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中誕生,井岡山成長,我們是共産黨的第一支武裝。長征路上打先鋒,抗日戰場敵膽喪。從東北到海南,歷經千百仗,英雄部隊打成鋼……”
“黃洋界上炮聲隆”,“前頭捉了張輝瓚”,“直下龍岩上杭”,“七百里驅十五日”,“大渡橋橫鐵索寒”。
每次唱起這支雄渾深沉、鏗鏘有力的“鐵軍之歌”, 每次吟頌毛澤東同志讚譽昔日“鐵軍”雄風的千古名句,濟南軍區某紅軍師官兵就豪情萬丈、熱血沸騰。
翻開這個師的師史,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幕幕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革命戰爭年代,她的足跡踏遍中國版圖的21個省(市),北伐戰爭,他們當先鋒、打頭陣,贏得了“鐵軍”的稱號。土地革命戰爭,他們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開創了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使部隊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為一支攻不破、拖不垮、打不散的堅強戰鬥集體。歷次反“圍剿”,他們始終保持正確的建軍方向,為創建和鞏固中央革命根據地,建立了震古爍今的偉績。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他們強渡烏江、智取遵義、飛奪瀘定橋、奇襲臘子口,一路過關奪隘,出色地完成了中央紅軍賦予的各項艱巨任務,被譽為“開路先鋒”。抗日戰爭時期,他們首戰平型關,挺進蘇魯豫皖,血戰劉老莊,被稱為“黨指到哪就打到哪的鋼鐵部隊”。解放戰爭,他們先出征北上,參加遼沈、平津戰役,後又奉命揮師南下,一直打到海南島,把戰旗插上了五指山,創造了直羅鎮大捷、木船打兵艦的戰鬥奇跡。新中國成立後,在保衛和建設祖國中又屢建新功,先後出色完成了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國慶50週年首都大閱兵和“鐵拳—2004”涉外演習、“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演等一系列重大軍事任務。
翻開這個師的師史,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又是一幅英雄如雲、將星璀璨的畫卷。他們用“鐵軍”這座鋼鐵熔爐,冶煉出了一大批精兵良將,僅將帥就達300多名。同時,還涌現出了強渡烏江22英雄、飛奪瀘定橋22勇士、劉老莊82勇士,“英雄紅一連”、“鋼鐵紅二連”、“能攻善守紅九連”,以及“共和國衛士”余愛軍、“見義勇為的英雄戰士”徐洪剛等一大批英雄集體和個人。
1997年6月,這支英雄的部隊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經中央軍委批准,換制改裝。多年來,師黨委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著眼履行我軍歷史使命,弘揚傳統固根本,傾心盡力練打贏,全力以赴做準備,加速轉型求發展,全面提升戰鬥力,努力把這支老紅軍部隊建設成為具有鮮明時代特徵、代表新型陸軍發展方向的鐵軍部隊。先後兩次被總部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師、現有武器裝備“兩成兩力”建設先進單位,被軍區表彰為先進師黨委、抓基層先進單位、整建制後勤管理達標師,2次榮立集體二等功。江澤民同志兩次到該師視察並題詞勉勵。2006年,濟南軍區黨委作出了向該師學習的《決定》。
80多年的風雨歷程,80年的戰火洗禮,紅軍師官兵逐步創造、培育形成的“鐵的信念、鐵的意志、鐵的團結、鐵的紀律、鐵的作風”為主要內容的獨具“鐵軍”特色的優良傳統,滋養孕育著“鐵軍”新一代奮勇直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
責編: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