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弱勢人群需要溫暖的家園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14:58)
在大多數同齡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的時候,黑龍江省一名17歲的女子周某在新年之前的一個傍晚從6層高的樓上跳下來,自己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儘管她的家人不願承認,也一直拒絕讓孩子接受精神康復方面的治療,但是左鄰右舍們都知道,這位平時看起來很安靜的女孩子,其實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疾病正在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黑龍江省醫學會精神科專業委員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目前這個省有各類精神疾病患者50萬人左右。據相關權威部門出臺的《中國精神衛生的2002-2010規劃》提供的數據,全國目前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數為1600萬左右。
這是一個龐大而又特殊的群體,無情的病魔使他們成為不幸者,社會的歧視又在無形中剝奪著他們享受公平和現代文明的權利。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中很多人得不到及時和正確的治療。而且,在很多的時候,在很多人的意識中,他們只是一些“不正常人”,卻疏忽了他們也是需要真心關注和救助的弱勢人群。
90%精神疾病患者散落社會
黑龍江省醫學會精神科專業委員會的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全省有精神疾病專科醫院31所,床位總數6677張,平均每萬名精神疾病患者有1.52張病床。但就是這些少得可憐的病床,有一半以上空閒著。也就是説,50萬名精神疾病患者中有90%以上散落在社會上。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是黑龍江省最大的精神疾病專科醫院,這裡的550張床位目前僅住了300名患者。副院長張聰沛説,那些散落的患者中,許多人經過正當的治療可以回歸社會,但是由於得不到治療,他們失去了康復的希望和機會。
而且,這些被視為“異類”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有暴力傾向者,成為公共安全的重要隱患。
哈爾濱市裝卸運輸總公司動力公司職工許永利就是一個民間稱的“武瘋子”。40多歲的許永利獨身一人,居住在單位名下的一處平房。平日裏,許永利腰裏插著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手中拿著一根螺紋鋼管,動不動就打人,鄰居們整天過得提心吊膽。2004年9月3日下午,許永利用螺紋鋼管將公司一名職工活活打死。警方在偵查中發現,附近的居民對這起命案絲毫不覺得意外,他們説:“大家都有預感,出事是早晚的。”
警方還了解到,許永利只有一個姐姐,但很少走動,許平時沒有什麼朋友,是一個“孤家寡人”。去年8月的一天,許永利病情發作點火燒了自己的房子,被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所送進精神疾病醫院治療。但是因為每月近2000元的住院費用無著落,許永利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出來了。
張聰沛説:“像許永利這樣的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尤其需要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也特別需要得到關心和幫助。”許永利居住地的大慶路派出所所長董永平介紹,2004年7月,派出所向街道辦事處和哈爾濱市動力區民政局分別打了報告,建議解決許永利住院治療的問題,但一直沒有得到回音,直到命案發生。
精神疾病治療機構艱難度日
在許多醫療機構為打擊“紅包”現象大傷腦筋的時候,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卻經常為醫護人員的薪水發放犯難。一位骨幹醫生透露,最近5年他的工資一直只拿到總額的60%~80%。事實上,與這裡的情況相倣,黑龍江省精神疾病專科醫院大都捉襟見肘、艱難度日。
黑龍江省精神疾病防治所是國內著名的精神疾病防治專業機構,當年曾擁有在全國業界赫赫有名的骨幹專家“十大金剛”,但是因為待遇偏低,這些專家相繼到國外和南方發達地區求發展,“十大金剛”眼下僅剩下2個人固守陣地。
這個防治所副所長王軍説,對於精神疾病的防治,毫無疑問要依賴於專業機構。但由於專業機構運轉困難,削弱了治療能力,這也是精神疾病患者不能及時入院得到治療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我國目前正規的精神疾病治療機構分3種:一種隸屬於民政部門,負責收治那些無法定撫養人和贍養人、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的“三無”類精神疾病患者;另一種隸屬於公安部門,負責收治那些肇事肇禍和可能肇事肇禍的精神疾病患者;第三種是經批准設立的普通精神疾病專科醫院,醫療對像是除上述兩種情況之外的普通精神疾病患者。從患者人群構成看,後者佔大多數。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屬於普通醫療機構,成立於建國初期,是一個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目前醫院有在崗職工400多人,離退休200多人。張聰沛説,由於醫院運行成本加大,勢必抬高醫療費用,無形中把負擔轉嫁到了患者身上。越是這樣,患者越少,形成惡性循環。
建立法律和人文的共同關懷
全國目前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數為1600萬左右,精神疾病目前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在第一位,佔疾病總負擔的20%。據世界衛生組織上個世紀末期推算,中國精神疾病總負擔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25%。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精神衛生工作,在精神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目前的狀況仍不容樂觀。黑龍江省衛生廳疾病控制處副處長趙海濱説,目前黑龍江省的精神疾病防治體系還非常薄弱,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特別是在落後的農村,這個問題更加突出。而且,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也很不全面,對精神疾病患者缺乏應有的關心和幫助。
對此,各界一直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快立法,使精神疾病防治規範化、法制化。黑龍江大學副教授張君説,按照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大部分家庭沒有能力支付每月四五千元的治療費用。加快精神衛生立法重在建立以國家為主體、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對精神疾病的防控與醫療保障體制。
據了解,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醞釀精神衛生法,其草稿經多次討論,但至今沒有出臺。張聰沛説,相關立法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保障醫療機構的運轉,保障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療等相關權益。精神疾病患者如果得到及時、系統、科學的治療,40%以上能夠回歸社會,一般患者則大部分可以治愈。因此,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本身也是一項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事業,通過立法加以保護有重要意義。
張君説,除了通過立法保證投入渠道、進一步提高防治水平之外,同樣重要的是應當切實加強對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和意識的宣傳普及工作,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和幫助精神疾病患者弱勢群體的氛圍。要消除精神疾病患者是“不正常人”和“廢人”的偏見,給予他們法律和人文的共同關懷,提供法律和社會的雙重保護,讓他們享有正常的生存和康復環境。(完)
責編:回春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