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紅軍師迎來了某新型輪式步戰車、裝甲輸送車等一大批具有較高信息化含量的新裝備。然而,新裝備來了,但平時訓練“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層出不窮。
一天,原師長朱文玉在所屬炮兵團檢查訓練時,發現官兵們仍使用射表及計算盤來計算射擊諸元。“為什麼不使用新型的自動操瞄系統,仍青睞老方法?”官兵們説:用自動操瞄系統雖然快,但感到系統傳輸過程看不見,心裏不踏實,不如手工計算出的射擊諸元來的真切,用的放心。
無獨有偶。一次,所屬某團在步戰車合練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卻發生了:在協同進攻中,步戰車卻成了“啞巴”,怎麼也聯不上。這時,有人建議説,乾脆把步戰車內的新型電臺拆下來,裝上老跳頻電臺。就這樣,新電臺因不會操作使用被拆了下來,長期用老電臺進行通信聯絡訓練。
對基層部隊新裝備訓練中出現的“穿新鞋走老路”現象,師領導並沒有上火動怒。而是從紅軍師由大刀長矛到“漢陽造”、從騾馬步兵到摩托化步兵等多次轉型中得出深刻的啟示:轉型先要轉變人,變革先要變觀念。
緊接著,全師上下開展了“轉變思想觀念、強化裝甲意識、訓好管好新裝備”的大討論,梳理出等靠依賴、坐觀其變等陳舊的觀念需要更新;訓練脫離實際、傳統訓練方法管用等過時的做法需要摒棄;善於運用多向性、動態性和開拓性等發展的趨勢需要追蹤,轉變要循序漸進、敢於突破自我、突破傳統、突破禁區等科學的理念需要確立。
在此基礎上,師黨委經過精心研究,一個四管齊下的“換腦行動”在全師展開。
通過教育啟發“轉”。組織官兵圍繞新裝備開展新知識學習活動,最先裝備某新型步戰車的葉挺獨立團,率先開展了“新裝備新在哪”、“如何當好一名裝甲兵”等大討論。師政治部、裝備部抽調專人編寫了《轉變思想觀念,強化裝甲意識,訓好管好新裝備》系列教育提綱,把管裝愛裝教育納入經常性教育之中。每逢有新裝備到來,師、團都要舉行隆重的迎裝、授裝儀式,讓官兵感悟順應世界新軍事變革趨勢、加速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感受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教育消除了誤區,啟發著自覺。當新裝備全面展開訓練時,千余條飽蘸官兵心血和智慧的建議,便飛到原師長朱文玉、原政委李光金的案頭。這些建議中,透露出與機械化步兵相適應的裝甲意識、技術意識、合成意識、人才意識、信息意識。
理論攻關引導“轉”。由師領導&&,組織機關人員對部隊轉型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逐個梳理,擬定研究題目,交給官兵“琢磨”。短暫的時間裏,100多篇浸透官兵心血,涵蓋訓練、作戰、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便遞交上來。官兵們在認真思考研究、廣泛搜尋資料過程中,視野不斷開闊,觀念不斷更新。曾經組織全連官兵參與過問題探討的秋收起義團“紅一連”原連長李堂林,深有感觸地説:“研究一個問題,等於清洗一次腦子。”
建章立制促進“轉”。在上級機關、相關院校和裝備研發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師裏制訂了各類新裝備管理、使用、訓練的規程和細則。規矩一經頒布,便成鐵的權威。葉挺獨立團一名幹部嫌步戰車上的滅火器礙事,訓練時將其拆了下來。時任團長周本池發現後,當即提出嚴肅批評。周團長還以此為例,現場引導官兵從裝備配置的嚴密性上看後果,從壞了規矩上講危害,使大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依法管裝用裝出戰鬥力”的意識明顯增強。
獎優汰劣逼著“轉”。單車訓練結束後,師裏及時做出一條規定:沒有獲得新裝備訓練等級證書,幹部不能提升,骨幹不能上崗。師黨委忍痛割愛,將一批曾經為部隊做過突出貢獻,但不適應新裝備訓練需要的幹部安排轉崗、轉業,而讓從外單位調入的27名懂行的幹部挑起了營、團領導的擔子。兩個機步團常委班子和營黨委班子中沒有一人懂裝甲專業,師黨委忍痛割愛捨棄了一批原來準備使用的幹部,讓新調進的27名營團職幹部挑大梁。師領導壯士斷腕般的氣概,激活了全師官兵自發更新觀念的鬥志。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思想觀念的轉變,帶來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行為習慣等全方位的變化。訓練場上,換裝之初那種“背著電臺追戰車、組織訓練不用車、不管是誰亂動車”的現象不見了。近幾年,每到冬天,這個師都要組織嚴寒條件下的野營訓練,官兵們寧可夜晚睡在窩棚中經受嚴寒,也不讓那些高科技含量的精密裝備受凍,有的同志甚至把一些便攜的裝備儀器放在被窩裏。演練歸來,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養裝備,既精心擦拭,又認真記錄各種技術參數。
責編: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