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頻道 > 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 正文

知識競賽參考資料(一):鄭和航海知識

  
四、鄭和下西洋事跡記錄

  1、費信的《星槎勝覽》

  記載鄭和下西洋事跡的第一手記錄,至今傳世的,主要有第三、四、七次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所寫的《星槎勝覽》。費信是江蘇昆山縣人。22歲時選入鄭和下西洋隊伍中。在其所著《星槎勝覽》自序中自稱四次參加鄭和下西洋。全書分為前後兩集,前集為費信親自考察過的22國。後集是根據收集來的資料寫的,共23國,彌足珍貴。

  2、馬歡的《瀛涯勝覽》和鞏珍的《西洋番國志》

  馬歡是浙江省紹興人。回教徒,隨鄭和第四、六、七次下西洋,任阿拉伯語翻譯。他在第一次回國就開始著述該書,以後兩次下西洋歸來又充實所見所聞。全書共記述20國地理風情物産。

  鞏珍是南京人,只跟隨第七次下西洋,年齡小,才“出幼”,就當了“幕僚”,往還三年,回國便寫起《西洋番國志》,記海外20國事。特別是書中記錄了永樂、宣德兩皇帝的三條聖旨,成了今天研究鄭和下西洋歷史的難得史料。

  3、永樂十四年,永樂皇帝在南京天妃宮立了《禦刺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

  4、宣德六年,鄭和、王景弘在劉家港立了《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同年十一月,在長樂立《天妃靈應之記碑》,記述鄭和六次遠航經歷與活動。

  5、關於“西洋”“東洋”的分界和範圍

  明代初期,鄭和航海時期所謂的“西洋”“東洋”是繼元代而來的。但是,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東洋西洋,其內涵範圍並不相同。

  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西洋”,一般以參加下西洋的馬歡《瀛崖勝覽》所説為準。該書“南渤裏國”條説:“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也就是以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Pulau We)為東、西洋的分界點。其東為東洋,其西為西洋,一般説是印度洋。

  6、鄭和第一、七次下西洋始發港和最後一次歸宿港為南京

  永樂三年(1405年),南京是明朝的京城,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奉命于南京,製造寶船的寶船廠在南京,支領下西洋賞賜給各國的禮品,船舶備用航行中物資及人員生産生活用品相當部分在南京籌集,大部官兵徵招于南京,永樂帝舉行宴別也在南京。南京又是全國最大通海的內河港口,所以作為首航始發港。《鄭和航海圖》繪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明示由南京龍江港起航。

  宣德八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歸來後,宣德帝無意再下西洋,乃令所有下西洋的船舶包括停泊在福建長樂和太倉劉家港的統統歸集于南京港。

本篇文章共有 6 頁,當前為第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