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東南約19公里外,由內外兩道城墻組成,又名“馬圈城”。此城建於唐朝中期,前身是北周宇文邕的大同城舊址,也是隋唐大同城鎮和安北都護尉的駐軍所在地。唐朝開寶二年(公元734年),此地曾設置“寧寇軍”,以統轄該地軍務。大同城從規模和形制上説,和現在聲名顯赫的“玉門關”差不多,在當時幾乎和玉門關齊名,都是塞外重要的軍事關卡。如果説西行到西域去,要經過玉門關,那麼出大同城就進入了唐朝北部的突厥部落。
叫大同的城池其實有很多,比如現在山西的大同市。所謂“大同”最早出現于託名孔子著作的《禮記 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在這裡,“大同社會”是令人神往的,但是“大同社會”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古代戰火連天的歲月裏,人們更加期望的是社會的和諧和大同,希望有一個統一的、安穩的社會環境。所以,叫“大同”的地方就很多。而這個時期,也可能恰恰是社會最不安定的時期。
這座大同城的建立,正值唐代中期,外憂內患紛擾,唐代的國力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一點從大同城的建設就能看出來,它基本上是用當地的一些沙石和雜草匆匆堆積而成。因此,它雖然比漢代建築晚了一千年,但是它的地面建築所剩無幾。
我們考察隊到這裡的時候,只看到了有一處高於地表一米多的城墻殘骸,壓在城墻中的雜草,用手輕輕一拉,還能拔得出來。當時這一帶的建築很多都是就地取材,但是,施工都非常的精細,所用的土都是經過篩選的膠質黃土。而大同城這個墻體幾乎是不加選擇,直接撮土而掬。因此,結構鬆散,經不起風沙和時間的考驗。這座大同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很快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幻象。考察隊在這個地方盤桓了許久,找到了許多陶器碎片。按它的形制上看,有不少是屬於唐代的,在這裡如果不是這些陶器碎片還存留至今,那麼這座大同城再過幾年,地表上的痕跡也許就根本不存在了。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