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軍事家戴高樂關於戰爭、軍隊和戰略等問題的理性認識。
C.戴高樂(1890~1970),法國總統、將軍。1912年聖西爾軍校畢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被俘 。1919年應募在波蘭軍隊中任職。1921年回國後在聖西爾軍校講授戰爭史。1922年考入軍事學院。1924年畢業後,曾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H.P.貝當元帥辦公室參謀、坦克團團長、R.P.雷諾內閣負責國防事務的副國務秘書和陸軍部副部長。1940年晉陞准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法國淪陷後 , 在海外領導“ 自由法國”抵抗運動。1945年法國光復後當選為政府總理。1958年當選為總統,連任至1969年。著有《敵人內部的傾軋》、《劍刃》、《建立職業軍隊》、《戰爭回憶錄》、《希望回憶錄》等。
戴高樂的軍事思想可概括如下:
倡導機械化戰爭 戴高樂被西方軍事理論界譽為機械化戰爭論的創始人之一。這一理論雖然不是他首先提出的,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被俘期間,對這場戰爭做了深入研究,並初步形成了使用裝甲部隊實現戰術突破的作戰理論。後來在波蘭軍事學院任教時,進一步闡發了裝甲戰理論。他認為,只有進攻和機動才能保衛法國,而這種作戰能力只有靠機械化才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戰陣地防禦的經驗,在法、德邊境修築綿亙的馬奇諾防線,並據此確定軍隊的編制裝備和訓練方針,將兵力分散部署在邊境上。戴高樂認為,這種消極防禦戰略忽視了裝備機械化在戰鬥力方面引起的革命,將給法國帶來嚴重災難。他主張組建一支具有快速機動能力和裝甲防護能力的機械化部隊,以機動與火力加強法國的防禦能力,並在適當時機集中兵力兵器向敵要害部位發起進攻。他的主張沒有受到法國軍政當局的重視。相反,德國裝甲部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進行的機械化作戰,與他所設想的對裝甲兵的運用是一致的。
主張建立小型職業軍隊 戴高樂在《建立職業軍隊》一書中指出,在德軍大量裝備坦克、飛機和艦艇的情況下,法國不能再靠臨時動員抵禦最初的打擊,必須建立一支10萬人左右的職業陸軍。地面部隊應實現裝甲化和摩托化,炮兵部隊應裝備機械牽引的全方位角火炮,擔任偵察和警戒任務的輕裝師應具有更強的機動力。此外,地面部隊必須有強大的空軍配合。士兵應服役6年,以便掌握專門技能,養成進取精神和集體觀念,一旦需要就能充當新兵隊或後備隊的幹部。他認為,建立上述特種兵團將引起國防政策、軍隊組織形式和軍事技術的深刻變化,因此建立職業軍隊的任務應由政府完成。這種軍事改革只是國家革新事業的一部分,但國家的革新必須從軍隊開始。他以由職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海軍和空軍為例,竭力主張陸軍也必須由一批既有獻身精神又有專業技術的人員組成。1958年就任總統後,他把建立這樣一支陸軍作為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
提出“以弱制強”的核威懾戰略 戴高樂認為,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慘重是因為沒有重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度淪陷是因為沒有機械化部隊。戰後,他面對蘇、美大力發展核武器的軍事形勢,強調發展核武器對於法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核武器的巨大破壞力才能遏制侵略,保護法國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利益。儘管法國的核力量有限,但具有殺傷千百萬人的可怕威力,侵略者不能不考慮遭受核報復的嚴重後果。即使敵國擁有摧毀法國十次的核力量,但法國只要擁有摧毀敵國一次的核力量,就足以起到威懾作用。因此,法國必須建立一支能在任何時間對任何地點實施突擊的戰略戰術核力量。在戴高樂倡導下,法國在60年代初即成為世界上幾個核國家之一,並制定了具有法國特色的核威懾戰略。
堅持獨立自主的軍事戰略
戴高樂認為,法國這樣一個大國不應聽命于其他國家,法國的防務是法國人自己的事。法國既不能受敵人的擺布,也不能受盟國的支配,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威懾手段,否則將不再是一個主權國家,而變成一個一體化了的衛星國。在他的思想指導下,法國致力於發展獨立的核力量,拒絕接受美國多邊核力量計劃,拒絕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並聲稱不需要別國批准就能實施核打擊。為擺脫美國的控制,法國宣佈從北約收回法國艦隊和飛行中隊的指揮權,拒絕美國在法國儲存核彈頭,並於1966年退出北約防務一體化指揮系統。
戴高樂的軍事思想反映了法國強烈的獨立自主民族意識,奠定了戰後法國軍事思想的基礎,但過分強調武器和核力量的作用,表現出一定的歷史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