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劉心武,當代作家。1961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後任中學教員15年。1976年後任北京出版社編輯,參與創刊《十月》並任編輯。1979年起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
1977年發表短篇小説《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説首獎。
後又發表《愛情的位置》、《醒來吧,弟弟》、《我愛每一片綠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等小説,曾激起強烈反響。
出版有短篇小説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劉心武短篇小説選》,中篇小説《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説集《綠葉與黃金》、《大眼貓》、《都會咏嘆調》、《立體交叉橋》、《5 19長鏡頭》,中篇小説集《如意》、《王府井萬花筒》、《木變石戒指》、《一窗燈火》、《藍夜叉》,紀實小説《公共汽車咏嘆調》,長篇小説《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風過耳》、《四牌樓》等,還出版有散文集、理論集、兒童文學等作品以及8卷本《劉心武文集》。
張頤武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評論家。
關於藝術的對話
本期《百家講壇》將為您請來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和著名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先生,為您展開一場《關於藝術的對話》。
對話首先從劉心武先生早期的著作《班主任》聊起。這部在當時轟動一時的小説,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劉先生自己的理解,這種轟動效應正是與當時時代特徵的強烈反映。兩位專家都認為,文學作品,乃至藝術作品都是反映了一種作品創作時期的時代特徵,藝術作品成為創作者,甚至是讀者社會情緒的傳聲筒。正是因為這樣,才給了藝術作品以強烈的生命力,突顯了作品的時代特徵。
在談到現在文學的影響力有所下降的時候,兩位專家都認為這是發展的必然所在,而且文學退入“應有的一個小角”,應該是一件好事,正是因為這樣,才能真正説明時代的進步,説明社會大眾精神生活的豐富。
兩位專家認為接受美學滲透到現代藝術作品的創作中,使藝術作品的完成變成了作者和欣賞者之間的事,一部好的藝術作品的完成是有創作者來創作,由受眾提供反饋,做恰當的互動交流來共同完成的,甚至於受眾也直接參與到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來,也正是因為這樣,藝術作品才真正具備了應有的魅力。
兩位專家還就藝術作品中創作者情感宣泄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在現代藝術作品的創作中,創作者情感的宣泄應該更含蓄,不能太滿,應該留給受眾豐富的思考和感受的空間。這是現代作品與傳統藝術作品最本質也是最重要的區別。
最後,他們還就現代社會大眾閱讀興趣減低的現象進行了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