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再説長江 線索徵集 主題活動 長江百科  
 
江南名珠——天與人間作畫圖
央視國際
  

    一、玄武湖與莫愁湖:江南名勝

    雄踞於長江下游南岸的南京,是我國東部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曾經先 後有8個封建王朝在這裡建都。“鍾山龍盤,石頭虎踞”;秦淮河緩緩流過市區,秀麗的玄 武湖和曾被譽為“金陵第一名勝”的莫愁湖則像兩面鏡子鑲嵌在古城的東北、西南角。

     玄武湖位於南京玄武門外,東枕紫金山,西臨城堞,南隔城垣與覆舟山、雞籠山毗鄰,北 抵幕府山下的龍蟠路,環湖約15千米,面積約5平方千米。湖水主要來自紫金山北麓,北與 十里長溝、護城河相接,通向金川河;西經大樹根水閘與金川河溝通,經下關泄入長江,枯 水時可抽引江水,經金川河入湖;南側武廟閘為泄水口,湖水經珍珠河流入秦淮河。

     玄武湖三面環山,湖光山色,風景秀麗,自古就是金陵風景名勝之地。

     玄武湖古名桑泊,是一個江岸低地湖泊,唐以前,與長江相通,後來由於江流遷徙,故道 淤塞,江與湖才分隔開來。三國東吳時,玄武湖為宮苑後湖。之所以稱為後湖,是因為在紫 金山的南麓有一座燕雀湖稱為前湖。東晉時,因它位於建康都城之北,改稱北湖,既是訓練 和檢閱水軍的中心基地,又是皇室貴族游宴射獵的重要場所。在南京成為六朝京都的時代, 玄武湖得到修治和利用,鼎盛一時。在其北岸建有皇家園林“上林苑”;湖中洲上廣建樓臺 亭閣,開闢果園;劉宋文帝疏浚湖泥堆築三座人工島,以模擬海上神仙所居的“方丈”、“ 蓬萊”、“瀛洲”三山;南朝各代皇帝曾多次在湖畔檢閱軍隊。

     至於玄武湖名稱,則始於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相傳湖中兩次出現“黑龍”( “黑龍”很可能是現在的揚子鍔),故名。

     到了隋唐時期,由於州城在石頭城一帶,離玄武湖很遠,湖中園林日漸荒蕪。宋以後,由 於貧民墾殖,淤淺為田,只有城北僅存一池,中有洲。從此,玄武湖在金陵名勝的歷史上消 失了200多年,直到元代末年,由於城北水患頻繁,才又重新恢復。

     明代重新疏浚玄武湖,但湖面僅及六朝時的1/3,而且是作為明朝政府貯藏全國戶口賦役 總冊的庫房禁地,不允許一般人隨便進入。1911年,玄武湖被辟為公園,後又開玄武門,築 翠虹堤以通湖上,才又成為南京著名的游覽區。

     玄武湖湖水清澈如鏡,碧波傍彎,垂柳依依,隨風飄拂猶如煙雲舒捲。湖面略呈菱形,波 光瀲艷,五洲星布,堤橋相接,花繁樹茂,猶如一幅天然畫卷。

     湖面上的五塊綠洲,各據其勝,形成五個風景點:“環洲煙柳”、“攖洲花海”、“菱洲 山嵐”、“梁洲秋菊”、“翠洲雲樹”,因有“五洲公園”之稱。

     位於玄武湖正門不遠處的環洲,舊名長洲,洲上名勝甚多。在假山聳立中的兩塊“觀音石 ”,係明代瞻園遺物,郭仙墩是東晉著名詩人郭璞的衣冠冢;櫻洲四週被環洲圍着,其間隔 一道湖水,因此是洲中之洲,洲上遍植櫻桃,故名。洲上有喇嘛廟和九級八面玲瓏塔,倒影 湖中,風光旖旎;梁洲為梁代昭明太子編《文選》讀書處,是五洲中開闢最早、風景最佳的 所在,又名老洲,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的攬勝樓、修葺一新的聞雞亭、梁洲展覽館, 掩映於花木修竹叢中,古雅別致;翠洲又名趾洲,洲上松柏常青,風光幽靜;舊稱麟洲的菱 洲,處於玄武湖中心位置,與翠洲南北遙遙相對,在其上東望紫金山,北眺幕府山,南觀覆 舟山、可盡情享受湖光山色美。

     與玄武湖隔城遙對,互為犄角之勢的莫愁湖,位於南京市西南的水西門外。作為低地湖泊 ,莫愁湖由長江、秦淮河沖積平原的低窪處積水而成。這塊沖積平原的歷史並不久遠,據歷 史記載,在三國東吳以前,這裡還是露出長江水面的幾處小沙洲。當時,浩蕩的長江河床緊 靠今日南京城墻的位置,以後江流外徙,秦淮河也向北延伸,沖積平原才逐漸向外擴展。由 於地勢低下,地下水位高,低窪處就積水形成這個湖泊。

     莫愁湖成湖歷史遠遲於玄武湖,至北宋《太平寰宇記》才有記載。相傳,南朝宋齊時期, 洛陽少女莫愁家貧賣身葬父,遠嫁金陵的盧家。盧家就住在此湖濱。婚後丈夫應徵戌邊,莫 愁女勤勞溫厚,熱心鄉里公益,但不容於公婆,被迫投湖自盡。後人十分同情莫愁女,為了 紀念她,將此湖改名莫愁湖。因為此湖位處南京古老的石頭城下,舊時曾經稱為石城湖,又 有橫塘、南塘之名。

     莫愁湖狀若西邊凹陷的三角形,周長約5千米,水面約0.37平方千米,僅相當於玄武湖的7 %;湖盆淺平,平均水深1米左右,以玲瓏俊美、幽雅精緻聞名遐邇。

     莫愁湖的北面是滾滾東流的長江,東面則是蜿蜒如帶的秦淮河,四週景色令人神往。明初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曾於湖畔建十樓以待賓客。有一次,他與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在樓上弈 棋,輸了,就把此樓送給了徐達,樓也因此得名勝棋樓。

     清代乾隆時,莫愁湖築有鬱金堂、湖心亭、賞荷亭、光華亭等,道光時又築有天宜亭、長 廊,配以曲榭,墨客騷人常聚會於此,題咏唱和,盛極一時,莫愁湖因而又有“金陵第一名 勝”的稱譽。“莫愁煙雨”曾是金陵48景之一。難怪清代著名才子袁枚有詩讚道:

     欲將西子西湖比,難向煙波判是非。 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

     站在莫愁湖的樓閣之上眺望,但見大江東去,點點白帆與行雲相伴,這樣雅麗動人的景致 ,確是西湖無法見到的。

     清代咸豐年間,莫愁湖毀於戰火,同治年間重建,1929年辟為公園,1953年起大加修葺。 現有勝棋樓、鬱金堂、賞荷廳、回廊、方亭、水榭,鬱金堂西荷花池上,有漢白玉莫愁女 雕像,亭亭玉立。湖西岸重建有辛亥革命“粵軍陣亡將士墓”及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碑 。

    二、瘦西湖和太平湖:人間仙境

    1、婀娜多姿瘦西湖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地處長江三角洲邊緣、長江北 岸,瀕臨大運河的揚州,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風景名勝之地。

     揚州之美,在於巧奪天工的構築與自然美的和諧統一,是自然風物與千年文明的相互輝映 。揚州可謂滿城皆景,歷史上全盛時期,城內以瘦西湖為核心的大小園林有百餘處,兼有“ 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獨特風格。

    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西郊,原名保障河,又名炮山河,隋唐時是古代城壕通往古運河的水道 ,明清時巧妙運用園林藝術,沿湖造園,因水成景,成為精美的古典園林。在清代以前,瘦 西湖是城西有名的風景區,乾隆時盛極一時,據稱,為了迎接乾隆帝南巡,揚州那些富比皇 家的鹽商,相形度勢,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園林,還特地開鑿了蓮花埂新河,即 今由五亭橋至平山堂的一段河道,以便舟行直達平山堂。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改造和長時期 的建築積累,加之此時期的刻意經營,風光明媚的瘦西湖臻於完美。號稱“十全老人”的乾 隆帝,“三月煙花下揚州”時,曾徘徊流連於此,給後世留下眾多的傳説。也正是在此時, 因“河繞長春嶺而北”,保障河改稱長春河。後來,以湖在揚州城之西,又有西湖之稱。乾 隆時,杭州詩人汪沆將保障河與家鄉西子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下了一首詩:

     垂揚不斷接殘蕪, 雁齒虹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窩子, 故應喚作瘦西湖。

     從此,瘦西湖這個名字就流傳於世。杭州西湖水面視野開闊,而揚州西湖,小巧玲瓏,結 構緊湊,別有一種清瘦秀麗的特色。人們將西湖比作豐滿嫵媚的少婦,將瘦西湖比作秀麗婀 娜的少女,是十分貼切的。

     瘦西湖原由河道演變而來,故湖身呈曲屈的長條形。湖的範圍,南自虹橋,北至平山堂蜀 崗下,長近5千米,湖水與城河、潮河相接,通大運河。湖身窈窕曲折,水色碧綠,雖無五 湖的浩蕩,卻有西子的嫵媚。

     瘦西湖風景區內,亭榭滿園,虹橋錯列,綠楊盈堤,花木疏秀,園中有園,景外有景,名 勝古跡中,歷代名人題咏甚多,現有700多畝的游覽面積,猶如一幅山水畫長卷。其中,最 能留住游人腳步的景點,有大虹橋、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釣魚臺、聽鸝館 、湖上草堂、鳧莊、蓮性寺白塔、五亭橋以及新建的虹橋等。

     虹橋,橫跨於瘦西湖南口,初名紅橋,始建於明代崇禎年間,原為木構,圍以紅欄,故名 。清乾隆時改建為石橋,如同臥虹於波,改稱虹橋。因在城內小秦淮上另有一座小虹橋,這 裏就稱大虹橋。乾隆年間,兩淮鹽運使盧雅雨為之作賦,和者先後達七千餘人,編成三百餘 卷,並繪有《虹橋覽勝圖》志其盛舉。虹橋勝跡,遂名聞於天下。那時,虹橋被稱為“北郊 二十四景第一麗觀。”

     揚州虹橋之勝,清初名士漁洋山人王士禎曾有詩吟道:

    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杆九曲紅。 日午划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 這首詩幾乎成了三百年來的絕唱。虹橋在近幾年前又經過拓寬墊平,擴建為三拱洞石橋, 形式更為壯觀。

     虹橋之北為瘦西湖公園。從公園大門到小金山,是一條一里多長的堤岸,順岸遍植楊柳, 間植桃花。春季柳絲漫舞,鶯啼燕語,從湖面上吹來溫柔的和風,使人神清氣爽。此景就是 “長堤春柳”。“長堤垂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揚州柳色古來著名,有“綠揚城郭 ”的美譽,若在春雨濛濛的早春,在這長堤上信步,將獨具韻致。

     長堤的北端徐園,是乾隆時名園“桃花塢”的舊址,築於1915年,係為鄉人祠祀軍閥徐寶 山所建,小巧精緻,古色古香。徐園的正廳為聽鸝館。館內陳列着字畫印章和古董傢具。館 前有兩隻直徑6尺多,厚約3寸許、高與人肩齊的大鐵鑊,據傳是南北朝蕭梁時的鎮水遺物, 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鑊座係太湖石砌成,位置天然。館西的“春草池塘吟榭”,散放着多 種具有揚州特色的花木山石盆景,風采各殊,姿態不一。

     穿過徐園,就來到小金山,這裡是瘦西湖公園的中心。小金山原名長春嶺,是人工堆成的 一座小山,山形酷似鎮江金山,故命名為“小金山”。古城無山,故小金山便身價不凡。山 在四面環水的湖心小島,建有月觀、琴室、湖上草堂、綠蔭館,山頂有風亭,為湖中最高處 ,登頂極目四望,湖山景色,盡收眼底。

     小金山的西頭,有一短堤入湖心,西端有一亭子,就是有名的吹臺。相傳乾隆皇帝曾在此 釣魚,所以俗稱釣魚臺。亭前湖面廣闊,與對岸的蓮性寺白塔、五亭橋隔水相望。

     蓮性寺白塔建於湖的南邊,這裡原先並無塔,傳説清乾隆帝來湖時對侍眾説:“這裡多像 北海的琼島春陰呀,可惜就少個白塔!”當時大鹽商江春做鹽商綱總,承辦乾隆帝游覽的一 切,他為了討好皇帝,拿出一萬兩銀子賄賂皇帝的侍臣,取得了北海白塔的圖樣,在一夜之 間就用鹽包堆起了一座假白塔以供禦覽。隨後又動用大量勞力,於短期內修建了這座白塔。

     塔頂作寶瓶狀,金頂華蓋,係以青銅纓絡,鎏金塔鈴,聳於藍天,高及白雲,與五亭橋的 黃瓦紅柱,交相輝映。為瘦西湖風景的絕勝之處。

     五亭橋是很有特色的橋梁,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揚州鹽商為迎乾隆帝而建,為拱形 石橋,其地原名蓮花埂,橋又狀如蓮花,故名蓮花橋。橋上置琉璃攢尖方亭五座,正中主亭 最高,四角各配置一單檐方亭,互相對稱,故稱五亭橋。橋基為矩形大青石疊砌,橋身為拱 券形,由三種不同的券頂聯合,共有15個券洞,洞洞相通,每當晴夜月滿時,在每個洞中各 銜一月,銀光蕩漾,極富詩情畫意。

     在瘦西湖與平山堂之間,是新建的虹橋風景區,由熙春臺、玲瓏花界、望春樓、十字閣、 二十四橋和吹簫亭等景點組成。其中,二十四橋,又稱虹橋。關於二十四橋歷來有兩種説法 :一説是一座橋的名稱;另一説是二十四座橋的總稱。現二十四橋按前一種説法修復,為單 孔拱橋,呈月牙形,白玉橋欄,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與“二十四”暗合,整個 景點橋與亭相依,雲與水相接,花與月相襯,人工建築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它以“青山、 迢迢流水、皎皎明月和悠悠簫聲”引發旅游者的思古情懷,體會“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 處教吹簫”的淡淡思緒。

    2、 皖南的“陽朔”

    在安徽省的南部有兩座名山,一座是聞名中外的風景區和旅游勝地的黃山,另一座是四大 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兩山環抱之間是一湖綠水,猶如一塊碧綠晶瑩的翡翠,鑲嵌在崇山 峻嶺之中,它就是太平湖。

    太平湖是青弋江上游的一座水庫,因壩址在涇縣與原太平縣交界處的陳村初名陳村水庫, 1972年建成,後因湖面主要在太平縣,於是1979年改稱今名。

    太平湖是一座以防洪、發電、灌溉為主,結合航運、水産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 型水利工程。壩高約70米,底寬53米,頂寬8米,長約400米。太平湖呈不規則的長形,東西 長為48千米,南北最寬處4千米,狹窄處僅百餘米,湖長80千米,相當於桂林到陽朔的漓江 的距離,平均水深40米(西湖平均水深2米,太湖3米,渤海30米左右),最深處70米,蓄水 量28億立方米,年發電量約3億度。

    太平湖深藏群山環抱、千峰錯落的錦繡叢中,雖是人工湖,但除了唯一的一道攔水壩外, 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處處呈現出渾然天成的自然美。

    太平湖之美,美在有青山陪襯,湖水包圍着青山,青山環繞着湖畔,芳草菲菲,野花爛漫 ,松竹茂密,青翠欲滴。

    太平湖之美,美在水質潔凈,水色明麗,放眼望去好像裝上了一湖翡翠。

    太平湖之美,美在水面總是那麼平靜,輕舟劃去,微波瀲艷,水花朵朵,湖岸靜謐時, 連魚兒戲水的聲音也聽得真切,沿湖四週,百鳥和鳴,悅耳動聽。

    太平湖集秀麗、恬靜、嫵媚,幽深於一身,尤其是它那迂迴曲折的湖面令人陶醉。水域寬 窄不一,既有煙波浩渺的寬闊水面,又有長江三峽、桂林山水似的風光,游艇像只龍舟在山 谷中游蕩,不時給人新奇的感覺。古詩中描繪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 致,在太平湖中可以時時可以看到。

    湖中涌出無數小山頭,像一朵朵出水芙蓉在水面開放。那秀麗的小山,有的在湖心突出, 有的在岸前兀立,有的一連幾座排闥而來……這水中的一座座小山,青翠翠,綠溶溶,春夏 之際開放着叢叢的映山紅,送來陣陣清香。

    太平湖面上常年可以通航,除為數甚少的班輪外,在水面游弋的主要是富有江南特色的烏 篷船、獨人漁舟和烏竹筏。這些古代留下的交通工具,一下子就把人們的思緒帶到怡然自樂 的“世外桃源”。

    太平湖物産豐饒,湖中盛産白魚、鯽魚、黃尾魚、鯉魚、鰱魚、青魚、鱖魚、烏魚等十幾 種淡水魚和蝦、蟹、鱉等水産,每年可捕鮮魚200多萬斤。岸邊山上則盛産竹、木、茶、筍 、香菇、木耳、中藥材、石雞等,其中尤以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的“太平猴魁茶” 最為馳名。

    太平湖東引黃山,西招九華,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名山勝水圖”,她以自己獨有的美,使 無數游覽了黃山、九華山又來到她身邊的游人沒有遺憾。

    有着太湖坦蕩、西湖嫵媚的太平湖,滿目青山秀水,婉約含秀,人稱“水中的黃山”、“ 皖南的陽朔”。1980年夏天,詩人陽朔在游覽了峰巒疊翠、湖水送涼、蓮葉田田、新荷飄香 的太平湖後,身心如同被攝入了繾綣的夢境,情不自禁地讚嘆道:

     天池無此親切,太湖無此幽深; 富春無此清涼,西子無此胸襟; 三峽無此青翠,漓江無此煙雲; 乾隆無此眼福,江南無此水程。

    融浩蕩的江湖氣概和幽邃的峽谷風光於一體的太平湖,以它與世界名山相稱而又引人入勝 的湖光山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賞識,終將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名湖。

    (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編輯:東子  來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