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資訊

患者就醫要花多少冤枉錢?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5日 09:28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有個頭疼腦熱去醫院就診,掛號、買藥至少得花上幾十元上百元錢,如果病情嚴重住院的話,沒有上千元打底兒肯定看不成病。實際上,患者就醫後花錢的地方主要就是藥品和醫用材料兩方面。據醫療行業人士透露,這兩方面的代理商經常光顧醫院,醫生在推銷過程中能拿到高額回扣,患者則成為回扣的買單者。

  藥品推銷“花招”多

  小張是黑龍江省一家醫院的醫生,工作中,他經常能接觸到一些藥品代理商到醫院推銷藥品,時間久了,他也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內幕。他對記者説:“在醫院裏藥品推銷是很平常的事。”

  小張説,一般的醫藥公司都建立分銷公司,層層都有藥品代理商,他們分別到各醫院推銷各類抗生素藥物。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承包制”,代理商從藥廠拿到藥以後,一般加價批發給另外的代理商或藥品公司,層層轉包。小張説,現在一般的代理商都是兩條腿走路,搞“承包制”的同時也親自到醫院“推藥”,這樣更賺錢。

  小張説,現在的大醫院都有自己的進藥公司,大多采用“招標”方式來進藥。“當然也有代理商直接‘做好'醫院藥局主任的工作,有的藥局主任能直接‘做主'進購藥品。”小張説,“這樣的情況雖不是很多,但都是‘大買賣'。”

  有的藥品廠商為了賺錢,直接將推銷工作面向患者。

  小王醫學專業畢業後到一家藥品集團工作。她對記者説,現在所做的工作“跟醫學很不搭邊,倒像是導演”。“每週單位的大客車都會拉來很多老年人來聽我們的藥品推銷講座。我的工作就是組織這些老年人做遊戲,就是哄他們開心。”簡短的講座過後,小王他們就現場進行“一對一”式推藥,“要一邊和老人嘮嗑一邊商量他們買藥,有的還要給他們捶背,只要能把藥賣出去就行。”

  “像我們這樣大的廠家推銷的藥一盒得400多元,每推出一盒我們提成8%。”

  患者在不知不覺中“高消費”

  有的患者病情嚴重,需要住院甚至手術治療。黑龍江省一位骨科醫生對記者説,“在這個過程中,患者除了做過多的檢查之外,還在不知不覺中花掉很多冤枉錢。”

  他説,一般患者特別是一些骨科患者住院手術之中都有兩方面消費:一個是需要醫用材料,一個是用藥。醫生手術中為患者用的醫用材料,進口、高檔國産與普通國産差價差得驚人。就以骨科病人常用的人工關節為例,進口關節4萬多元一個;國産市場平均價格為1.2萬元,最貴的2萬元左右,便宜的有7000元左右。差價最高達3萬多元。但質量怎麼樣呢,這位骨科醫生通過30多年的實踐發現:人工關節的壽命都是20年左右,高檔産品也不例外。但作為醫生來説,都力勸患者用進口貨或國産高檔貨,因為這些醫用材料幾乎都是廠家上門推銷的,價格越貴,醫生的提成就越高,“我在一個月中最多能收到幾十個廠家送來的醫用材料的報價單”。

  他告訴記者,包括一些骨科手術在內的無菌手術,理論上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臨床上都是預防性用藥。然而,現在手術後抗生素的費用竟然高達用藥的30%以上。他説,這些抗生素藥往往都是一些新藥,價格昂貴。而且,一般的用藥時間只需3至5天就能達到效果,但現在抗生素類的手術消炎都在7至10天。

  這位醫生説,現在用什麼藥不是患者自己能決定的,而是醫生醫德起最終決定作用。作為一名老醫生,就因為常勸一些患者用一些比較便宜的國産材料,被患者冠以“愛國醫生”美譽,他為此感到很慚愧。

  患者成為層層回扣的買單者

  小張告訴記者,藥品代理商一步步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層層關係都需要金錢來打通。”

  一開始代理商到各個醫生那裏要給醫生買50—100元左右的“見面禮”,而新藥投入使用後,代理商要給醫生藥價的20——30%的回扣。也就是説,醫生開出一盒100元的抗生素,他自己就能得到20——30元的收入,“而這些回扣實際上就在患者付的藥費裏出了”。

  小張説,一些普通的藥品代理商最後能賺到藥品市場價的15——30%的回扣,月收入達3000元——4000元,而他們的上一級代理商的收入是這個數目的10倍左右。

  對於醫生“吃回扣”,小張認為,藥品代理商和醫生之間的關係就是用錢、物壘加起來的,而最終買單的人永遠是患者。小張説:“其實‘吃回扣’的醫生和藥品推銷商就是躺在患者身上的兩大吸血蟲,但‘大環境'就這樣,別人能吃回扣,我也不能免俗。”(完)

(編輯:回春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