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軍事頻道首頁
軍事節目時間表
軍事熱點
值班武器競猜
專家龍門陣
軍事欄目直通車
軍營故事
軍事文化
軍事辭庫
將帥星河
點擊軍校
戰爭史話
兵法釋疑
軍事欄目
《軍事天地》
《軍事報道》
《國防時空》
《祝你成才》
《軍事科技》
《軍營文化》
《文體視窗》
《中國武警》

 編輯信箱
caojin@mail.cctv.com
>>戰爭史話 > 古代戰爭 > 正文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爭綜述

央視國際 (2003-01-08 10:06:56)

  

    三國(220—280年)、兩晉(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各政權間戰爭頻繁。魏、蜀、吳三國與西晉初,在治軍、謀略、指揮、科技等方面均有顯著成就。兩晉南北朝時,馬蹬的發明和應用,使騎兵裝具臻于完備,出現了重甲騎兵;水戰和攻守城戰的戰術、技術有較大發展。府兵制的創立在中國軍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曹操諸葛亮等傑出人物繼承和發展了孫伍的軍事思想。

    東漢末的黃巾農民起義,摧毀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隨後出現軍閥割據混戰局面。曹操在兗州之戰收編黃巾軍10余萬,實力大增;繼而破張繡、滅呂布、敗劉備,于官渡之戰又擊敗力量最強的袁紹,基本上統一了中原(參見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孫策決策南渡,破劉繇、敗王郎、滅黃祖,開拓了江東(今長江蕪湖下游以南地區)(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劉備此時尚依附劉表、寄寓荊襄。曹、孫、劉三家均識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戰略地位重要,皆欲取而據之。曹操先機制敵,北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後(參見白狼山之戰),乘劉表新喪出兵南下,收降劉琮,擊敗劉備,佔領了江陵(今屬湖北)。曹操企圖乘勝一舉盡殲劉備、孫權,反而促使孫、劉聯盟,導致赤壁之戰,兵敗撤軍,荊州為三家瓜分,劉備獲得立足之地。曹操退回中原後,對劉、孫暫取守勢戰略,用兵關中(今陜西中部)、隴右(今甘肅隴山西);孫權則致力於揚州(時治今南京市)、交州(治今越南北寧省仙遊東);劉備乘間襲取益州(治今成都市)(參見益州之戰)。三國鼎立局面開始形成。三國務為自保及發展,不斷爭奪戰略要地:孫、曹爭奪淮南,在合肥(今合肥市西北)(參見合肥之戰)、皖城(今安徽潛山北)(參見皖城之戰)、濡須塢(今安徽無為東北)五戰,互有勝負;劉、曹爭奪漢中(今屬陜西)(參見漢中之戰),經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一戰,曹軍敗退長安(今西安西北)。隨後又發生三家爭奪荊州之戰。荊州蜀將關羽,乘劉備攻佔漢中、孫權進攻合肥之有利時機,北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參見樊城之戰),企圖奪取曹軍佔據的荊州二郡,為實施諸葛亮兩路出兵恢復漢室的戰略計劃作好準備。而孫權卻與曹操聯合,乘關羽後方空虛用呂蒙襲佔江陵(參見江陵之戰),俘殺關羽。劉備為奪回荊州,東進攻吳,在夷陵之戰中敗于吳將陸遜。孫權奪取了蜀佔荊州四郡,並控制了上遊,獲得戰役上的勝利;曹操運用謀略實施離間,拆散了孫、劉聯盟,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唯劉備喪地損兵,成為三角鬥爭中的失敗者,戰略地位大為削弱,已無力實現兩路出兵恢復漢室的戰略計劃。曹操死後,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劉備、孫權亦相繼稱帝,三國鼎立局面於是確立。魏文帝曹丕曾兩次攻吳,均因水軍不強,難越長江天塹。蜀昭烈帝劉備死後,諸葛亮迅速恢復蜀、吳聯盟,擺脫兩面作戰的不利局勢,爾後平定南中(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參見南中之戰),鞏固後方,積極準備北進。五次由祁山(今甘肅東南部渭水、西漢水間)攻魏,均因魏軍採取堅壁拒守方針,無功而返(參見諸葛亮攻魏之戰)。此間,孫權與蜀呼應,曾三次在淮南攻魏,亦均無功而還。大將軍司馬昭掌握魏國大權後,開始籌劃統一全國。根據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用兵原則及控制長江上遊的戰略需要,于魏景元四年(263年)三路進軍,發動滅蜀之戰(參見魏滅蜀之戰)。鎮西將軍鄧艾偷渡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突至江油(今四川江由北),攻破綿竹(今四川德陽北),迫使蜀後主劉禪投降,蜀漢亡。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晉政權後,于太康元年(280年)水陸協同,多路進軍,以戰略突襲一舉滅吳(參見晉滅吳之戰),結束了三國分立局面。

    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全國第二年,即發生少數民族反晉戰爭:遼東鮮卑族慕容廆,山西匈奴族郝度元,甘肅氐族齊萬年等,相繼起兵,經昌黎之戰、六陌之戰等多次作戰,均先後被晉軍平定。永康元年(300年),晉室趙王司馬倫發動奪權之戰,引起王室內訌的"八王之亂”(參見晉平八王之亂),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長安等地混戰七年,始告結束。晉統治基礎因之動搖。混戰期間,饑民領袖李特、李雄在益州領導流民起義,行寧朔將軍劉淵在山西起兵反晉,于永興元年(304年),分別在成都、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北)建立氐族政權大成國(後改漢)和匈奴族政權漢國。混戰結束後,劉伯根、鄧定、汲桑、石勒、魏植、王彌、劉芒、王如等,相繼在中原、關中起兵反晉,但均分別為晉軍、漢軍平定。大成帝李雄自保于成都,漢王劉淵則繼續向晉進攻。永嘉二年(308年)後的9年中,晉漢兩軍除在魏郡(治今河北臨漳西南)、冀州(治今河北冀縣)、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晉陽(今太原西南)等地多次交戰外,漢軍四攻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四攻長安,迫降晉愍帝司馬鄴,晉亡。建武元年(317年),瑯邪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而稱晉為西晉。此時晉將張定在涼州(治今甘肅武威)獨立,史稱前涼,形成漢、涼與東晉並立局面。三國以來,各軍事集團為加強軍力,均收編少數民族部落武裝,致其大量內遷中原。漢在形式上雖為中原共主,但鮮卑、羯、氐、羌等族武裝集團,亦隨戰爭發展形成獨立勢力,相繼建立政權,史稱十六國。中原遂陷入割據、混戰局面。漢大司空靳準殺漢帝劉粲自立,被漢將石勒殲滅。漢相國劉曜于太興二年(319年)遷都長安,改國號趙;同年石勒亦于襄國(今河北邢臺)建立羯族政權趙國。史稱劉趙為前趙,石趙為後趙。石勒在鹹和三年(328年)洛陽之戰中,俘前趙帝,次年下長安,亡前趙。鹹康三年(337年),遼東慕容皝建鮮卑族政權燕國,敗後趙軍,滅鮮卑宇文部逸豆歸,兩攻高麗,實力漸強。後趙石虎為帝時,梁犢領導東宮衛士l0余萬起事反趙,在安定(今甘肅涇川北)、長安、洛陽數敗趙軍。石虎重用羌人姚弋仲、氐人苻洪鎮壓了梁犢軍。羌、氐兩武裝集團由此漸強。石虎死,諸子爭立,趙大將軍冉閔乘機殺石氏族人,于永和七年(351年)建漢人政權魏國,後趙亡。但魏國于次年即被燕軍擊滅(參見前燕滅冉魏之戰)。趙將苻健入據長安建氐族政權秦國,國勢日強,太和五年(370年)滅燕,次年亡仇池,寧康元年(373年)又攻佔漢中、巴蜀(今四川北部)及東晉梁(治今陜西漢中)、益二州,太元元年(376年)滅涼及代,統一了北方,形成秦與東晉南北對峙局面。北方統一前,各國致力於相互混戰,對東晉威脅不大,東晉握有一定程度的戰爭主動權。平定大將軍王敦、冠軍將軍蘇峻叛亂(參見晉平蘇峻之戰)及擊滅成漢政權後(參見晉滅成漢之戰),曾多次進攻北方,勝負互見(參見晉攻前秦之戰晉攻前燕之戰)。北方統一後(參見前秦滅前燕之戰),符堅在戰略形勢尚未具備必勝條件下,于太元八年(383年)大舉攻晉。又因屢勝而驕和指揮失誤,在淝水之戰慘敗,秦國瓦解:三年之內,部將慕容垂、慕容泓、乞伏國仁,分別在中山(今河北定州)、長子(今屬山西長治市)、苑川(今甘肅榆中東北)先後建立鮮卑族政權後燕、西燕及西秦;姚萇在長安建羌族政權後秦;遠征西域、擊降30余國的呂光,亦在東返途中,在姑臧(今甘肅武威)建氐族政權後涼;鮮卑拓跋部拓跋珪在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流域建拓跋族政權北魏。從此,北方又陷入更嚴重的混戰局面。太元十九年(394年),西燕、前秦被後燕、後秦消滅(參見後燕滅西燕之戰)。次年,北魏軍以擊其惰歸的作戰指導,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重創後燕軍(參見參合陂之戰),北魏勢力進入中原。此後,至義熙三年(407年)的10餘年中,又新建5個割據政權;禿髮烏孤和慕容德,在樂都(今屬青海)、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建鮮卑族政權南涼及南燕;李暠和馮跋,在敦煌(今屬甘肅)、龍城(今遼寧朝陽)建漢族政權西涼及北燕;赫連勃勃在朔方(今內蒙古抗愛錦旗西北黃河南岸)建匈奴族政權夏國。東晉在淝水戰後,奪取了徐、兗、青、司、豫、梁6州,暫時緩解了外來威脅,但王室內部不斷內訌。孫恩、盧循領導農民軍乘機起義(參見孫恩起義盧循起義),進一步削弱丁司馬氏的統治。桓玄襲江陵、攻建康,篡奪帝位;彭城內史劉裕等起兵反桓,在復舟山(今南京城區東北)等地連敗桓玄(參見覆舟山之戰),恢復了司馬氏帝位(參見劉裕擊桓玄之戰),被擢為待中、車騎將軍,控制朝政。義熙五年(409年),劉裕發動第一次北伐,擊滅南燕(參見劉裕滅南燕之戰),回師後,參與鎮壓盧循起義軍,又在江陵之戰中擊滅荊州刺史劉毅。十二年第二次北伐,擊滅後秦(參見劉裕滅後秦之戰)。遂于元熙二年(420年)代晉稱帝,建立宋國,東晉滅亡。此時北方的後涼、後燕、南涼已先後滅亡,僅存北魏、西涼、北涼、北燕、西秦及夏。東晉亡後不久,北方的西涼亡于北涼,西秦亡于夏。夏在被北魏殲滅主力後亡于吐谷渾。此時北魏日趨強大,攻柔然(參見魏攻柔然之戰),敗仇池,破吐谷渾,平西域各國。至元嘉十六年(439年),先後又擊滅了北燕(參見北魏攻北燕之戰)及北涼(參見北魏滅北涼之戰),統一了北方(參見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形成與劉宋南北對峙局面,史稱南北朝(參見南北朝戰爭)。雙方多次互攻,北魏開始多以城池為攻擊目標,在滑臺(今河南滑縣東)、懸瓠(今河南汝南)兩次受挫後,改用越野挺進敵方縱深方針,充分發揮騎兵優勢,一度進抵長江。三十年,宋劉劭殺父自立,導致一系列王室內訌之戰。在此期間,許多鎮將降于北魏,朝廷大權集于建業令、中領軍蕭道成之手。明三年(479年),蕭道成殺帝自立,改國號齊,史稱南齊。齊、魏間戰爭增多(參見齊與北魏的戰爭),20年間,僅用兵10萬以上的作戰即有5次,如壽陽之戰南陽之戰等。齊中興二年(502年),雍州史蕭衍擊滅齊帝蕭寶卷,自立為帝,改國號梁。南北朝間戰爭仍在繼續(參見梁與北魏的戰爭)。梁初20年,用兵數萬以上的作戰即有l0次,如鐘離、義陽之戰鐘離之戰等。北魏遷都洛陽後,政趨腐敗,反魏起義此起彼伏。僅魏宣武帝元恪在位15年(500—515年),即發生農民起義10次,不久又發生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起義,莫折大提領導的關隴起義,葛榮等領導的河北起義和邢果領導的流民起義等。梁乘機于大通年間(527-—529年)派名將陳慶之攻魏(參見陳慶之攻北魏之戰),佔領了洛陽等30余城。但孤軍深入,後援無繼,在北魏軍反擊下,終被殲滅。北魏于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西魏,雙方連年交戰,其中著名戰役,有出奇用詐、突襲致勝的潼關之戰,設伏殲敵、以少勝多的沙苑之戰和因敵設防、固守堅城的玉壁之戰等。梁太清元年(547年),東魏叛將候景降梁,次年反,激戰4年方平(參見侯景之亂)。在此期間,控制東魏的齊王高洋于武定八年(550年)廢帝自立,改國號齊,史稱北齊。同年,西魏宇文護亦廢帝擁宇文覺立,改國號周,吏稱北周。侯景亂後,梁國內訌:先有梁湘東王蕭繹與宗室蕭紀奪位之戰,繼有梁將陳霸先擊王僧辯建康之戰。陳霸先在肅清王僧辯殘余勢力及在建康大敗北齊軍後,于梁太平二年(557年)廢帝自立,改國號陳。經短期恢復,聯周攻齊,派部將吳明徹攻北齊,奪佔了淮南。北周建國後,三次攻北齊均告失利,後乘北齊軍淮南新敗之機,連續發動三次大規模進攻,終於在建德六年(577年)擊滅北齊,統一了北方。陳在齊亡後,繼續北進,在彭城之戰中敗于北周軍。北周軍乘勝反攻,奪佔了整個江淮地區,形成周、陳隔江相對局面。北周左大丞相楊堅專政,在武涉之戰及成都之戰消滅敵對勢力後,大定元年(581年)廢帝自立,改國號為隋。又經數年準備,北破突厥,繼于開皇九年(589年)滅陳,統一了全國,結束了東晉以來270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

    從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軍閥混戰開始,至隋統一中國的400年中,共發生較大的作戰630余次。三國時期的軍事統帥、將領及參謀人員,多為知識分子出身,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既精於治軍用兵,又善於組織戰役,兼備指揮、謀略才能,曹操、諸葛亮等軍事家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所以三國戰爭呈現出鬥智與鬥力結合、政治與軍事並重,以謀略制勝的突出特點。在“國家戰略”上,繼承和發展了傳統戰略思想:重視建立穩固的戰略基地,強調以政治、外交手段謀取有利的戰略地位和力避兩面作戰。為擴大兵源,充實軍糧,大量收編少數民族。如曹魏用烏桓,孫吳用山越,蜀漢用青羌等;實行世兵制、屯田制;注意修河渠,通糧道。因地理條件不同,曹魏以騎兵為主兵,孫吳以水軍為主兵,蜀漢以步兵為主兵。在策略和戰術運用上,已達于相當完善階段:攻心、用間、伐交、示形,以及突襲、伏擊、火攻、水攻等已普遍使用;地道戰、攻堅戰、山地戰、江河作戰,亦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火攻,三次戰略性戰役均為火攻制勝:官渡之戰焚敵軍糧,赤壁之戰焚敵戰船,夷陵之戰焚敵營寨。又如水上作戰,吳艦隊不僅可進攻遼東實行近海作戰,而且還遠征夷州(今台灣)可進行外海作戰。在軍事科技方面也有所發展,出現了木牛流馬、記裏鼓車、指南車和快速連弩等。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各政權,時興時滅,雖稱十六國,實際上還未計及冉魏、西燕、代、北魏,吐谷渾、柔然等政權。各政權統治者素質多與三國時不同,故在謀略運用方面不及三國。少數民族多為全民皆兵、騎兵為主,所建政權,為保持民族特點,多實行兩種軍事組織體系。隨著戰爭發展,中原地區到處建起塢壁城堡,使騎兵難以攻堅,加之需擴充兵力,步兵漸多,但騎兵仍是主兵。少數民族本為輕裝騎兵,採用機動戰術。但在塢堡林立的中原,與用傳統方陣戰術的漢族軍隊作戰,加之此時已有了馬蹬,所以兩種戰法開始結合,出現了以密集方陣作戰為主的重裝騎兵,並出現了以掠奪人口、物資、摧毀敵方戰爭潛力的破壞戰略。東晉仍沿襲魏晉兵制,部曲私兵更為發展。因位於江南,水軍發達,不僅有了載乘2000人的連舫,並開始用指南針導航,還發明了接舷戰時重型兵器拍竿。

    南北朝時期的謀略及戰術運用,較十六國時期為多。如劉宋部將蕭承之守濟南,西魏將領王思政在弘農,均用“空城計”退敵;劉宋征南大將軍檀道濟以“唱籌量沙”擺脫北魏追軍(參見宋攻魏河南之戰);北魏在統萬之戰中,以示弱誘敵,使夏軍脫離堅固城防工事,在野戰中伏擊殲敵;在攻柔然之戰中,針對其“夏則散眾放畜,秋肥乃聚”的特點,于夏季以輕騎兼程、突然襲擊大敗敵軍等。北朝仍以重騎兵為主兵,但漸向輕騎兵方向發展,且步兵數量大增,並出現府兵制。由於爭城略地成為戰爭主要目的,所以攻守城戰術、技術得到長足發展。尖頭木驢、飛梯、火車、孢車、撞車、蛤蟆車、登城車、勾堞車、行爐、布幔等成為常用戰具。如玉壁之戰,西魏大將軍韋孝寬守玉壁,東魏軍使用各種攻城戰具及地道戰,強攻50日,仍不能破。南朝仍以水軍為主,戰爭多在江河上進行,故水軍亦有所發展。艦隊構成,有載重萬斛(約500噸)的主力樓船,有裝80槳的快速戰船,有被復牛皮防衛的裝甲戰艦,有用以遠戰、裝有孢車的舶艦和用以火攻的火船等。


  
(編輯 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