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識産權戰略總部日前出臺了“推進知識産權保護戰略計劃大綱”。該委員會希望該大綱將有助於加強對日本知識産權的保護,防止核心技術外流,促進企業技術發展。
日本知識産權戰略總部的官員透露,這份新出臺的戰略計劃大綱主要內容包括:在2004年之前設立國際知識産權交易委員會,負責認定進口商品的侵權行為;建立知識産權裁判官制度,組建知識産權法院;計劃建立從事知識産權教育和研究的研究生院,改革與知識産權有關的法律;職務發明的報酬由科研人員和企業簽訂合同來決定;縮短專利審批時間,由現在的兩年縮短到6個月以內。日本政府一直比較重視知識産權的保護,但是和歐美國家的知識産權保護法規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
新華社駐日本記者樂紹延報道:“一個就是對職務發明限制過多、報酬太低,不利於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第二就是專利審查時間過長。因為(通常)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不利於將知識産權迅速轉化為有形資産。這一方面比美國來講,有很大的差距。”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府希望能夠借出臺“推進知識産權保護戰略計劃大綱”,加強知識産權的保護力度,縮小與美歐國家方面的差距。據悉,該份大綱將於今年7月份正式出臺。
新聞背景:日本加強對知識産權保護
日本非常重視對知識産權的保護,近年來,在這方面的發展尤其迅速。近年來,隨著國家間和企業間競爭的日趨激烈,全球範圍內對知識産權的保護也在不斷強化。1988年到1996年間,全球專利增長超過貿易增長的兩倍,知識産權已成為重要的經濟資産。日本政府一直非常注重對知識産權的保護。
目前,在這方面的法律包括早在1970年就頒布的現行著作權法,1985年制定的現行工業産權法以及後來的防止不正當競爭法和對植物新品種進行保護的種苗法等。
與此同時,日本大企業在這方面的意識也很強。以松下電器為例,該公司總經理、經理為各層知識産權管理機構的第一負責人,此外,還有上百人專門從事知識産權的保護工作,目前已取得有效專利36000件、商標18000件。 然而由於日本企業在國際市場享有一定聲譽,近年來很多産品還是屢遭倣冒。
據日本海關的資料顯示,去年僅他們抓獲的進口倣冒日本産品案件就多達6978樁,比前一年上漲了2.5倍。為此,日本今年初在內閣增設了知識産權戰略總部,由首相小泉親自挂帥,並正式開始實施知識産權基本法。這次推出的戰略修正大綱正是加強貫徹知識産權基本法的具體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