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
央視國際 (2003-01-10 10:08:34)
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同美軍及其盟軍在亞洲太平洋戰區進行的軍事行動。
太平洋戰爭是日本統治集團加緊奪取殖民地並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控制中國以及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而引起帝國主義矛盾的結果。日本的侵略是法西斯軍國主義集團各國奪取世界霸權總計劃的一部分。慫恿日本軍國主義進行侵略的是英美兩國企圖利用日本對付蘇聯和中國的慕尼黑政策。
日本統治集團認為,德國進攻蘇聯後,為擴大侵略和進一步攫取在其帝國主義競爭者控制下的太平洋、東亞和東南亞的領土創造了有利條件。日本統治集團發動戰爭的目的是:佔領菲律賓、馬來亞、荷屬印度(印度尼西亞)和緬甸;殲滅敵太平洋海軍,奪取其海軍基地,並迫使美國和英國停止戰爭。截至1941年12月1日,日軍(240萬人)計有51個師和58個旅,235艘艦艇(其中包括共載有575架飛機的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8艘、驅逐艦112艘和潛艇65艘),基地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飛機3175架。用以對美英兩國作戰的有11個師,3個旅和9個坦克團(約23萬人),飛機1700多架,艦艇177艘(其中航空母艦7艘和潛水艇55艘)。盟軍在太平洋戰區擁有22個師(37萬餘人),艦艇218艘(其中包括共載有220架飛機的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10艘、戰列巡洋艦1艘、巡洋艦35艘、驅逐艦100艘和潛艇69艘),飛機1500多架。盟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陸軍數額超過日本,但日本海軍在航空母艦的數量上大大超過對方,這使日本在公海實施海上戰役擁有優勢。日本還佔有比較有利的戰略地位,如小笠原群島,琉黃列島、馬裏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上各基地遠離大陸,位於海洋之中,可保障日本在太平洋中部展開積極行動。日本在南部諸海區的態勢更為有利,如在台灣,中國和印度支那建立的軍事基地網可對美屬菲律賓、英屬馬來亞和緬甸、荷屬印度實施強大突擊。
1941—1945年太平洋戰爭大致可分為3個戰局。1941—1942年戰局(1941年12月7日一1942年11月)包括日軍奪取菲律賓、緬甸、馬來亞、荷屬印度、新加坡、香港及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諸島的歷次進攻戰役。這個戰局是以偷襲美國艦隊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夏威夷群島)(參見珍珠港戰役)、空襲菲律賓各機場和美英在太平洋上的其他基地與機場開始的。日本在戰局初期奪取了制海權和制空權,得以在南部諸海區和太平洋中部實施大規模進攻戰役。1942年1月2日,日軍進佔馬尼拉,並佔領菲律賓大部地區〔參見菲律賓戰役(1941—1942)〕。同時,日軍在亞洲大陸發起進攻戰役。經過馬來戰役,日軍攻佔了馬六甲半島和英國在新加坡的最大海軍基地(2月15日)。此前(12月25日),英國人喪失了在遠東的另一個重要海軍基地香港。1941年7月起,印度支那的日軍根據同“維希政府”達成的協議,于12月8日越過泰國邊界。12月21日泰國與日本結盟,並於1942年1月向美英兩國宣戰。1942年1月日軍佔領緬甸大部(參見緬甸戰役)並進至印度邊界。在太平洋中部,日軍于1941年12月攻佔了關島和威克島,從而擴大了日本海軍的駐泊範圍。1942年1月,日本艦隊遣送登陸兵在新不列顛島和新愛爾蘭島(俾斯麥群島)登陸,並奪取盟軍重要海空軍基地拉包爾(新不列顛)。1941年12月—1942年2月,日軍佔領荷屬印度的一系列島嶼,2—3月實施了爪哇戰役,到3月15日就攻佔了整個荷屬印度。日軍逼抵澳大利亞,對澳大利亞通往美國的海上交通線造成威脅。這時中國戰事規模不大,這是由於交戰雙方僅守不攻而致。1942年4月底,日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發動的一系列戰役相繼結束。結果,日本侵佔別國大片領土,並佔領了從印度至千島群島的有利地位。但是,日軍統帥部摧毀盟國抵抗意志的企圖未能得逞。日本陷入了必須同在經濟和軍事潛力方面超過自己的同盟國進行持久戰的境地。到1942年5月,盟軍統帥部在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和南太平洋組織防禦。從夏威夷群島和大西洋調來了航空母艦,巡洋艦和潛艇,在澳大利亞組建了幾個新編陸軍兵團。美軍在5月7—8日的珊瑚海海戰中取得了對敵的第一次勝利。日軍在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受挫後,于7月3—6日實施了中途島—阿留申群島戰役,但此戰役以日軍慘敗而告結束。1942年8—11月,日軍在新幾內亞東南部和所羅門群島上的進攻也以失敗告終。太平洋1941—1942年戰局的結果是,日本失掉了戰略主動權並決定暫時轉入戰略防禦。
1942—1943年戰局(1942年12月—1943年12月)包括交戰雙方進行的一系列局部戰役。在這些戰役進程中出現了有利於盟國的戰爭轉折。1943年初日本通過的戰爭計劃規定,鞏固亞洲大陸的陣地,加強太平洋上的防禦,尤其是外線防禦,並作好對蘇開戰的準備。日軍統帥部企圖在太平洋守住由阿留申群島、威克島、馬紹爾群島、克爾帕特群島、俾斯麥群島到新幾內亞一線已佔領的陣地,在南部諸海守住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帝汶島。到1942年底以前,日軍(280萬人)在東南亞和太平洋諸島共計60個師,約210艘艦艇(其中航空母艦6艘),飛機4600架。盟軍(401.6萬人)計有265個師(其中美、英軍35個師),艦艇約170艘(其中航空母艦10艘)和飛機約3,500架。為對各方向日軍作戰,盟軍在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建立了若干重兵集團。1943年夏季起,盟軍開始實施奪島戰役:向東奪取吉爾伯特群島和馬紹爾群島,向西奪取整個所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和新不列顛島。盟軍在年底前順利攻取吉爾伯特群島、所羅門群島(除布維爾島外,該島戰鬥一直持續至戰爭結束)、新幾內亞東南部和新不列顛西部。盟軍在太平洋北部解放了阿留申群島(阿圖島和基斯卡島)。在這期間,中國和緬甸戰事帶有局部性質。太平洋戰區的整個形勢繼續有利於盟軍,盟軍在飛機和戰鬥艦艇方面的優勢得到加強。蘇軍的勝利以及意大利的投降,使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發生了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的根本轉折,這對盟軍太平洋作戰起了策應作用。
1944—1945年戰局(1944年1月—1945年9月2日)包括盟軍奪取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裏亞納群島、菲律賓群島和太平洋其他島嶼的歷次重大登陸戰役,以及在中國、緬甸和亞洲其他地區的積極軍事行動。日軍統帥部1944年計劃規定,在太平洋上北起千島群島南至新幾內亞進行頑強防禦,佔領中國和緬甸新的領土,以改善戰略態勢。日本打算即使在對方攻佔太平洋全部島嶼的條件下,仍在亞洲大陸和本土繼續進行戰爭。1943年底,日軍(380萬人)計73個師(其中在中國和朝鮮43個師,在本土11個師),主要作戰艦艇203艘,作戰飛機5000架。在駐有5個師的緬甸戰場,日軍計劃入侵印度,以挫敗英美統帥部準備向緬甸的進攻。日本決定在中國積極作戰,奪取美軍機場並建立由滿洲通向東南亞各國的可靠陸上交通線。美英對日作戰計劃規定,集中主要力量攻佔太平洋諸島,進攻菲律賓,逼近日本本土,並斷切日本通向印度尼西亞的重要交通線。截至1944年,盟軍在太平洋的兵力佔優勢:兵員數額多0.5倍,飛機多2倍、航空母艦多2倍、其他艦艇多0.5—1倍。1944年2月,美軍攻佔馬紹爾群島,6—8月攻佔馬裏亞納群島、9—10月攻佔帛琉群島、烏利西群島和加羅林群島,為攻佔菲律賓創造了條件。盟軍進佔菲律賓〔參見菲律賓戰役(1944—1945)〕是從1944年10月萊特島爭奪戰開始的。在爭奪戰進程中,美日艦隊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海戰,海戰以日本艦隊失敗告終(參見萊特灣海戰)。美軍牢固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之後,于1944年12月完全佔領萊特島並控制了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的所有島嶼。日本從東南亞各國向本土海運戰略原料的困難不斷增大。喪失菲律賓和盟軍進佔印度支那和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威脅迫在眉睫。1944年2—3月,日軍在緬甸戰場稍有進展,已入印作戰,但後來被迫撤退,1944年年底以前喪失緬甸大部。日軍僅在中國取得重大戰果:1944年底佔領了華中和華南,打通了北京直至印度支那的交通線(參見豫湘桂戰役)。日軍還佔據了美軍在中國的許多空軍基地。美軍在1944年奪取的太平洋諸島上建立了許多大型供給基地,于1945年1—6月攻佔了呂宋島(菲律賓群島),7月佔領了整個菲律賓。美軍奪取菲律賓後,日軍的戰略態勢日趨艱危。日本通向南部諸海域的海上交通線已處於盟軍空海軍打擊之下,給駐在盟軍尚未攻佔的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日軍以及駐在印度支那、海南島、台灣、琉球群島和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日軍造成直接威脅。美軍于3月奪取了琉黃島(參見硫黃島戰役),6月奪取了沖繩島(參見沖繩戰役)。1945年1—7月,盟軍解放了中國和緬甸的許多地區。同年夏季,美軍加緊轟炸日本。美軍于8月6日向廣島、8月9日向長崎投下了原子彈,但這並非出於軍事上的需要。日本儘管損失不斷增大,但1945年夏季仍擁有大量軍隊(約720萬人):步兵師169個和坦克師4個,步兵旅95個和坦克旅9個,飛機1萬多架(其中半數為神風飛機),戰鬥艦艇約100艘。在軍隊數量上少於日本的盟國,計劃于1945年底至1946年初進攻日本諸島。但是,根據克裏木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決定,蘇聯1945年8月參加了對帝國主義日本的戰爭(參見遠東戰役)。蘇軍于8月9日開始在遠東作戰,在遠東戰役中粉碎了關東軍。由於喪失了最強而善戰的軍隊集團和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日本于1945年9月2日宣佈投降。
太平洋戰局的特點是:大量實施登陸戰役和抗登陸戰役,其進程和結局取決於是否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航空母艦編隊是艦隊實施海上戰役的突擊力量。奪取並扼守島嶼直接取決於能否保持海洋交通線。美軍潛艇是破襲日本海上交通線的主要兵器。
(編輯 曹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