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軍區某部“神槍手四連”:變革中的新跨越
央視國際 (2004-07-23 09:12:59)
●韓光 譚長俊 崔鐵良 解放軍報記者 孫繼煉
本文提要 地上神———車上神———網上通,面對迅猛發展的軍事變革大潮,瀋陽軍區某部“神槍手四連”不斷校正連隊建設的目標,深化科技練兵,使這個當年以體能強、技能精、作風硬聞名全軍的英雄連隊在向機械化、信息化轉變中邁出了新步伐。
今年7月24日,是國防部授予“神槍手四連”榮譽稱號40週年紀念日。
當老神槍手們重聚四連的時候,他們不僅看到了“神槍精神”在這裡傳承光大,更感受到四連發生的深刻變化———
訓練場上,現代化的裝甲戰車為四連官兵插上鋼鐵翅膀,多種武器在官兵手中熟練運用,在快速機動中形成強大的火力網,直撲目標;計算機中心,官兵們在“神槍網”上展開“紅”“藍”戰術對抗,電子干擾、病毒攻擊、精確制導; “癱瘓戰”、“非直接接觸作戰”、“不停頓的打擊戰”,從武器到戰法,令人耳目一新;榮譽室裏,除了在各類比武中獲得的一面面錦旗和7個集體一等功、1 0個集體二等功、16個集體三等功的獎狀外,又增添了多項科技成果獎……
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訴人們:當年這個以體能強、技能精、作風硬聞名全軍的英雄連隊在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中,已經瞄準新的目標,開始新的跨越……
從傳統比武考核爭第一,到瞄準信息化戰場謀打贏
今年2月,四連所在師邀請了3位軍事科學院、大連海軍艦艇學院的教授來授課。
第一天晚上,就有一位中尉軍銜的軍官帶著幾名士兵,敲開了教授的房門。 “如何利用信息化網絡調控裝甲戰場整體進攻?”“如何搞好戰場信息保密?” 幾位官兵的提問,令教授們感到驚奇。當得知他們是來自“神槍手四連”時,教授們更是感嘆不已———沒想到四連官兵也在思考著前沿課題。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四連官兵。他們凝神注視著屏幕上那些高技術作戰場面的同時,也在思考一個尖銳的問題:假如我們參加這樣的戰爭,能打贏嗎?
如果在過去,四連的官兵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説:“能!”他們雖然沒有參加過實戰,但是在上級組織的歷次比武中,四連總是拿第一。訓練———比武—— —第一,成了四連一些官兵的追求。但是,戰爭畢竟不是訓練場上的比武,特別是今天的信息化戰爭,對四連官兵更是一場全新的考驗。
面對世界新軍事變革飛速發展的現實,四連黨支部組織官兵反思部隊的訓練,重新定位連隊發展的目標:只有從傳統的榮譽光環中走出來,以打贏信息化戰爭為“目標”,深化科技練兵,加速機械化與信息化複合式發展的步伐,才能真正提高“打贏”能力。
他們針對信息化戰爭給機械化步兵帶來的作戰新課題,調整訓練內容,改革訓練方法,在完成訓練大綱內容的同時,把重點放在提高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快速機動能力、全方位防護能力、綜合保障能力和偵察、監視、指揮控制能力。
為此,四連從有關部門借來了大功率干擾機,請專家指導連隊開展抗電子干擾訓練;為了對付熱成像等高技術偵察,他們主動與有關研究院(所)聯絡,經過反復研究實驗,研製成功多功能環境偽裝衣、偽裝傘等,給裝甲車披上了“科技外衣”,提高了防紅外偵察能力。
信息化是軍事變革的核心,也是四連官兵最熱衷的課題。為了學習信息化知識,官兵們買了48台電腦,建立了計算機中心,開設了連隊局域網。他們一方面聘請電腦專家為官兵們授課,一方面從連隊挑出8名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官兵,組成網絡化訓練攻關小組,在網上研究訓法、戰法,並成立了“藍軍”排,在網上開展“紅”“藍”對抗演練。針對新型裝甲車構造複雜,攻關小組就運用三維技術,在網上製成多媒體,進行訓練教學。他們還與院校聯合,先後製作了5個教學模板,10多個多媒體課件和一批模擬訓練器材,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新型裝甲車的部分訓練內容的教學。如今,每次訓練歸來,駕駛員只要把各自車輛通過傳感技術記錄的一些參數傳輸到計算機上,每台裝甲車的基本信息、故障信息、統計信息便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同時,計算網絡還能夠對連隊的訓練質量進行科學評估。去年8月的一天,團裏臨時下達反擊特定地域機降之敵的戰鬥課題。“神槍手四連”立即在網上展開攻防訓練,研究出14種作戰方案。在全團進行的考核中奪冠。從“地上神”、“車上神”到“網上通”,“神槍手四連”實現了又一次跨越。
從埋頭苦練傳統技戰術,到用創新理論指導科技練兵
幾年前,“神槍手四連”曾參加過一次上級組織的比武競賽。他們拿出了曾多次在比武中獲勝的機械化步兵“經典”戰法,一路破障、拔點、佔領陣地,勢如破竹,乾淨利落。可比武結果卻出乎四連官兵意料,他們的綜合排名僅為第12 名。這給四連官兵帶來了強烈震撼。考官們提示“神槍手四連”:科技含量低,創新成果少。
黨支部會上,他們認真學習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必須把提高戰鬥力的立足點放在依靠科技進步上來。
走科技強軍之路,在創新中求發展,成為四連抓訓練的指導思想。他們對以往的訓練課目進行了系統分析梳理,對科技含量低的傳統訓練項目進行改造,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訓練內容。如對固定靶射擊,是“神槍手四連”的“看家本領” ,無論各種姿勢,各種氣象條件下,四連官兵都能“槍槍見眼”。然而,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如果還是端著步槍一趴就是一天,對著固定靶提高環數,顯然脫離實戰。他們與有關科研單位一起,研製成功“對抗模擬射擊激光器”,佩戴在“紅”“藍”軍頭盔上,在叢林、巷道、塹壕等環境下進行對抗射擊訓練,動中求準、準中求快。為了解決夜間射擊訓練只有依賴燈光進行瞄準的難題,他們還率先將“夜間射擊輔助紅外瞄準儀”引入到訓練中,大大提高了夜間射擊精度。1999年,四連摸索出的《自動步槍、班用輕機槍應用射擊法》,被編入了全軍新一代《軍事訓練大綱》,另有23項訓練成果在全軍推廣。
嘗到了科技練兵甜頭的四連官兵,更加自覺地運用先進科技解決訓練和作戰的難題,先後研製出“電臺儲存記憶器”、“戰場監視系統”、“紅外激光報警發射系統”等18項技術革新成果,其中一項被評為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在集團軍組織的新“三打三防”成果演示中獲一等獎,15項科技革新成果和一批裝甲步兵連創新戰法被部隊推廣。
從單純崇尚體能技能,到培養體能技能智慧全面過硬的新型軍人
今年4月,一位老首長專程來看望“神槍手四連”官兵。他走到四連營區前,發現這裡靜悄悄,不禁感到納悶:過去到四連,總能看到熱氣騰騰的訓練場面,現在怎麼沒了?陪同的幹部看出了老首長臉上的疑問,笑著説:“走,到裏面看看。”
走進營房,老首長一下子怔住了:全連官兵都圍坐在電腦前,連長楊鳳軍正在電腦上進行裝甲步兵分隊協同作戰演示。“這也是訓練嗎?”老首長眉頭緊鎖,對連長説:“戰場上都是真槍真炮,訓練場上不動真格的,能打仗嗎?”
正好當天下午四連的訓練課目是多種武器機動射擊,老首長聽説後執意留下來觀看。當他看到官兵們不僅能夠在疾駛的裝甲車上準確擊中目標,而且包括司務長在內的每人至少能夠熟練使用3種武器時,滿意地笑了。
是的,今天的四連不僅人人身強體壯,軍事過硬,而且正在成為學習型軍營。連隊內容豐富的電子圖書室,成為官兵們汲取科學文化知識、研究打贏招法的 “智慧殿堂”;分門別類的課題攻關小組,成為官兵破譯作戰難題、創新訓法戰法的“試驗基地”;48台電腦連接的局域網,成為官兵們談兵論戰、開展訓練專題討論的“軍事論壇”,一批從地方大學畢業的學生兵,當上了連隊文化夜校的小教員,發揮出現代科技“酵母”的作用。對此,當年從地方大學畢業入伍到四連,如今已是團政委的許廣福感慨地説:“我剛到四連的時候,官兵們一到訓練場上就生龍活虎,拿起書本的時候就無精打采。如今在四連,訓練標兵的含義已不是投彈遠、越障快,打得準,而是集體能、技能、智慧于一身,誰的綜合素質高,誰才能當標兵。”
據統計,現在的“神槍手四連”幹部人人達到大學本科學歷,80%的戰士達到大專學歷,85%以上的官兵能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和網上信息傳輸,戰士人人能夠進行微機操作、GPS衛星定位儀操作,幹部人人掌握了團屬武器、會駕駛多種車輛、會用通信裝備、熟悉參謀業務。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當年全軍大比武中,“神槍手四連”的前輩們,就是在位於燕山腳下的某綜合演練場,憑著手中的一桿神槍創造了奇跡。世紀之交,當新一代“神槍手四連”的官兵再次來到這裡,參加全軍科技練兵成果彙報演示時,卻已是駕著先進的鐵甲戰車向機械化、信息化建設的新目標發起衝擊。他們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偉大實踐中,為人民軍隊書寫著新的輝煌。
(解放軍報 2004年07月23日 第1版)
(編輯 曹勁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