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亞運會在韓國釜山落下了帷幕,中國代表團再次獲得金牌和獎牌總數第一,中央電視臺也創下了大型轉播和全程報道的新紀錄。我們把剛從釜山歸來的沙桐請進演播室,和大家一起聊聊這次亞運報道的臺前幕後。
孫小梅:沙桐,你好。在這次亞運電視報道當中,最讓你們每一個成員感到興奮的是什麼?
沙桐:如果説整個過程當中讓我們前方全聚集在電視機旁收看比賽,我覺得有三次。第一次是第一枚金牌的誕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第二次就是乒乓球女子團體比賽,王楠輸了兩分。那場比賽我一直在關注,直到專題節目在當地時間十點十分要開播的時候,十點八分我還在看轉播。基本上如果沒有很重要的活的話,所有的人都在關注這場比賽。第三次就是比賽的最後一天,男子籃球這場比賽。在這麼多場次的比賽當中,能夠讓所有的人聚集在電視旁的,就是這三場比賽。
孫小梅:跟以往重大的體育賽事報道相比,你覺得這次亞運會的報道給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沙桐:我覺得這次是我們中央電視臺第一次派出這麼龐大的報道團,去國外報道一個大型運動會的比賽。報道團有240人左右,所以,給人的感覺真是一個世界級大臺的水平了,一種大軍團作戰的感覺。在去釜山之前 ,大家已經把屬於各自的項目基本上分配清楚了,大約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熟悉你的運動隊、熟悉你的隊員、熟悉你的對手,然後做很多案頭工作,分工很明確了之後,就可以在負責的節目當中保證它的播出質量。
孫小梅:在這次的亞運會電視報道當中,我發現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節目當中每次都有一個特約的記者,他們都是咱們國家的運動員。這是在歷次的體育報道當中,第一次起用他們這樣的特約記者嗎?
沙桐:對。其實這也是一種國際上的潮流,國際上有很多這種比賽項目的解説,都是由前運動員、前教練員,或者是在某一項目上取得相當成績的人做比賽的評論顧問。但是,這一次他們的身份隨着比賽進程的不斷深入也在不斷變化。為什麼會想起這麼個點子呢?因為最初我們想,去年的全運會請了一些著名的運動員作我們的評論顧問,但是我們覺得還能不能發揮他們更多的潛力?所以,在他們作為我們評論員的同時,他們還要兼職做一下我們的記者,為我們探營,到現場採訪,甚至到亞運村裏採訪。(孫小梅:應該説他們的出現就是觀眾的一大看點,觀眾很想聽聽他們要説什麼。)當我們做某一項目的轉播的時候,説出一些專業的話,當然我們也是經過了解的,觀眾可能會打一個問號,是這樣嗎?但一旦是從這些運動員嘴裏説出來的,哪怕説錯了 ,觀眾也説原來是這樣,是對的。他們在這個項目中會有非常的權威性。
孫小梅:從你的角度,你覺得這些特約記者是不是都按照你們預期的目標圓滿完成了這個任務呢?
沙桐:我覺得,如果來評價他們在工作當中的狀況,可能讓觀眾來評價更為確切一些。他們參加亞運會,但是身份變了,不再是運動員了,沒有金牌任務,沒有比賽任務,只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一種全新的身份
去參與到這個運動當中,心情很放鬆,從事這個工作也很新鮮,一天到晚主動請纓:我明天要去哪兒?我覺得他們完成的非常出色。
孫小梅:我曾經採訪過王濤,王濤給我的印象就是語速非常快,語言非常豐富,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沙桐:他是這次九個人當中的團長,我也不知道是他自封的,還是大家民主推選的。他説,你別看別的,就看我這大肚子,我就應該是領導。
孫小梅:對電視報道來説,人多當然是好事,但是在生活當中,怎麼樣合理安排好同志們的工作和休息,我想可能是一個挺大的難題了。
沙桐:我們是20日到達釜山的,21日正好是中秋節。在節目當中我們曾經跟大家説過,中秋節在釜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他們的中秋節相當於咱們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我們到了之後,製片主任栗斌就告訴我們:非常不幸,明天整個韓國的商場、飯店全部要關門,如果要吃飯的話,大家趕緊解決,趕緊去買東西。連銀行都關門了,我們只能找製片主任去借了點錢,然後就去商場趕緊買東西,備足了接下來三天的食品、水。
孫小梅:聽説這次在釜山,你和羅宏濤還是你們團裏的兩位大廚?
沙桐:沒有辦法,這是生活所迫。(孫小梅:當時你們要自己動手做飯?)對,240人的隊伍就分成了很多臨時大家庭,以某幾個會做飯的人為中心點。像馬國力主任,因為他是一個人住,工作非常忙,他有時候沒有時間去做飯,就打聽誰家飯做得好。我們那邊説了,你看誰胖誰家的飯就做的好。
其實在前些年我們報道奧運會的時候,特別羨慕國外的大電視臺,動輒幾百人、上千人前去報道,他們甚至負責某一個項目的報道,就會有兩百多人,所以他們可以把工作做得很細,能夠把更多鮮活的東西傳達給他們的電視觀眾。儘管中央電視臺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但是我想,比起十年前巴塞羅那奧運會,整個報道團二十多人那種陣容,還是有了很大的變化。我想到了2008年奧運會,真正在我們本國舉辦奧運會的時候,那種狀況一定是大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