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再説長江 線索徵集 主題活動 長江百科  
 
鄱陽湖五水
央視國際
  

    一、贛江:鄱陽水系的第一大河

    由南到北縱貫江西中部地區的贛江,是鄱陽湖水系最大的河流。它的上源有章、貢二水, 其中以貢水為主源。東源貢水,古代作東江,又名會昌江,《漢書地理志》作湖漢水,由 南北二支匯合而成。南支綿水發源於贛、閩交界處武夷山的黃竹嶺,西南流經贛瑞金、會昌 折向西北流,至於都稱貢水。北支出自武夷山中段石城縣石寮東部山坳間,西流過石城縣壩 口稱琴江,南流經石城縣西南,至大猷折向西北流,在黃石罐附近匯合梅江,西南流至於都 縣匯入貢水。兩支匯合後,繼續西流,至贛州市八景臺和章水匯合稱贛江。

     西源章水,古稱豫章水,源自贛、粵交界處的大庾嶺,北流經大余、南康二縣境,至贛州 市匯合東源貢水。

     贛江自贛州北流,經贛縣、萬安、泰和、吉安、新幹、清江、豐城、南昌等9個縣市,至 南昌市下游形成若干分流,匯入鄱陽湖,其中一支經南新、至南磯入鄱陽湖;一支經塘山、 尤口、滁槎、鯉魚洲入湖;幹流經南昌縣聯圩鐵河,至永修縣吳城鎮附近入鄱陽湖。

     贛江全長751千米,流域面積8.35萬平方千米,約佔江西省總面積的50%,每年流入鄱陽 湖的水量約600億立方米,約佔鄱陽湖區徑流量的50%,佔長江大通站的8%,約為黃河的1. 1倍,淮河的1.5倍,不僅是江西省第一大河,也是長江主要支流之一。

     贛江自然落差達937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11.00萬千瓦,可能開發裝機容量85.10萬千瓦, 已建水電站27座,總裝機容量68.24萬千瓦.

     贛江流域四週多高山,東南面以武夷山與福建水系分界,海拔高度1000~1500米,西南部 以大庾嶺、諸廣山、萬洋山等地與廣東、湖南水系分隔;東北部邊緣為廣昌、樂安、南豐山 地,與撫河流域毗鄰:北部以九嶺山脈與修水流域為界。流域總的特點是由南向北,海拔高 度逐漸降低,流域內山地佔50%,丘陵佔30%,平原佔20%。

     贛州市以上為上游,河道流經變質岩、花崗岩及紅色岩所構成的山區、峽谷及盆地,河道 縱坡長,多深澗溪流,落差較大,水力資源豐富,屬山區性河流。東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 嚴重,尤以興國縣境平江水系為典型,多年平均含沙量達0.72千克立方米,是贛江流域內 水土流失最嚴重的一條支流。平江自興國縣城,至贛縣江口鎮,有的河段河床高出農田1米 多,河床中多為粗細沙和紅砂岩,秋冬涸水時,有的河段河道上可步行不濕鞋襪。西源章水 流域內地下礦藏豐富,尤以西華山塢礦著稱於世。植被較好,水源豐富,建有上猶江水庫等 水利設施。

     贛州至新幹為中游河段,自然落差63.6米,平均坡降0.203‰,水流一般較平緩,但切穿 山丘間的河段則多急流險灘,尤其是自贛州市北流約20千米的儲潭鎮起,至萬安縣遂川江口 的90多千米的河段中,河流切割遂猶山地,流經變質岩和花崗岩構成的峽谷段,河床礁石眾 多,水勢洶湧,形成著名的贛江十八灘,嚴重地妨礙着航運。這裡的情形與長江三峽非常相 似,故有贛江三峽之稱。為改善航運,以利水電、灌溉及防洪,早在50年代國家就着手規劃 建設萬安水利樞紐工程,隨即於1960年開工,兩年後因國民經濟進行調整而停工。國家進入 "四化"建設時期之後,江西省急需用電,1978年開始復工,並列為我國"六五"期間的重 大建設項目。這個水利樞紐位於萬安縣城以上約2千米處,大壩長1100米,高57米,船閘長1 75米,寬14米,平均年發電量15億度以上。庫區以上的險灘盡在深約40米的水下,江面由寬 20米增至60~200米之間,最寬處1000米,萬安以下的航道,枯水時也可以通過庫水調節, 有所改善。

     贛江出吉安後,穿流於低丘之間,江中偶有淺灘,局部河段緊束成峽,如自任岐至峽江長 約7千米段,河道切穿武功背斜,流經由變質岩構成的峽谷段(峽江壩址在此段),出峽谷 後,河谷又漸開闊。

     新幹以下為下游。樟樹市至吳城鎮,河流蜿蜒於沖積平原,江闊水深,平均坡 降僅0.089‰,水流緩平,水量大增。南昌以下為贛江尾閭,江流分汊,地勢低窪 ,全賴圩堤保護。

     贛江支流眾多,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13條,上游河段有湘水、濂水、梅江 、平江、桃江、章水等支流作扇形分佈,以贛州市為匯總;中下游河段有遂川江、蜀水、禾 水、烏江、孤江、袁水、錦江等支流,呈羽狀不對稱的分佈在左右兩岸。

     贛江流域屬東亞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夏之交多梅雨,秋冬季節降雨較少,年 平均氣溫17℃~19.7℃,結冰期短,無霜期長,適宜於農作物生長,萬安以下的吉泰盆地和 贛撫平原是江西主要糧産區。流域內雨量豐沛。年降雨量1400~1800毫米,但在年內,年際 分佈上不均勻,年最大與最小降雨量之比在2.5左右,最大降雨量一般都集中在4-6月,約 佔年降雨量的50%,又常以暴雨出現,最小降雨量出現在11~12月。流域內年蒸發量約在13 00~1600毫米左右,有一半左右出現在氣溫較高的7~8月,蒸發量以下游較大,中游較小。 流域內水量豐富,但徑流一般都集中在4~6月的主汛期,三個月的徑流量約佔全年總徑流量 的50%,徑流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年際變化也很大,因此,流域內水、澇、旱災害較為嚴重 。根據歷史資料統計,贛江中上游七、八年發生一次洪災,下游三、四年發生一次洪災。盡 管現在贛江中下游有贛撫大堤和許多支堤圩垸以及興修了大量水利工程,但未能根本解除洪 水的威脅。

     流域內水土流失嚴重,據1983年統計,水土流失面積為1.87萬平方千米,佔流域面積的22 .5%,尤其是上游的一些支流嚴重,如平江上的興國縣水土流失面積已佔該縣山區面積的84 %,使贛江多年平均含沙量較高,達0.17~0.25千克/立方米。

     贛江干支流航程約2300千米。贛州以下經治理可通航500~1000噸級輪船。贛江上游支流 桃江鄰近珠江流域的北江支流湞水,分水嶺高程僅200余米,根據贛江遠景規劃,將在上游 修建水利工程,逐級抬高水位,開闢贛粵運河。這一規劃實現後,將使贛江和珠江水系相溝 通,並向北經湖口入長江,至揚州入京杭運河,形成連接北京與廣州、貫通中國南北全長31 87千米的京廣運河。

     贛江流域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地之一,中上游絕大部分地區是革命根據地和老蘇區,其中以 紅都瑞金及遂川縣的井崗山尤為聞名,下游的南昌市是"八一"起義的英雄城市,現已成為 著名的游覽勝地。

    二、修水與信江

    1.修水

     修水,古稱建昌江、於延水,又名修河,在江西省西北部,為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 發源於銅鼓縣西南山羊尖紫茶坪西北麓,北流稱東津水,東北流折向東流,經修水縣東津、 義寧、武寧縣城北,穿行柘林水庫,經永修縣城吳城鎮匯合贛江主河流注入鄱陽湖。全長35 7千米,流域面積1.4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9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673米,水能理論 蘊藏量16.82萬千瓦。

     修水縣城以上為上游,流經叢山地帶,河道彎曲,支流發育,河面寬在40~120米之間, 中水期水深1.06~2米,多急流險灘,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支流有武寧鄉水、北岸水、楊津 水、渣津水等,其中以武寧鄉水較著名。武寧鄉水,曾名東河,亦名山漫水,淀江河,源 出銅鼓縣西部山區,由三支流程相等的溪澗,東至銅鼓縣排埠鎮匯流而成,以南支梅洞溪較 長為正源。東流經豐田鄉、永寧鎮、大土段 等鄉鎮。折向東北流,始稱武寧水,至古橋鄉金溪橋入修水縣境,東北流,在修水縣赤江鄉 注入修水。

     修水縣城至柘林水庫為中游河段。柘林水庫壩址位於江西永修縣柘林鎮中游河道上,東南 距南昌市106千米,東北距永修縣城42千米。1958年7月1日破土動工,1962年4月停工緩建, 1970年9月復工,1972年8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85年12月竣工驗收,庫容量7.92億立方米, 按千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按8級地震烈度設防,灌溉永修、德安等縣農田16萬畝,裝機容 量44.5萬千瓦,平均年電能6.3億度,為江西省主力電站之一。它是目前國內已建土壩中 庫容量最大的一座水庫。自水庫建成後,中游河面寬200~600米,最寬達2千米,庫內水深3 0米以上,最深達60米。匯入的主要支流有大橋水、碧田河、羅溪水、三部水等。

     柘林水庫以下為下游,水系紊亂,地勢平緩,河道兩岸多丘陵、臺地和平原,築有防洪圩 堤。河面寬120~400米之間,中水位期水深1.6~2.4米之間,柘林至河口,一般可航50噸級 船隻。匯入的主要支流有潦河。

     潦河為修水最大的支流,又稱上潦水,亦名奉新江,亦作馮水、繚河,又有海昏江之稱, 由南北潦河匯合而成,以南潦河為幹流。南潦河有三源:西北源出宜豐縣北端九姨嶺山脈西 南側,東南流過宜豐縣找橋,進入奉新縣境,東南流至甘坊匯合北源;北源出奉新縣海拔15 16米的五梅山西北坡,南流過東莊稱雙壩水,至甘坊匯合西北源之後,又東流至奉新縣上富 鎮匯合東源;東源出自靖安縣的沙坪附近山區,西南流進奉新縣境稱澡溪水,至上富匯合正 源之後,東流經羅坊、龍溪,繞過奉新縣城,至馮田納入黃沙港,折向東北流進入安義縣境 ,經黃洲、石鼻,至石窩匯合北潦河。南北潦河匯合後東北流至永修縣城西三下渡附近注入 修水。潦河全長193千米,流域面積433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0立方米/秒。上游流經 山區,林木茂密,植被良好,盛産竹木,中下游流經丘陵,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較嚴重。

    2.信江

     信江,古代稱為余水,又名上饒江,在江西省東部,發源於贛東北的懷玉山區,玉山縣東 北部三清山大崗主峰平家源西南麓,南流稱金沙溪。穿過七一水庫稱玉山溪;南經棠梨山、 雙明等地,在玉山縣城納入滄溪之後西流,始名信江。主河道西北流折向北流,經上饒、鉛 山、弋陽、貴溪、鷹潭、余江、余乾等縣市。在余幹縣大溪渡分為東西兩支:西支稱西大河 ,西北流,在余幹縣龍津又分支,至進賢縣東部,匯合三塘河後,在瑞洪鎮(屬余幹)與撫 河合流,經康山注入鄱陽湖。全長56千米,東北側築有防護大堤,支流有社賡水等匯入。流 域地勢平坦,兩岸湖泊、支港眾多。全程可通行6~8噸木船。東支稱東大河,北流至波陽縣 境樂安附近入鄱江,為信江下游主要泄水河道。河長45千米,其中波陽縣境16千米。河面寬 闊,兩岸築有大堤,全年均可通航。主要支流有萬年河、本溪河。

     幹流全長313千米,流域面積1.6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9立方米/秒,自然落差746 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8.41萬千瓦。

     上饒市以上為上游,流經山區丘陵,河床中以卵石為主,平均河寬70米,平均水深0.86米 ,建有七一水庫、王宅水庫等。

     上饒至鷹潭為中游,流經丘陵、平原地區,河寬多在200米左右,中高水位時, 平均水深2.2~2.6米以上,河道中多粗沙、卵石,主要水利設施有關裏、上潭、勝 利、馬眼、豐産、白廟、硬石嶺水庫等。

     鷹潭市以下為下游,流經寬廣的平原地區,在余幹縣北部分支眾多,幹流兩側,湖泊星羅 棋佈,水運交通方便。

     信江流經14個縣(市),橫貫江西省東部地區,沿流域長達30千米以上的支流有35條,山 溪、港汊達數百條,水力資源豐富,其中,白塔河為信江最大支流。

     白塔河上游稱瀘溪,貴溪縣境又稱上清溪,源出武夷山脈福建光澤縣的白雲山西北麓,北 流折向西北流,進入江西省資溪縣,又經貴溪縣西部,在余江縣錦江鎮附近注入幹流。全長 145千米,流域面積283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8.9立方米/秒。河道彎曲、河谷狹窄,支 流短而稀疏,主要支流有陳家墩水等。沿岸風光優美,有聞名中外的上清宮遺址、全國21座 重點對外開放的道觀之一天師府、道教聖地龍虎山及仙岩、水岩游覽勝地。

    三、鄱江與撫河:穿行山丘平原間

    1.鄱江

    鄱江,一稱饒河,亦名長港,古稱番水,在江西省東北部。

    鄱江有南北二源:北源出自安徽省祁門縣東北部、大洪嶺西南麓,南流折向西南流,經祁 門縣大坦、柏溪,至胥嶺稱南寧河。在祁門縣倒湖附近納入瀝水河後,進入江西省境內。主 河道西南流始名昌江,經浮梁、景德鎮、鄱陽等縣市,在波陽縣姚公渡匯合安樂河後稱饒河 。昌江全長267千米,其中安徽省境長85千米;總流域面積7036平方千米,其中安徽省境287 6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1立方米/秒;自然落差506米,水能理論蘊藏量5.22萬千瓦。浮梁 縣峙灘以上為上游,峙灘至景德鎮呂蒙渡為中游,呂蒙渡以下為下游。中上游流經山區,河 谷深窄、比降大,支流呈樹枝狀分佈。兩岸植被良好,水源充沛,水力資源較豐富。下游橫 貫鄱陽平原,河谷開闊,河道較寬淺,水流緩慢,河寬在500米左右。河床質為泥沙等組成 ,多淺灘、沙洲。匯入的主要支流有瀝水河、北河、東河、西河、南河、濱田水等。

    南源樂安江,曾名大溪水,上游稱昌江河,婺源縣境亦稱婺江,源出贛、皖邊界婺源縣東 北部海拔1496米的五龍山西南麓,南流折向西南流,經婺源、德興、樂平等縣市,在波陽縣 與昌江匯合。全長279千米,流域面積845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9立方米/秒,自然落 差683米,水能理論蘊藏量8.47萬千瓦。德興縣以上為上游,樂平縣境內為中游,鄱陽縣境 以下為下游。上游流經山區,兩岸多金、銅、鋁、鋅、硫磺等礦産,中下游水質污染嚴重 。匯入的主要支流有番溪水、安殷河、槎溪 河、建節水等。

     南、北兩源匯合後稱鄱江,曲折北流,在波陽縣蓮湖附近注入鄱陽湖,幹流長約40千米。 流域內地勢平坦,兩側河湖交錯,眾水相連,魚産富饒,水鳥成群,江面寬闊,水深丈余, 全程均可常年通航。總流域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江西境內流域面積1.2萬平方千米,為江 西五大河流之一。

    2.撫河

     撫河,是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古稱盱水,又稱盱江、建昌江,又名武陽水,汝水, 因源出古代撫州(治今江西撫州市)而得名撫河,在江西省東部。

     撫河發源於廣昌、石城、寧都三縣之間分水嶺榮華峰東側裏木莊山谷,由千善港、古竹港 、長橋水、頭陂港、尖峰港、石梁港、塘坊港等匯合而成,東北流經廣昌,北流稱盱江。又 北流至甘竹,進入著名的蜜桔産地南豐,經南城、臨川,至撫州市新四(下源村)附近納入 宜黃水、寶塘水, 始名撫河。經豐城縣東,進賢縣李家渡,溫家圳,南昌縣三江口、梁家 渡,穿過浙贛鐵路,至米壟分為兩支,右支注入青嵐湖,左支經武陽、涇口與塘南之間會金 溪湖之水,又北流經余幹縣康山,分二支入鄱陽湖。

     撫河全長312千米,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3立方米/秒,自然落差42 6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1.43萬千瓦,流域已建成水電站3座,裝機容量4.27萬千瓦。幹流的 廣昌至焦石河段,以及支流的航運,均處於天然狀態,可通民船、木筏;撫州市以下汛期可 通百噸以上機輪船。

    撫河南城以南為上游,穿行於山區丘陵之間,多淺灘峽谷,河寬200~450米, 平均坡降0.7‰,河床以砂礫為主體,泥石相間;兩岸林木稀少,泥沙下傾,河床日 漸淤高,與公路農田相齊。上游主要支流有長橋水、青銅港、瞿溪河、密港水、石咀水、九 劇水、滄浪水等。主要水利工程有洪門水庫。

     南城與臨川之間為中游,流經半丘陵和贛撫平原,河面展寬,平均河寬達500米,最寬為9 00米,河道坡降平緩,河床沖積嚴重,河道寬而淺,沙洲眾多,故排洪能力較差,洪水季節 ,水位均高於兩岸農田,青泥以下,兩岸築有圩堤,以保護村莊和耕地。河床中主要由粗細沙組成。中游匯入的支流眾多,水量大增,主要支流有黎灘河、龍安水、茶亭水、桐埠水、 金溪水、崇仁河、宜黃水等。其中的宜黃水,又稱宜黃河,源自宜黃縣新豐龍源山谷間,西流至新豐又折向北流稱黃水,經宜黃縣候坊、黃陂、二都在縣城郊匯合宜水之後始名宜黃水 ,北流至梅坊進入臨川縣境,在下源村注入撫河。全長166千米,流域面積5120平方千米。 為撫河較大支流。撫河中游先後建有金臨渠、贛撫平原總幹渠,灌溉農田200余萬畝。

    下游流經平原地帶,沿河兩岸為大面積農田,河道寬闊,水量豐沛,河網交汊,人工渠道廣布。(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編輯:東子  來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