地面部隊才能保持美軍的優勢;而海軍則説,前沿存在的海軍部隊是“塑造”有利於美國的地區優勢的關鍵;空軍強調的是,只有空軍才能承擔全球戰略和打擊任何範圍內對手的任務。在俄羅斯和其他國家軍隊建設中,也不乏所謂的“軍種之爭”。
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首先是各國軍隊在改革進程中,由於政府的投入有限,不能完全滿足龐大的改革計劃所提出的要求,不得不在權衡輕重緩急之後,對一些計劃忍痛割愛。其次是各軍種在技術改進和建設週期上差異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技術程度相對較低、短期內很難産生質的飛躍、在高強度的戰爭中難以首當其衝獨立作戰的陸軍,自然處於軍種之爭的弱勢地位。在美軍中,其陸軍也早已提出建設“目標部隊”的規劃,但由於政府分配的資金缺口太大,改革計劃長時間停留在所謂的“構想”上。從世界範圍的情況看,軍事強國雖然主張陸海空三軍協調發展,但實際上一直把具有進攻和反擊威懾力、能加大攻擊距離、擴大防衛空間的海空軍放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
普遍存在的“軍種之爭”,客觀上拉大了陸軍和其他軍種建設的差距,特別是在高技術武器裝備和信息化建設方面,陸軍比其他軍種要落後許多。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引起了新的負面效應,尤其是影響了諸軍種聯合作戰能力的提高,導致訓練場上事故頻發,作戰中經常出現“誤擊”……許多國家的軍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採取補救措施強化陸軍建設,但陸軍要在短期內快速提升自身的戰鬥力,使其和其他軍種處於同一水準,同時又與其他高技術部隊在訓練和作戰中“珠聯璧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打造“全頻譜”
面對危機,許多有識之士嘗試構建新型的陸軍作戰和建設理論,陸戰場上的新理論、新戰法,確實一次又一次新人耳目。1982年,“空地一體”作戰理論出爐,標誌著陸軍向立體作戰過渡;海灣戰爭之後,“全維”作戰理論應運而生。這些新理論推動了美國陸軍的改革。與此同時,俄羅斯和歐洲等國則推出了提高陸軍火力和機動力的機動作戰理論,並以此為契機,在戰場和戰場之外大刀闊斧地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行動。
然而,技術的巨輪轉速太快,創新的理論回到實踐中總有滯後感。尤其是科索沃戰爭首次出現“零傷亡”後,迫使軍事家們尋找新的突破口。各國軍隊都競相壓縮了陸軍建設的規模,對陸軍進行了多次精減和改組,撤銷了陸軍許多單位和機構,減少了指揮層次,實行了更為精幹的編制和指揮體制,使陸軍的機動性和獨立作戰能力有了質的提高。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陸軍所屬的16個一級司令部已精減為10個,同時減少了保障層次,實行戰區—師—營的保障體制;法軍撤銷了陸軍集團軍的建制,由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部直接指揮作戰部隊;德軍撤銷了陸軍3個軍級本土防禦司令部,並將8個師級軍區司令部和8個野戰部隊的師司令部合併;俄羅斯則採取了恢復陸軍總司令部和改組軍區兩大改革舉措,使現有軍區數量減少到6個。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現在的陸軍不再囿于“一樹之高”的小型立體作戰,全時域、全空域、全頻域的“無縫隙”連接大立體作戰,成為陸軍發展的方向。針對戰爭和非戰爭行動樣式的拓展,美國陸軍在新世紀率先提出“全頻譜優勢 ”作戰。按照這一設想,陸軍今後必須具備遂行各式各樣自由行動的能力,把過去“以威脅為基礎”的建軍模式轉化為“以能力為基礎”,建立絕對的打擊優勢、力量投送優勢、戰場控制優勢和防護優勢,使之能夠應付多地區、多對手和不確定的挑戰。這種作戰理論適應了轉型期美國陸軍的作戰需要,並對世界其他國家的陸軍産生了影響,它們紛紛在陸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和提高危機處理能力上採取了許多重大舉措,追求把陸軍建設成一支能執行多重任務的“全能部隊”。
路在何方
科索沃戰爭是第一次沒有陸軍參加便贏得勝利的戰爭,但世人通過反思,認識到現代戰爭仍然離不開地面作戰,“陸軍消亡論”沒有依據。伊拉克戰爭説明了這一點。美國一位專家説,你可以從空中做許多事情,但必須在最後派出地面部隊,只有地面部隊才能擔負起攻城掠地、街道巡邏、入室搜索等任務,這些活,精確武器做不了。俄羅斯軍事科學院院長加列耶夫大將指出:如果當年美國派陸軍佔領了伊拉克,那麼伊拉克問題早就解決了,而今天美國仍然在進行同一場戰爭。
但是,陸軍建設的重點確實應該轉移了。可以説,建設“目標部隊”從某種角度代表了陸軍發展的方向。1999年出臺的美國《陸軍構想》,強調陸軍實施新型編組,改變“結構不合理,重型師太重,輕型師太輕”的狀況。美軍計劃用30 年的時間,把陸軍改造成以旅為基本作戰單位的“目標部隊”,目前正在用輕型的“斯特瑞克”裝甲車輛代替現役的裝甲車輛,部隊換裝輕型的牽引火炮,在20 03年以前組建5個輕型旅,保證陸軍能在96小時內向世界任何地方部署一支旅規模的“陸軍遠征軍”。最近美軍組建的“斯特瑞克”戰車旅,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一支“既輕又狠”的新型陸上作戰力量將成為陸戰場的主宰。俄羅斯也在把建設“機動型”陸軍作為俄陸軍建設的基本目標,進一步實現部隊編制小型化、輕型化、多能化的發展方向。其他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也在關注著陸軍完成從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過渡,防止陸軍建設過度滯後於其他軍種,從而導致軍種間力量失衡,丟失傳統的陸戰場優勢。
傳統的以陸軍為主的大步兵作戰模式將成為歷史,陸、海、空、天、電、網 “六維”戰場作戰,疾步登上戰爭舞臺。打破軍兵種界限的一體化部隊,是未來合成軍隊的高級編組形式,是適應信息系統特點和運行方式的全新結構編成,根據不同任務將使用各種武器的部隊聚合在一起的多功能部隊即將誕生。未來軍隊的發展趨勢是軍種作戰力量多元化和綜合化,如在海軍中擴大陸戰隊規模,陸軍增加陸軍航空兵和戰役戰術導彈的數量,空軍則保持強大的空降部隊規模……隨著各軍種力量的重新組合,有些軍兵種可能“變型”甚至“消失”,新的軍兵種將取而代之。追趕世界軍事革命的潮流,完成陸軍功能和結構的革命性改造,顯然是各國陸軍建設的長遠目標。
(編輯 曹勁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