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在線精華] 把勝利刻在歷史的天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3日 22:56 來源:CCTV.com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60週年前,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挽救了民族的危亡。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中華民族永遠不應忘記這段悲壯的歷史!為此CCTV.com于9月3日19:00-20:30特邀海軍某部少將尹卓國防大學大校馬駿與網友共話60年前的烽火歲月,銘記抗戰,銘刻歷史。


海軍某部少將尹卓和國防大學大校馬駿

  v 開場白

  【嘉賓:馬駿】網友們大家好!

  【嘉賓:尹卓】值此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我非常高興在這裡跟網友探討關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有關問題。

  v 烽火歲月 人民寫就

  【網絡主持人】“八年抗戰”是我們習慣的提法,但近來不少人提出抗戰應該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起點,而不是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請問專家認為哪種劃分更合理?

  【嘉賓:馬駿】“八年抗戰”是我們過去的習慣提法是1937年7月7號為起點,到現在為止這個觀點也沒有錯。那麼為什麼不以“九一八事變”呢?我想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打響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是一個起點,是局部抗戰,從這點意義上講,是局部抗戰。但是“七七事變”不一樣,這是全民族的抗戰,抗戰全面爆發,從這點起,中華民族為了一個共同的敵人凝聚成一股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所以説全面抗戰是應該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算起。七七事變也好,九一八事變也好,如何在表述上應該以哪個事件作為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呢?我想這裡面有一個修辭詞,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今天的胡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講的一句話説:1931年9月18日中國人民打響了局部抗戰的槍聲,那麼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我想這兩個都沒有錯,但是要有一個修飾詞,因為反映了一個局部抗戰問題,一個全民抗戰問題。

  【網絡主持人】人們曾對將哪天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展開過討論,最終還是將確定9月3日而非8月15日,請問專家,這樣確定是基於怎樣的歷史事實?

  【嘉賓:尹卓】實際上我認為定在8月15日和定在9月3日都是可以的,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因為8月15日是日本天皇發佈公告宣佈日本投降的日子,而9月3日是日本的代表正式在盟軍代表,包括中國的代表面前正式簽字投降的日子,所以選擇這兩個日子都可以,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so310】尹老師,我想問您一個問題,在國內的電影電視劇中往往把日軍描寫的比較愚蠢而且紀律散漫,戰鬥力低下,但是在美國的一些描寫太平洋戰爭的影片中卻是截然相反,而且,在二戰中,在美日的島嶼爭奪戰中確實發生過多次的血戰,那麼當時日軍的戰鬥力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呢?

  【嘉賓:尹卓】日軍的戰鬥力總體來説還是挺強的,特別是日本初期侵華的戰爭,另外為了發動戰爭,日本經過了很長的戰爭準備,包括戰略戰役戰術的準備,還包括了軍旗訓練和武器裝備的準備,所以從一開始,日軍是佔優勢的。無論是從裝備上,從個人的素質上,還是從他的戰役戰術的訓練的素質上,都是比中國軍隊要強的。特別是早期的日軍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是不允許投降了,所以打得非常頑強,所以在平型關戰役裏,我們除了個別的傷兵以外,我們基本沒有抓到俘虜。在太平洋戰爭早期也是這樣,總體來説,在43年以前,日軍的戰鬥力是比較強的。在44年45年,日軍的戰鬥力在明顯的下降。因為兵源不足,抽調了很多低素質的人,有很多人身體根本不適於戰爭,也被強徵到了戰場上來了。

  【散文家1】中學歷史課本上説,由於國民黨老蔣實行不抵抗政策,導致中國國土面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大片淪喪,幾乎讓日本三個月佔領中國的預言成為事實,但我不認為老蔣有錯,老蔣實行的是一種很適合中國國情的戰術,就是甕中捉鱉:1、日本的兵當時都是高中畢業,而中國的兵都是沒文化的農民,連三點一線都不知道談何打槍。2、中國武器裝備也不行,要是硬拼會犧牲很多人,老蔣就是抓住了日本小人少的特點,把他們放到中國國境來分散他們的力量實行各個擊破。老蔣的決策沒有錯,可當時國內的人還不理解他的戰術,甚至現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還是這樣扭曲老蔣。專家説説我的觀點對不對?斑斑讓過吧?

  【嘉賓:馬駿】“散文家”先生或者女士,您提的問題我覺得很有見地,我方才對國民黨不抵抗政策,在東北淪陷起的作用做了我自己的評述,就不重復了。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我希望你更全面去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歷史是有弱點的,這個弱點之一就是表現在歷史要通過一段沉澱才能顯現出它的最本質的東西,所以説我們將慢慢的共同努力來思考問題吧。謝謝你!

  【今天怎麼樣】我看了兩位的簡歷,都是正宗的軍人出身,我最佩服這樣的人!請問您二位在軍旅生涯中一定遇到過一些親身參與過抗戰的老戰士吧,能為我們講講他們回憶中的抗戰嗎?

  【嘉賓:馬駿】作為軍人,我的一些老首長的的確確給我講了許許多多他們親身經歷打日本的故事,非常感人,可歌可泣。在這裡我想講一講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到中國,支援中國抗戰是國際主義精神,反映的國際社會正義力量對中國抗戰的支持,白求恩後來在搶救傷員過程中不幸感染不治而去世了。毛澤東寫過《紀唸白求恩》這篇著作,我的岳父從延安到晉察冀後一直跟白求恩在一起工作,他曾經跟我講了許許多多有關白求恩的故事,白求恩很敬業,他要求一定要減輕傷病員的痛苦,他甚至抽自己的血救傷員。毛主席和聶榮臻同志為了照顧白求恩的生活,給了他一些當時難得到的一些水果細糧等等,他很多都給傷病員了,當他給傷病員做手術的時候,日本人來掃蕩了,都聽到隆隆的炮聲,並且有飛機掠空而過,人家勸白求恩趕緊撤離,白求恩抬頭看了看飛機,堅持做完手術,類似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岳父跟著白求恩工作一直到他去世,去世之後,當時晉察冀給他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所以説我們在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今天,我們的民族每一個分子都應該緬懷包括白求恩在內的援華抗日的國際友人,中國人不會忘記他們的,也不應該忘記他們。

  【嘉賓:尹卓】講一個關於我母親的故事。我母親叫張今楠,43年的時候,她是在晉察冀三分區衛生隊擔任指導員,當時剛剛生了我哥哥,就在老百姓家裏隱蔽著。一天她背著我哥哥正在村外河邊洗尿布,就聽老百姓從外面跑來了,説日本鬼子馬上就要到了,我母親背著我哥哥就上了山,我母親剛上了這邊山,就看到日本鬼子隔著一道山上來了,我母親就看到日本鬼子了,日本鬼子也看到我母親了,我母親最後就躲到一個很小的一個小土洞裏了,外面用草蓋出了,就聽到日本鬼子打槍的聲音,我哥哥就嚇哭了,我母親就趕快用手捂著我哥哥的嘴巴,當時日本鬼子就在外面拿刺刀到處捅,但是沒有發現這麼小的一個洞口,就過去了。等我母親手鬆開的時候,我哥哥臉都發青了。我哥哥長大以後,母親對他説,如果當時日本鬼子搜索的時間再長一點的話,你的小命就保不住了。這算是當時我母親的一次曆險吧。

  v 大敵當前 共赴國難

  【網絡主持人】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的不抵抗導致東三省盡失,對此,張學良的部下、東北軍的著名將領何柱國後來曾經這樣説過:“東北軍的不抵抗,蔣介石固然要負主使之責,但是東北軍自己也不是沒有責任的。”請問這種説法是否符合歷史真實?


嘉賓馬駿凝神關注網友問題

  【嘉賓:馬駿】何柱國先生這句話是有見地的,因為他是親歷者,觀點是有權威性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三省包括後來的熱河地區,在半年多的時間全部淪為敵手,這個問題的的確確應該要思考,為什麼?太快了。我想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國民黨蔣先生不抵抗的結果,有沒有這個問題呢?有。蔣介石當時是國民政府主席,他在九一八事變之前就曾經對東北軍講:如果你們和日本發生矛盾,要忍要讓,要採取息事寧人的政策,這不能不對東北軍的將士有影響,這是一個問題。那麼我想還有其它方面的問題,比如,張作霖去世之後,張學良主政東北,後張作霖時代的東北政權的親日勢力沒有被徹底解決,儘管張學良殺掉了楊宇霆和常蔭槐,所以説這些人,當日本人侵略東北之後,很多人就投靠過去了。我舉一個例子,日本扶植的第一個吉林省的偽省長叫熙恰,就是東北軍的高級軍官;還有就是當時東北已經易幟了,國民政府卻反對抵抗,而張學良當時又不在東北,所以説東北不可能進行動員抗戰,這也是東北迅速失利的原因,所以都是東北軍將士還有其它的老百姓各打各的。第三個因素,就是日本的士紳政策,就是説他們讓一些士紳起來組織偽政權,這些士紳在東北是有一定的權利的,所以他們的很快降日也造成東北淪陷快的一個原因。總之,東北淪陷快不僅僅是蔣介石不抵抗的問題,還有東北當時地方政權內部的因素。

  【網絡主持人】抗戰期間八路軍的遊擊戰曾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據説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第一次戰勝日本軍隊,就是借用了八路軍的遊擊戰法。請專家為我們談談遊擊作戰在當年對日戰略上具有哪些優勢?

  【嘉賓:尹卓】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主要是在獨立自主的遊擊戰,有山地遊擊戰,等不同的形式,還創立了新的遊擊戰的形式,比如説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等,但都是一些新的戰法。抗日戰爭的遊擊戰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遊擊戰成為一種戰略性的作戰方式,而不僅僅是存在很簡單的,像平常的戰役或戰術遊擊戰,實際上我們在敵後進行的廣大區域內的近上百萬平方公里的,有近億人口參加了抗日軍事鬥爭,主要以遊擊戰的形式來實施,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遊擊戰抬高到一個戰略的層次上,作為軍事鬥爭的一種獨有的方式,跟陣地戰和運動戰同等地位的一種方式。而過去的遊擊戰僅僅被一些正規軍認為是一種戰術上的騷擾性的戰術,中國共産黨正是通過遊擊戰,達到了積小勝到大勝,從弱到強的過程。從抗日戰爭末期,抗日武裝只有4萬5千人,新四軍當時強沒有組建,我們跟日本侵略軍對比,是非常懸殊的。但是抗日戰爭末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正規軍已經達到90多萬,而我們的民兵武裝有100多萬,充分説明了遊擊戰是非常有效的作戰方式,在抗日戰爭過程中我們殲滅了日軍50多萬,遊擊戰承擔了侵華日軍60%以上,承擔了偽軍90%,為整個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説明了遊擊戰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網絡主持人】有人説,歷史是一面多棱鏡,歪曲它的最好辦法便是只講一面。以前講到抗戰時國民黨正面戰場,有人只講一潰千里,現在有人又只談正面戰場戰果如何輝煌,請問專家,應如何客觀評價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

  【嘉賓:馬駿】大家都知道,中國抗日戰爭客觀上的形成了兩個戰場:一個是以國民黨軍隊為主的正面戰場;一個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還有一些南方遊擊隊的敵後戰場。我個人認為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究竟對抗日戰爭哪個貢獻大?這個命題非常不好。為什麼呢?就是説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是中華民族合力的結果,中國戰場是整個世界大戰各戰場的一部分,我們能和世界其它戰場共同相互支援,互相支持。我們自己本身的戰場也有這個問題。我想不要由於意識形態和黨派利益的不同爭哪個貢獻大哪個貢獻小,國民黨從他的私黨利益出發,説中國共産黨七分發展,三分應付,這不符合客觀現實,反過來忽視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也不合適,我們應該看這兩個戰場最終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最終完成了全民族共同的使命,這個使命就是打敗日本侵略者。

  【網絡主持人】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在抗日戰爭總戰略上是不是一致?

  【嘉賓:尹卓】有區別的,一方面這個區別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時國民黨是執政黨,它握有全國的統治權、執政權,也掌握了全國所有的戰爭資源,另外還有西方大國美國、英國、法國這些國家的外援,比如美國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曾經給了蔣介石5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後來在戰爭期間也不斷給它軍事援助,另外還有蘇聯,也給了很多的軍事援助。因為它有執政權,在戰爭中過多地強調陣地戰,很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另外他打的大部分仗除了陣地戰以外,就是運動戰,還是大規模的運動戰,比如會戰就打了四次,都是幾十萬人的會戰,比如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等。而我們中國共産黨因為當時是非執政黨,我們領導的抗日武裝沒有取得合法的地位,我們沒有外援,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和軍事支持,所以根據我們條件,另外根據中國的特點,我們實行的是遊擊戰。而且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只在於積少成多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力求積小勝為大勝,逐步轉弱為強,這是我們的一個正確的道路。另外國民黨過去在統治裏頭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對人民是採取獨裁非民主的統治的方式,因此他不可能實施人民戰爭。而中國共産黨主張用一種民主的方式來治理國家,中國共産黨和人民有一種血肉的關係,因此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一開始,就號召實行人民戰爭,而且我們也實踐了人民戰爭這個方式,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將近250萬的人民武裝,依靠人民戰爭我們戰勝了日本法西斯。所以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中國共産黨的這種軍事道路,還是成功的。

  【網絡主持人】統計資料顯示,在整個抗戰過程中,共産黨軍隊斃傷日軍50余萬,國民黨軍隊斃傷日軍80余萬,但共産黨軍隊為此付出的死傷代價是90多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則高達300多萬,為什麼國共在作戰“效率”上存在如此的差異呢?

  【嘉賓:馬駿】關於作戰傷亡數字問題實際上很難統計準確的,從總體上看,國民黨正規軍傷亡是比較大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原因有二:一個是國民黨正規軍的總體戰鬥力不如日軍,他打的又是正規戰,所以説傷亡是比較大;另外,國民黨正規軍抗擊的部隊是日軍的主力,特別是一些精銳部隊,這是第二個原因。共産黨在敵後戰場也的確殺傷了敵人,數量也不小,但是共産黨的戰法非常靈活,打不贏就走,打的贏就打,他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出其不意打擊對方,比如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破襲戰等等,戰法非常靈活,所以相對於國民黨正規軍來講,傷亡率是少一些。但是如果僅僅從傷亡率來看,國民黨和共産黨的軍隊在抗日戰爭中誰的戰鬥力最強這個比較是非常不科學的。

  【來生願是一棵樹】看到一份資料説,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投降日軍的將級軍官一共有58人,軍隊約30萬,經過擴編,偽軍最多時有90萬人。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是不是特別“盛産”偽軍?

  【嘉賓:馬駿】中國在抗日戰爭中出了漢奸,包括偽軍,據統計120萬人左右,當時中國人口四億五千萬人。應該説這個數字或者這個數字比例,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所出的民族的敗類也就是“姦”是最多的,所以我曾經講,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應該把驚嘆號一半給日本人,一半留給我們中國人自己,為什麼在大敵當前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在殺我們,在燒我們,在搶我們,在侮辱我們的姐妹,侮辱我們的母親,卻有人投入這些人的懷抱裏?那麼這些人不僅有普通的民眾,包括農民,蹬三輪的,這些人後來當了偽軍;還有那些在當時很有頭臉的人,大的有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等等,還有一些許許多多的士紳,這些人我們過去叫做認賊作父也好,還是什麼也好,總之這些人成了民族的敗類。可是,我們要思考這個問題,中國在大敵當前的時候,為什麼民族敗類是最多的?我沒有更好的回答,我提醒大家和我一起思考這個問題,思考這個問題是總結教訓。

  【嘉賓:尹卓】抗日戰爭中有很多有偽軍,有很多漢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當時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當時在中國有巨大政治經濟利益的帝國主義國家有很多,其中有包括日本。日本從一次大戰之後就攫取了山東半島整個利益,另外日本當時在東北,在日俄戰爭以後,基本全部控制了遼東半島,就是從大連到瀋陽一線,日本在中國有非常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日本在中國的官僚階級資産裏,都有他的利益的代言人。比如説當時東北的軍閥張作霖,就是日本在東北的代表。另外汪精衛,很早汪精衛就是一個親日派。這樣的話,一旦日本發動侵略戰爭,這時候日本和美國、英國的矛盾就開始尖銳化,過去代表日本利益的這批人自然就跳出來,跟代表美國、英國、法國利益的人鬥爭。汪精衛組成了中國政壇的骨幹,因此抗日戰爭一開始他們自然就跳到日本的陣營裏去了。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的國民黨的政府蔣介石在國民黨內也沒有絕對的權威,他是通過一些血腥的非法的手段攫取了中國最高的統治權,但是反對他的人,包括在國民黨內部,還是非常多的。這些人在日本侵華戰爭面前,有時候就不顧民族大義,想借著日本侵華戰爭推翻蔣介石的領導,而自己掌握中國的最高權力。因為在中國的領導層,在國民黨的上層有這麼多不同帝國主義利益的代表,另外他們內部本身就是不團結的,因此才會産生這麼多的漢奸,最後採取和日本人合作的方式墮落到漢奸的地步。

  v 向勝利致敬

  【網絡主持人】有人提出,假如沒有美國的原子彈,沒有蘇聯對日宣戰、消滅關東軍,中國抗戰會不會勝利?請問這種質疑有道理嗎?


嘉賓尹卓有備而來

  【嘉賓:尹卓】就我個人來看,即使美國沒有投原子彈,蘇聯沒有對關東軍宣戰,中國抗日戰爭還是會取得勝利的。原子彈的關鍵作用實際不是在於使日本投降,而是在於減少了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帶來的巨大傷亡。而當時蘇聯對於日本關東軍宣戰的時候,日本關東軍的作戰能力已經非常低下了,日本關東軍已經不是當時戰爭日期的關東軍了,當時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同志都有非常精確的評價,在戰爭的末期,一些偽軍的戰爭能力甚至超過了當時的日軍,因為日軍當時大部分兵源傷亡很大,另外還有一部分被抽調到東南亞,所以兵力分散,而且受訓非常少,這些兵力士氣很低,而且受訓很少,所以跟戰爭初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可以説美國投原子彈和蘇聯對日宣戰,對抗日戰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中國軍民抗日的八年抗戰。比如説,中國在八年抗戰消滅了日軍150多萬人,但是在太平洋戰爭僅僅達到了80多萬人,而且這80多萬人還包括中國遠東軍在緬甸和印度消滅的將近10萬人。因此,真正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傷亡的人數是遠遠低於大陸的傷亡,同時我們消滅了偽軍120萬多人,因此中國是太平洋陸戰場主要的戰場,從這個角度講,美國的原子彈,和蘇聯對日的宣戰,它的作用就相當於一杯水已經快滿了,你最後再加上一點水,使這個杯子最後溢出來了,所以它就是起了最後加的這點水的作用。

  【至尊寶1101】馬老師,最近有部分歷史學家認為,1945年美國並沒有在日本投下真正的原子彈,只不過運用了成功的心理戰和媒體宣傳,使大多數人認為美國在日本投下的確實是原子彈。他們有很多確鑿的證據。請問馬老師怎麼看待這一觀點?

  【嘉賓:馬駿】至尊寶網友,這個問題很簡單,大量的史實證明美軍投的兩個原子彈,一個是小男孩,一個是胖子,這都是兩枚原子彈的代號了。所以説美軍不是進行什麼心理戰,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了兩枚原子彈是確確實實的事情。

  【小冰爐】我想請教一下馬博士,您在5月7、8、9日在《國際觀察》節目中説到了關於歐洲戰場兩次的勝利日,您能否再詳細的説明一下當時的背景和細節?另外,您認為國際援助對中國抗日勝利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動作用?

  【嘉賓:馬駿】小冰爐,我現在給你回答問題。歐戰有兩個停戰日,一個是5月8號,一個是5月9號,為什麼出現兩個日子呢?第一個是艾森豪威爾在法國的蘭斯和德國簽署了投降書,這個事情知道了之後,斯大林覺得不好,他認為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蘇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投降至少應該有蘇聯在場,因為蘭斯只是一個蘇聯的炮兵軍官在場,所以斯大林在5月8號打電話給朱可夫説:要在柏林重新舉行一次德國的投降儀式,艾森豪威爾也同意斯大林的意見,因為他考慮到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和兩國的關係,所以就同意了斯大林的意見。在5月8號的晚上再簽署一個投降協定,盟軍也去了代表。這樣在5月8號的深夜,在柏林市郊的一個軍校的食堂二樓上舉行了一個新的投降儀式,在5月9號零時零三分德國代表凱特爾進來了,和朱可夫簽訂了投降協定,零時三十分朱可夫宣佈歐戰結束了。所以説在歐洲戰場有兩個停戰日,一個是前面的5月8號一個是5月9號。今年在莫斯科就是5月9日舉行隆重反法西斯勝利60週年的大會。

  【來生願是一棵樹】尹老師,您曾留學法國,對法國一定很熟悉吧,您感覺法國對二戰的紀念和國人有什麼不同嗎?

  【嘉賓:尹卓】就我參加的有一些法國對二戰的紀念活動,與我們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想通過紀念二戰,宣揚愛國主義。另外宣傳和平,反對戰爭。還有緬懷戰爭中為國捐軀的一些英靈,這些大家都是一樣的。但是雙方還是有不同的,因為法國在戰爭中受到的損失與中國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死亡了近3000多萬人,戰爭的損失達到了600億美元,而且中國當時是一個半封建辦殖民地的窮國,這場浩劫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痛是別的國家很難比擬的。再有一個,法國的作戰對手——德國在戰後採取的一個正確的態度,在消除法西斯的遺毒、在戰爭賠償、在吸取戰爭經驗教訓方面是做得比較徹底。而日本則不然。日本在戰後還保留了天皇制,當時天皇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另外,當今日本一些政界人士仍然對二次大戰的性質有一種錯誤的看法,因此,在中國宣傳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當然也有宣傳我們中國對二戰正確歷史觀的,也希望亞洲人民能夠正確認識這個歷史觀的願望在內的,這是和法國不同的。

  v 防禦型與擴張型的遭遇戰

  【散文家1】尹老師我想問一下,反法西斯戰爭到目前為止算真的勝利了嗎?日本還那麼猖獗,日本右翼的死心不改是否説明法西斯有很強的生命力啊?


海軍某部少將尹卓

  【嘉賓:尹卓】反法西斯戰爭當然應該説是取得了徹底的勝利,因為首先是日本在軍事上徹底失敗了,第二日本在這個政治制度也得到了一個根本的改造,就是日本天皇已經不是中心,因為在此之前日本天皇是中心,現在日本實行了君子立憲制,天皇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了,因為政治體制也進行了改革。另外日本的經濟也由過去的不完全的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變成了現在的現代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日本人民也從二戰中得到了教訓,就是説發動戰爭,不僅給被侵略者帶來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比如僅僅在戰爭期間,日本在華、在東南亞、在南太平洋死亡的人就有300多萬,因此戰爭給他們帶來了創傷是非常巨大的,另外還有兩個原子彈的創傷。因此日本絕大部分人已經體會到戰爭不是取得一個國家保持獨立經濟發展的一個最佳手段,而且二次大戰後的歷史經驗也證明,日本通過經濟手段,通過其他的外交的手段,取得了在過去通過軍事的手段沒有取得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日本才會發展成現在的這樣一個巨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抗日戰爭對反法西斯是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我也同意你説的日本的極右翼在推動這種軍國主義的成長,這是我們必須保持警惕的,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們還是取得了徹底的勝利的。

  【記事本26】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身邊的一個小國,在滿清後期中國備受西方各國的侵略淩辱,但中國人把西方人藍眼睛黃頭髮當成妖怪,被他們欺負中國人不覺的有什麼,(中國自古就有人不勝鬼,人不如神的説法)但甲午戰爭中國敗的落花流水,中國人猛然醒悟,日本一個中國身邊的小國,幾千年來一直臣服於中國的小國把我們打敗了,現在二戰期間又是日本人侵略我們,我們是否不應該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我們應該從中學點東西,日本為什麼就能那麼強大,中國怎麼總是懦弱無能?馬老師清説説是不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在作怪?

  【嘉賓:馬駿】“記事本”朋友,你的問題我是這麼看的:你的問題涉及到民族政治文化,這個最深刻的問題,我建議你換一個詞,不要用劣根性來解釋你自己介紹的問題。中國和日本交往了一千多年了,日本一直是我們的學生,日本歷史經過兩次革新,一次是大化革新,完成了日本的唐化,一個是明治維新,完成日本的歐化。唐化的日本是舊日本,歐化的日本是新日本,最終日本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因為歐化的日本是從歐洲尋求了非常濃郁的擴張性的,又融合了他們內部的神道,所以説日本在近代打敗中國有他的必然性。因為中國在近代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就是通過官商或者直接官辦發展經濟,最終中國經濟實力沒有上去,而日本是通過經濟的私有化完成了國家經濟利益的上升,這就使得對外發動戰爭有了實力。中華民族為什麼在對日作戰中率屢戰屢敗,直到抗日戰爭才終結了這個慣性,我們都應該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建議從兩國的政治文化的基點去考慮,簡單一點概括,中華民族的政治文化是防禦型的,這是中華民族政治文化的最基本的東西,而歐化的日本政治文化最基本的東西是擴張,兩種不同文化一旦發生碰撞很容易導致戰爭,防禦的一方很容易失敗,加上其它因素更是如此了。我希望以後就這個問題和你更深入的討論。

  【今天怎麼樣】馬老師,看到您寫過《日俄戰爭史》,日本打仗很厲害,但好像特別怕俄國,請問打仗這個問題上是不是也存在一物降一物的問題呢?

  【嘉賓:馬駿】你好朋友!非常感謝您曾閱讀我的著作,關於你的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戰爭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宗教等等等等方面的問題,用克勞塞維茨的話:“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所以説,國家在某一場戰爭能否取得戰爭的勝利,除了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實力,對方的實力,還要看當時的國際社會對這場戰爭是否有利,所以説簡單地説一物降一物的問題是不準確的。比如歐洲戰爭史上,德國和法國經常發生戰爭,雙方各有輸贏,1870年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了,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勝利了。以你提出的日俄戰爭為例,日本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並不是他怕俄國人,但是在張鼓峰和諾門坎戰役中日軍又失敗了,這種例子太多了,所以你的觀點我個人認為不準確。

  【今天怎麼樣】今天的日本有它的自衛隊,請問這個自衛隊轉化為作戰部隊或進攻型的部隊需要多長的時間?是不是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嘉賓:尹卓】日本自衛隊實際上就是日本的海軍。當前它在亞太地區,從大型作戰艦艇這個角度來看,它已經可以排在第三位了,排在美國和俄羅斯海軍之後。另外,日本海軍主要的作戰艦艇還在大型化,比如説它現在建造的“大隅”級的運輸艦,另外還準備建造萬噸以上的直升機驅逐艦,都是它大型化的一個明證。另外它還準備建造輕型航母,它的海上反潛能力僅次於美國。它的常規潛艇正在高技術化,比如建造了AIP潛艇。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日本海軍還不具備海上戰略進攻的能力,比如説它還沒有大甲板的航母,沒有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沒有大型的兩棲攻擊艦,也就是説它還沒有戰略的進攻性的投送能力,它要具備上述這些能力,還要經過幾十年的時間。而且還有一些不可克服的政治和外交障礙,比如美國就不允許它有核能力和大甲板航母,亞洲人民也不會允許日本海軍擁有戰略進攻能力。因此對現在的日本海軍要有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

  v 今天的紀念是未來的起點

  【網絡主持人】英國《衛報》曾發表評論指出,如果不是中國付出近2千萬人的代價,在亞洲戰場拖住了日本軍隊,西方盟軍的損傷將更為慘重。而在西方,這一事實幾乎沒有人知道。請問專家,應該如何評價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


國防大學大校馬駿

  【嘉賓:馬駿】當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過程中,反法西斯大國領導人對中國戰場的作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比如美國總統羅斯福就説:如果沒有中國戰場,那麼日本向東就可以打到澳洲,向西可以打到印度;丘吉爾、斯大林都做過客觀的評價。我想英國《衛報》這篇文章講的觀點是正確的。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地位和作用卻不是像這些上述領導人在戰時所説的那麼重要了,為什麼?有冷戰的因素,也有我們中華民族內部的因素,比如: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戰後進行了內戰,兩黨在究竟誰對抗日戰爭勝利的貢獻最大的分歧很大。所以説,也影響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個給予的客觀評價。

  【網絡主持人】請尹老師為我們從戰爭史的角度上為我們介紹一下,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戰爭史中佔有怎樣的地位?

  【嘉賓:尹卓】如果從戰爭史的角度來看抗日戰爭,就是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抗日戰爭很明顯的一個就是剛才講的遊擊戰,第一次遊擊戰作為戰略的樣式貫穿了抗日戰爭的始終。當然一開始是純粹的遊擊戰,後來有遊擊戰和運動戰有機的結合,隨著我們戰鬥力的增強,兵源的增加,我們可以打一部分運動戰。這是抗日戰爭在世界戰爭史一大創造。第二,就是這是一次典型的弱者戰勝強者的戰爭,在戰爭前,誰都不會預測中國會取勝,後來靠美英這些國家來對付日本的問題,但是沒有想到,日本一旦進入中國,就陷入戰爭的泥潭,這是完全出乎日本侵略軍和西方大國的判斷的。從軍事的角度講,中國採取了很正確的戰略戰術,就是山地遊擊戰和平原遊擊戰等正確的戰略戰術。第三,從這次抗日戰爭可以看出,弱者戰勝強者在戰爭中,一定要堅持打消耗戰、持久戰,而不能是打速決戰、殲滅戰。這種持久戰是弱者戰勝強者的一個非常有力的手段,也是中國戰勝日本的一個法寶之一。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從軍事角度講,就是人民戰爭。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兩國單純的軍事力量的對抗,而是兩國綜合國力的對抗,當中有一條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向,就是中華民族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堅決反對的情緒,同仇敵愾,把全國人民動員起來了,這樣遊擊戰才能在人民戰爭的基礎上才能打成功,才能生存,才能勝利。在歷史上,沒有和一個國家打過遊擊戰,而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就成功地使用了遊擊戰這種手法。

  【網絡主持人】中國戰後的國際地位與抗日戰爭有什麼樣的關係?

  【嘉賓:馬駿】中國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成為真正意義的大國,這是抗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最豐厚的成果。成為真正意義的大國,不是説表現在中國的綜合實力高於或者同等於英美蘇等國家,而是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聯合國是按照兩個理念建立起來的:一個是理想主義理念建立的,主要表現在聯合國代表大會,國家不分大小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另外一個理念是現實主義理念,就是表現在聯合國最高權力機構常任理事會,大國説了算,一票否決。中國成為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那麼表明中國將在戰後國際事務中發揮大國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説,中國抗日戰爭給我們民族留下最豐富的成果就是我們成為真正意義的大國,主要表現在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上,這個果實意義深遠,我們現在還在消費著中國抗日戰爭留給我們這個遺産,當然也要看到綜合國力我們還不是真正意義的世界大國,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需要中國全民族凝聚各種政治力量凝成一股繩,為完成民族復興的大業而努力而奮鬥,這也是中國抗日戰爭遺留給我們的一個遺産。

  【網絡主持人】今天上午,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捩點。請問專家,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的團結復興産生了怎樣的作用和影響?

  【嘉賓:馬駿】自1840年以後,在中國所有的反抗外國侵略戰爭中,抗日戰爭是惟一取得全勝的。那麼這個全勝的原因就是全民族擰成一股繩去做一件事,這是我們這個民族在抗日戰爭中得到的最大的遺産。那麼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中華民族要求更加民主、更加光明的、更加進步的社會,這個迫切要求是過去一百多年從來沒有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就是反映了戰後中國人民一種主流意識。那麼在當前,在國家要發展的今天,要統一的今天,也同樣需要民族團結起來共同完成我們自己要完成的使命。

  v 給歷史一個刻度

  【今天怎麼樣】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圈,每年都應該,不單單是今年!中國人就是太缺乏神聖的儀式感!同意的請舉手!專家同意我的看法嗎?

  【嘉賓:馬駿】我個人來講,非常支持你的建議。在世界範圍內,許多國家都紀念自己最重要的勝利日,比如1918年11月11日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不管這一年是不是一個整,十年呀、五年呀,但是歐洲許多老兵、許多民眾,包括地方官員都自發的或者是有組織性的來到無名英雄紀念碑,或者無名士兵紀念碑來默哀、來鮮花,他們為什麼?因為這一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不用説啦,很多國家都在紀念,1941年12月7號對於珍珠港來講,這是一個刻度,美國人在這一天肯定要到珍珠港來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將士們。所以我方才講過,民族不能缺失記憶,缺失記憶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我同意你的觀點,謝謝!

  【來生願是一棵樹】我感覺我們對抗戰史實的了解和研究很不夠!有人認為,不了解抗戰知識也無所謂,有心情就行。可是許多人連我們抗戰死亡多少人都搞錯,光有心情能以理服人嗎?專家覺得現在抗戰研究是否存在什麼問題?

  【嘉賓:馬駿】“來生願是一棵樹”先生或女士,您的問題給予了我們很多思考,我們研究抗戰,想從中得到什麼,是僅僅為了紀念那段屈辱的歷史,日本人殺了我們多少人,搶了我們多少東西,侮辱了我們多少同胞姐妹,我想這遠遠不夠。民族的進步,民族的復興,不應該失去記憶,換言之,失去記憶的民族是不可能復興,不可能進步的。所以我們要紀念過去的歷史,不要忘記過去的歷史,但是這還非常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從深層次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紀念?為什麼我們不要忘卻?我個人講,我們的民族缺失一種悲情理念,這種理念可以促使我們在過去的近似悲劇的歷史中去思考悲劇的形成、悲劇的成因,而不是悲劇的本身,悲情理念會使我們透過歷史的現象看到最本質的東西,我個人認為今天胡主席在人民大會堂那個講話就有悲情理念的因素,他談到了一個問題:落後就意味著挨打。我們經常談這個問題,但是應該從更深層次的理性理論來認識這個問題,透過世界五百年的歷史,任何國家被侮辱、被欺負都是由於落後,而且首先是政治制度的落後和經濟的落後,所以説落後就意味挨打,這是在拷問我們今天的整個民族每一個分子,為了明天、為了未來,不會再出現抗日戰爭出現的悲劇,我們應該扶起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大任,建立一個經濟更發達、政治更文明的中國。

  【小飛龍1112】請問尹卓少將,今日我們的海軍能否維護我們的海權絕對權益呢?我們今天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時間是在中俄軍演之後,是否還具有另外一層深意呢?

  【嘉賓:尹卓】首先根據我自己的理解,紀念抗日戰爭60週年和中俄軍演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如果它們時間比較接近,那僅僅是一個巧合。另外,有關我們海軍是否能維護我們的海權絕對權益,海洋的權益內容非常複雜,有的利益是屬於不可侵犯的,比如説我們在海洋領土的主權,另外我們領海的主權,這都是不容侵犯的。這可以説是我們的絕對權益。但是在200海裏專屬經濟領域內的,像捕魚權、採礦權和管轄權,這都是相對的,都不是絕對的權益。在很多方面和其他周邊的國家協商,因為現在我們200海裏專屬經濟區還有很多爭議。另外有一些我們只是有管轄權或者是有優先權,別的國家也有相應的權益。因為那不是屬於領海,所以我們叫相對的權益。所以維護我們的領土主權和我們的領海的主權,我們海軍應該是有這個能力的,但是在很多有爭議的地方,更多的不是使用武力,而是採取外交談判,雙方協商的方式來求得解決。

  【小飛龍1112】請問嘉賓尹少將我國海軍水平目前究竟到了一個什麼程度,甲午海戰的血的教訓應該不會重演吧。就我所知我國的抗日戰爭的主戰場是在地面,制空權,制海權皆不在我手,那麼今日如果國家安危有事,我們的海軍是否能牢牢鎖住敵軍,使之不能對我陸地實施大規模作戰呢?

  【嘉賓:尹卓】我們當前海軍的發展與舊中國相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過去我們是有海無防,那麼現在我們有了一支強大的海防力量。之所以我們現在周邊的海防沒有起大的波瀾,我們的海洋經濟能夠高速的發展,能夠成為我們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這跟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海防是密切相關的。但是同時也要看到,海軍的建設是國家整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縮影,我們國家還不是一個很富裕的國家,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很有限,因此我們海軍的建設跟世界的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現在正在努力趕上這個差距,我們力爭到2020年,能夠基本上滿足我們國家的海防要求,維護我們海洋領土主權的完整,另外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需求。


演播室在線論壇全景

  結束語

  【嘉賓:尹卓】非常感謝今天能在央視網站跟各位網友見面,就二次大戰以及日本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我感到網友們對二次大戰和日本的相關問題有很深的研究,提的問題很有水平,對我很有啟發。希望下次還能夠有機會跟大家再次進行學術交流。謝謝。

  【嘉賓:馬駿】非常高興今天來到央視網站和大家聊天,大家的問題提的很好,對我也是一個挑戰,很有水平,很有意境,有的問題會促使我進一步思考,進一步深入研究,所以最後非常謝謝大家,希望大家和我經常保持聯絡,都是朋友,一聲謝字涵蓋不了我對你們的敬意,但還是要感謝!下次再見!

  >>進入互動專版 瀏覽在線全景

  >>鏡頭記錄抗戰 觸摸影像歷史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