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200名優秀班長士兵成為首期俱樂部主任士官班學員
央視國際 (2004-05-21 09:08:20)
學習互動、思想交流是士官班的一大特點 趙兵攝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王維華 記者 曹慧民
☆陽春三月,全軍200名優秀班長和士兵帶著夢想與使命,從海島哨所、大漠軍營,匯集到全軍唯一的高等藝術學府———解放軍藝術學院,光榮地成為全軍首期俱樂部主任士官班的學員。5月中旬,記者專程探訪士官班,了解到許多感人的故事。
1 走進士官班的宿舍樓,像走進明亮舒適的大賓館。在教學、師資、教室、食宿等問題上,軍藝多次舉行黨委會、辦公會和教學例會。懷著“讓基層來的學員有回家的感覺”這般苦心,全院上下一齊行動。房間騰出來了,擺上了新床新衣櫃;新桌椅購齊了,搬進了改建一新的大教室;每層樓房安裝了電子熱水爐,每間宿舍立起了IP電話。從200名學員跨進校門那天,“士官班”一下子成了校園裏使用頻率最多的詞彙。圖書館週六全天為士官班開放,健身房和學員食堂專門辟出一個特區給士官班用,浴室也專門為士官班劃出一個時段,食堂早中晚餐副食花樣,由原來的16種增加到25種。
已退休多年的著名教育家、原文管係教授周蔭昌接到給士官班上課的邀請信後,立即馬不停蹄從外地趕回了學院。那天,白髮蒼蒼的老教授走上講臺,心情顯得格外激動,簡短的開場白暖融融的:“同學們,你們是請不上門的貴客啊,能給你們講課是我的福氣!”許多教授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額外擔負了士官班的教學任務,他們堅持不收規定應得的課時費,一致把此當作應盡的光榮義務。
2 培訓士官對軍藝來説,是一項全新的課題。軍藝黨委把培訓工作當作一項政治任務,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他們以現代軍校教育思想為先導,結合部隊基層文化建設的需要和士官應急培訓任務的要求,迅速構建起與應用型俱樂部主任士官隊伍相適應的現代化教學體系。文管係的教師在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的同時,打破專業課程間的壁壘,加強課程與課程間在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絡與綜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開局喜人。在教學計劃中傾注了滿腔熱血的文管繫領導,看著學員們一日長于一日的進步,就像在一片蔥綠的莊稼地,聽到了高粱“吱吱”拔節的聲音那樣歡喜。其實,早在去年12月和更早一點的時候,學院黨委就敏銳地感到文管係將在學院的教學轉型中首當其衝,對此,他們責成文管係02級學員利用下部隊實習的時機,展開廣泛的調研工作。近70多名師生在系主任張婷婷、政委劉建華的帶領下,兵分兩路,下到陸、海、空和第二炮兵、總裝備部等所屬部隊,隨身攜帶的是一打厚厚的“問題清單”———官兵當下文化審美需求有什麼新變化?如何應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新軍事變革與未來信息化戰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實施軍隊文化工作的平戰結合?如何使基層文化工作發揮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器材列裝後,怎樣實施器材的管理……
今年2月初,開辦士官班的任務進一步明確後,學院再次組織人員下基層,先後到大連空軍士官學校、總裝備部昌平機械士官學校和北京軍區機關俱樂部等單位觀摩學習。在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等科技含量密集型部隊的調查中,他們走訪了近70多個連隊,了解掌握了當前連隊俱樂部開展活動、器材管理、文藝骨幹隊伍建設等情況。師生們先後請教了20多名專家、教授,並與36名在俱樂部主任崗位做出貢獻的基層文化幹部和優秀電影放映技術員座談。洗去兩腳下基層的泥巴,他們獲得了明晰的教學思路,為士官班課程的設置和教學計劃安排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按照新型俱樂部主任崗位指向和貼近作戰任務、貼近部隊實際、貼近崗位需要的原則,文管係科學制定教學計劃,設置培訓課程。影視放映技術原來佔整個課時的10.5%,考慮到網絡技術的發展,部隊大多采用光盤放映,放映機功能縮小的實際,遂將放映技術課壓縮到4.5%。文體器材列裝後,器材管理工作突出了,因此課時隨之加強到10%。就這樣,文管係不斷調研,不斷調整、修改,隨時根據崗位需求和受訓對象這兩個“變化”而變化,把課程設置變成了一個動態的過程。系裏還精選經典的教學內容,不斷將反映信息技術、社會發展及軍營文化的新成果、新知識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中,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課教學內容體系,開設了《文體技能》、《部隊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與管理》、《文體活動器材使用與維修》、《攝影與攝像技術》、《衛星電視接收裝置的原理、安裝、維修與調試》等10多門實用課程。
3 文化廣場上,100名學員跳起了陽剛健美的士兵舞。學員范許偉昂頭揚臂,舒展地來了個側翻身後,笑著説:“練舞的感覺,就像剛走出門洞,呼吸到新鮮空氣那樣暢快!”這個入學前最大的特長是放電視的戰士,走入校門不足一個月,欣喜地感到“文藝細胞”已經在自己身上活泛起來。
士官班學員大多來自基層的“八大員”,他們中許多人沒有一點文藝特長。為此,系裏專門在每週二下午開設了文體技能課。戰士舞蹈、體育裁判、軍歌教唱、書法美術、文學創作、戲劇表演,這6個簡潔的詞組,實際上代表了6節課程,都是系裏由繁到簡精淘出來的。
這裡蘊含了一個教學思想的飛躍過程。張主任介紹説:“原來,我們讓每個學員選學一項,一段時間後,發現學員只學一門技能太單一了。所以,把6種技能課在不同的教室同時展開。後來,又發現6種技能不能呈對等的方式齊頭並進,它們應該有所側重,像書法美術、軍歌教唱,在未來崗位上可能運用得更多,就又開設了第二課堂。200個學員人人都要學,這一回全都覆蓋到了!”
與此同時,文管係把部隊作為教學的大市場,按照相關文件和旅團文化活動中心的要求設想問題,不斷探尋教學與實際需要的結合點。為了充分體現教學中的經驗傳授,學院不惜代價外請教員,分別聘請總政文化工作總站、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的放映師、攝像師、調音師、舞臺美術設計等行家裏手,擔任實操課教員和輔導員,從幹部班中精選了10多名有基層俱樂部管理經驗和文藝特長的老學員,作為相關技能課的小教員。為不讓一個學員因文化基礎薄而掉隊,系裏根據學員文化程度的差異,對部分課程設置了“快、慢班”,實行了“大、小課” 制,因勢利導,按需施教。同時,文學、戲劇、音樂、舞蹈和美術各係專業課,對士官班學員實行全程開放,滿足學員對綜合藝術養分的吸收。
今年軍藝的球賽打破了多年來邀請國家級裁判上場的慣例,包括球賽的通知起草、抽籤分組和秩序編排,都讓士官學員全程參與。那天,初當裁判的學員雖然手勢打得不很規範,動作也有些笨拙,但在場的全院師生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給予鼓勵。
來自南海艦隊司令部的學員張國賓,原是部隊報道員,平日只懂搖筆著文。如今,通過技能學習,不僅掌握了籃球比賽的裁判規則,而且還可裁判排球、乒乓球等多種球類比賽,成了學院球場上的“名哨”。目前,全隊200名學員有98人已通過籃球、乒乓球、足球、檯球裁判資格的考試,近一半以上會識簡單的歌譜,近2/3的人能規範地指揮唱歌。
(解放軍報 2004年05月21日 第5版)
(編輯 曹勁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