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到三千年以前,在一個亂石嶙峋的山脊上,斜靠著一個披著羊皮的牧人。這是一個背風處,太陽曬在人身上暖暖地,蒼茫的大地上晴空萬里,一望無際的草原已經開始泛黃,風動處顯出簇簇羊群,他心裏直想唱歌,但他只會發出一串串哨聲,猶如飛到藍天中的雲雀。他還寫不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佳句,但這種感覺還是有的,他想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順手從地上撿起了一片礫石,在一塊非常平展的岩石上,一點點地開始刻畫,一幅最早的岩畫誕生了。
曼德拉山岩畫大多數就是出於這些遠古的牧人之手,他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刻在了這片山體上。
位於阿右旗孟根布拉格蘇木境內的曼德拉山中。距蘇木所在地14公里,岩畫共約6,000多幅,面積約18平方公里。滿山精湛的藝術圖案,形象生動地記錄了遠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區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貌。岩畫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可與陰山岩畫比美,堪稱我國西北古代藝術畫廊。岩畫反映了曾生活在這裡的羌、匈奴、鮮卑、党項、回紀、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
蒙語曼德拉山,是漢語中“騰飛、升起、興旺、發達”的意思,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畫分佈于巴丹吉林沙漠的東部,與額濟納旗和河西走廊相接,是當時草原絲綢之路從中原通向漠北的一條通道。
岩畫的出現,有專家講,這也可以算做是最早的文字。從曼德拉山看到的岩畫,它所傳達的信息和現在的文字已經沒有太多根本性的區別。例如,牧人騎馬的一幅岩畫,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造型幾乎都是一樣的,我們中國最早的甲骨文中的“騎”字和曼德拉山岩畫中所繪的“騎馬的牧人”就像是一對雙胞胎,不過在曼德拉山岩畫上所傳達的信息量遠遠的超過了文字。
我們科考隊從巴丹吉林沙漠出來後的目的地就是曼德拉山,科考隊決定對分佈在這裡的岩畫進行考察。
曼德拉山的整個山體都是由各種造型奇特的怪石組成,在阿拉善地區像曼德拉山這樣被風化的山體很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曼德拉山這樣一座奇特的山體,在方圓十余平方公里的地方,大到幾十立方,小到拳頭大小的風蝕原石隨處可見,怪石林立,形態各異,有的象外星人的頭部,有的象一張沙發床,有的則象一個搔首弄姿的猴子,這裡的怪石各式各樣,栩栩如生,與雲南石林,黃山怪石相比並不遜色,在這裡,你可以發揮自己無盡的想象,把這些巨石人性化。
曼德拉山不同於其他被風化的山體,它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整個山體由黑、白兩種不同顏色的石頭組成,為什麼這裡的石頭會出現如此怪異的造型?為什麼會出現黑、白兩種不同質地的岩石呢?
據專家考證,這裡的白色怪石大部分是花崗岩,而黑色岩石,是在地質形成時,從花崗岩縫隙裏迸發出來的沙磨漆岩石,在數千年前,這裡是海底,岩石經過海水長期沖刷,形成了圓形、橢圓形的雛形;後來由於地質結構的不斷變遷,海底上升為陸地,原石經過風力剝蝕,逐漸形成了如此怪異的形狀。
在阿拉善考察的這段時間,科考隊可算是體驗到了這裡全年的天氣變化,要不就是晴空萬里,要不就是沙塵暴肆虐。上山的時候,開始颳風,風不大,時不時的迎面吹來,還挺愜意。
在曼德拉山山腳有一間小房,是當地在此設立的曼德拉山岩畫管理所,在這個沒有通訊工具,交通不便利的地方,長年駐守在此的工作人員只有一個。陪同我們來的是阿拉善右旗文化圖書館副館長,姓范,我們戲稱他為“飯館”。
在范館長的帶領下,科考隊開始向山頂進發,范館長告訴我們,從山腳到山頂,得需要一個多小時。這片不算大的山體,需要這麼久嗎?簡直是太小看我們的體力了,一個多小時打個來回還差不多。可當我們往上爬的時候,才真正的體會到范館長的意思,別看曼德拉山不高,但是這裡通向山頂的路蜿蜒曲折、時高時低,常常看著是近在咫尺的距離,卻要繞好幾個彎才能到。
一路上,隨處可見黑色岩石上雕刻的各種岩畫,大多數刻劃于石面的南側,以動物為主,有北山羊、駱駝、鹿、牛等動物,也有騎馬、放牧、狩獵、宗教文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內容,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遊牧民族生活,是遊牧民族的真實寫照。從這些生動的岩畫上,我們仿佛能感受到當時遊牧民族在此的生活狀況。范館長告訴我們,曼德拉山的岩畫區分佈廣泛,據當地統計,在長約6公里,寬約2.5公里,共計1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共有6000多幅古代岩畫,堪稱中國西北古代藝術的畫廊。
在曼德拉山西山腳下,科考隊發現一個古代遺址,遺址有5個石圈,用花崗岩堆積而成,佔地面積大約有100來平,最大的一個呈方形,我們在這發現了一塊打制石器,從器形上分析,應該是屬於古代遺存,但是由於石頭的數量有限加之發現的石器的不夠典型,所以還不能確定遺址的年代。據專家分析,遺址出現在這個環境中,作為早期居住點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是早期人類用來做宗教的遺跡,搞祭祀活動,如果石器遺跡能確定下來,曼德拉山早期岩畫的上限又可以往前提一步。
看著這些遠古民創作的藝術品,除了驚嘆它的藝術構思,更多的便是一系列迫切了解的答案:它們是什麼人創作的?為什麼遊牧民族要在這創作大量的岩畫?而且為什麼選擇在岩石上進行創作呢?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生活在阿拉善地區的民族是大月氏,最早生活在阿拉善及巴丹吉林地區的民族是大月氐。大約在戰國初年,與大月氏同時生活在這個地區的還有羌人,大約遠在戰國初年。與月氐同時活動在這一地區的還有羌人。而匈奴最初出現在中國歷史舞臺的區域是漠南陰山及河套一帶,也就是阿拉善及周圍地區,根據這樣的歷史背景,岩畫的作者應該是月氏人、羌人、匈奴人,另外從岩畫中發現的西夏文來看,當年的作者應該還有西夏人。那麼,從這可以推算,這些岩畫的歷史最少也有3000多年之久。
在這些岩畫中,有幾幅岩畫令我們印象深刻,一副岩畫上刻著幾行西夏文,我們看不懂,范館長解釋説,這段文字是“懷念自己的姑娘”的意思,有可能是男子渴望見到夢中情人的自白書。岩石上的情書還是頭一次見到,還真有創意,看來,男歡女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不管是幾千年前的古人,還是我們這些現代人,任何人都難免脫俗。另一副是一個家族的繁衍生息圖,整幅畫呈正三角形,三角形的頂端畫著一個人,旁邊站著一個懷孕的婦女,三角形下面是兩個、三個、四個,到最後發展到四個人,沒有文字,完全用畫的形式錶現了一個家族的發展。岩畫的內容從單純的動物鑿刻,到宗教活動、人類生活的反映,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岩畫已從最初的無序記錄到理性記載。岩畫有了質的改變,説明岩畫的創作已不再是單純的閒暇消遣,而是成了遊牧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站在曼德拉山的高處,遠處的戈壁灘和另一座山峰清晰可見。這麼大片的土地,我們雖然想不出幾千年前這裡是什麼樣子。不過茫茫戈壁肯定是有的。
根據地形和岩畫上大量的北山羊、駱駝畫像,我們可以想象,遠古時期,曼德拉山周圍是一個水草肥美的地方,適合北山羊,駱駝生存,可以承載牧群和遊牧民族活動的區域也很大。當時曾有許多遊牧、狩獵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人們在草場放牧,在山上休息,當人們發現這種黑色的岩石容易鑿制,適合刻製岩畫的時候,就把所看到的一切記錄下來。
下山的時候,風刮得越來越大,空氣中瀰漫著揚沙,整個天空變得不再清徹,到處都是灰黃一片。看樣子,沙塵暴要起來了,這麼大的山體竟然擋不住狂風的侵襲,風從縫隙中呼嘯而過,差點把我們吹倒在地,范館長囑咐我們,下山的時候,緊靠山壁行走,小心被風吹下山崖。我們小心翼翼,一步一回頭,看看其他的隊員是否安全,好不容易下了山,本能的舒了口氣,原以為下面的風沒有山上的大,可沒想到一陣狂風,夾帶著西瓜籽大小的沙粒,毫無徵兆的迎面吹來,打在身上,就像中了無數暗器似的,生疼生疼。
千年之前這裡竟是一片水草豐沛山川秀麗的草場,也是一條早期的遊牧民族在轉場時經常使用的綠色通道。如今,這裡戈壁茫茫,黃沙瀰漫、人跡罕至,寸草凋零。在骨瘦嶙峋的山岩之上,只剩下那一幅幅岩畫,還在繼續講述著那一派生機盎然的過去。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