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欄目簡介     主創人員     欄目動態     往期內容         



2002年9月6日 走近納米材料 (張澤、秦祿昌) 


  主講人簡介

  張澤,天津人,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瀋陽金屬研究所獲博士位。凝聚態物理中心研究員,博士導師。國際會議論文40余篇,國內學術期刊10余篇,英文學術專著1部。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首屆 “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首屆“吳建雄物理獎” 、“求是”基金優秀青年學者獎等8項科技獎勵。

  秦祿昌,男,1994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博士學位。1978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後,考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美國西北大學工學碩士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

  自1994年起,在《自然》等國際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余篇,是最小納米碳管(直徑為0.4納米)的發現者。

  走近納米材料

  納米技術這幾年特別受人關注,它給我們的生活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了弄清楚納米技術的發展現狀,我們專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先生和從美國專程回來的秦祿昌博士。

  在本期的節目中,張院士和秦博士和在座的幾百名觀眾一起,暢想了納米技術的發展前景,為我們未來的生活描繪了一副美好的藍圖。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可以借助利用納米技術製成的材料,做成足夠長的通道連接地球和月球,此外,人類還可以利用納米技術,攻克現階段難以攻克的疾病,比如利用小的納米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清除血管裏的垃圾。利用特殊的機器,在幾個數量級的層面上,對物質的結構進行重新的排列,使其産生一些新的、我們所意想不到的性能。

  在座談中,秦祿昌博士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那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碳納米管,直徑已經達到0.4納米。秦博士介紹説,如果是片層的石墨結構的話,那麼它的結構是很不穩定的,但如果單抽出其中的一層的話,再把它卷成一個筒狀的結構,再使連接處的碳原子的化合鍵結合緊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的結構。如果利用這樣的碳納米管做成一條繩索,可以連接地球與月球,而繩索本身的堅固程度使它不會折斷。而普通的材料做成的這樣的一條繩索則承受不了它自身的重量。

  但是,張院士和秦博士也同時向觀眾指出,納米技術是一項正在從幻想走向現實的一門新興技術,它自身也還存在很多不夠成熟的地方。尤其值得我們大家注意的是,近幾年來,社會上對於納米的概念炒作得非常熱,但是其中到底有多少實在的成分,這倒是值得我們仔細去思考的一個問題。當前很多商家為了促銷自己的産品,使勁了各種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打“高科技含量”的旗號。但是,炒作的背後有很多虛假的成分,對此,張院士和秦博士也提出,商家不應單純地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欺騙的行為,他們應該如實地告訴消費者。同時兩位專家也希望人們在展望未來材料的同時,也不能夠放棄我們長久以來使用的傳統材料。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