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簡介
楊鳳池,醫學心理學暨精神醫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首都醫科大學副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心理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心理衞生協會特殊職業群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心理衞生協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心理學教學、科研、諮詢工作,曾獲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首都醫科大學“十佳青年”等稱號。三度赴意大利進修,學習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技術,獲得國際本體心理學會頒發的“臨床心理學家”資格證書。有豐富的心理諮詢經驗,並與許多媒體合作開展了大量的心理學社會實踐活動。
心理因素與疾病
在本講中,首都醫科大學心理教研室主任楊鳳池副教授,介紹了世界衞生組織關於健康概念的新定義,即健康不單純指軀體的強壯和沒有疾病,或沒有營養不良的虛弱現象,還應包括心理的和精神世界以及道德上的健康,當前的醫學模式正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威脅人類的主要疾病也在變化。心身疾病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並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軀體疾病。診斷心身疾病的五條標準,心理應激在心身疾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心理應激分三大類:災難性事件、個人應激源、背景性應激源,應激源作用於人體,不同的人會出現不同的反應,這主要由五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個性特徵;個人的經歷和經驗;應激源的可預期性與可控制性;如何解釋應激源;社會支持系統。心理應激作用於人體會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變化,從而導致不同的疾病發生。我們一般有五種方法來應對應激源保持心身健康:第一,回避或遠離應激源;第二,運用心理防禦機制;第三,重新評價事件;第四,尋求支持;第五,適當的運動。楊鳳池副教授還以腫瘤為例,介紹了行為及性格特點與疾病的關係,列舉了腫瘤、冠心病、胃潰瘍、偏頭痛、哮喘病等患者的性格特點,並提醒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改變自己不良的性格,保持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健康的心理狀態有六條標準:第一,思維能夠正確地反映現實;第二,情緒愉快穩定;第三,意志堅強;第四,人格健全;第五,人際關係協調;第六,對事件反應適度。最後,楊鳳池副教授贈送給大家一句格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