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每月好稿     欄目介紹     主創團隊     主持人     大事記         



東北行:伊春林業工人的“綠色銀行”(2003.11.29)


  今天的《東北行》我們來看北路記者發自黑龍江伊春的報道。5年前,伊春30萬伐木工人轉崗,記者今天看到,目前伊春市推行了一項新的政策,許多林業工人20多年後將擁有百萬林業資産。

  記者董洪軍:我身後是一片看上去很普通的樹林,但對於林業工人田晨曦來説,這就是他的未來和希望,這片林子現在已經歸他個人所有,等到樹木成材之後,他就可以像到銀行取存款一樣把這些樹木變成自己的財産,像這樣的民有林伊春共有4萬多公頃,伊春人把它形象地比喻成綠色銀行。

  由於樹林的承包人田晨曦臨時外出了,當記者趕到這裡時未能採訪到他,但他的鄰居——一位林場老職工在田晨曦的承包林前為我們算了一筆賬,他説,即使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承包人田晨曦也是個未來的富翁。

  林場老工人:一公頃的林地能産出一百立方米的木材,一平方米按照400塊錢算,一公頃就得到4萬塊錢,那他這22公頃林地,你算算。

  當然,這些收益都是未來的,而在20多年的培育期,承包人必須不斷投入。以這片落葉松樹林為例,頭9年,每公頃每年的花費為1728元,第十年需要透光撫育,每公頃要花550元,以後則不需再投入,而到了第15年,樹林第一次産出,每公頃的收入為2200元,25年後進入主伐期,每公頃收入4萬元。

  由於投入産出比較高,所以,如果有辦法籌措到買樹苗的錢,林業工人都願意嘗試一下承包民有林。

  記者在伊春烏馬河林業局正趕上另一批林業職工在領取林地使用權證,這次一共有200多公頃當地政府所有的林地變成個人所有的民有林。像田晨曦一樣,這些林業工人從此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林地。伐了大半輩子樹的伐木工對自己能擁有一塊林地感到由衷的高興。雖然距離收穫還有一二十年,他們看中的是將來能為子女留下了一筆財富。

  林場工人:給子女留點財富,林業局扶持,對生態有好處。

  伊春市市長許兆君:發展民有林是林業發展的方向,民有林的改革就像當年小崗村所進行的農業聯産承包責任制一樣。如果不把人的責權利結合起來,如果不與人性結合起來,更高的理論,再華麗的詞藻,都是沒有用的。

  在伊春401萬公頃的林業區劃面積中,這種民有林的面積只有4萬多公頃,只佔1%的比例,不過作為一種嘗試,這種方式卻給許多的林業工人帶來了新希望。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