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張世君,女,重慶市人,1951年11月22日生。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博士,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士導師。
張世君教授出生在重慶市中區一個工人家庭,貧困的家境養成了她吃苦耐勞,健全自由的天性。心中牢記母親的口頭禪“叫花子養兒——一輩不強二輩強”,奮發讀書向上。靠著她哥哥打撲克牌贏來的書籍,從此有了書看,也與書結緣。她在做了教授以後,鼓起勇氣在45歲的時候去報考博士生,要給自己一個挑戰。48歲穿上博士服,她的心中有種説不出的快樂和滿足。她熱愛教書,熱愛寫作,熱愛創造的生命。至今已經出版了6部學術專著,4部文學作品。
歐美小説情節演化模式(下)
在19世紀文學中和傳記小説同時出現的,或者説稍後出現的,另外有一種小説模式,就是編年史模式。它採取的是一種編年史的歷史記事手法,按照年代來敘寫社會的風情和人物生活一種小説結構。我們把它分類:風俗編年史。描寫社會風情的這麼一種歷史,這是歷史家不寫的歷史,是風俗的歷史,由文學家來完成了。比如説像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有97部,另外像馬克 吐溫的《鍍金時代》,寫的是19世紀70年代美國的繁榮,另外像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寫的是俄國1812年抗擊法國入侵的這麼一個戰爭事件;家族編年史。左拉的《盧貢-馬卡爾家族》有20部,高爾斯華綏的《福爾賽世家》有兩個三部曲,托馬斯 曼是德國作家,寫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也是部家族小説。這些編年史小説最大的特點還是它的時空特點,它的歷史時間和歷史空間都是真實的,人物是虛構的。就是説在真實的歷史時間,歷史環境下,講述一個虛構的人物故事,這樣一個特點。刻畫人,描寫事都是相互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説叫做人事相依。這種小説表現有一種悲喜劇色彩。整個故事的講述是有悲有喜的,這是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來寫人寫事。
簡單地歸納一下,通過這五種模式就可以看到它的時間和空間發展的流向過程。從時間過程來看,它的故事時間是越來越短,人物的意識描寫是越來越多。從它的情節發展來看,情節是逐步取消的,傳統小説重視情節,到了現代小説逐步就取消情節,以至沒有情節。從它的敘事重心來看,傳統小説都是以寫人為主,但是現代小説不以寫人為主,就把它顛覆了,人從至高無上,佔領統治地位的絕對統治小説的舞臺上拉下來了,把他降低為物的一部分,甚至被物驅譴,被物所統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