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城和地灣城扼守在弱水河的兩岸,遙相呼應,一肩挑起保護弱水河這道天然屏障的責任。
在如此寬闊的戈壁之上,相信要選擇一塊更好的地方作為城堡的駐點並不困難,但為什麼獨獨選在弱水河邊建造城堡呢?
從古至今,無論科技如何的發展,人的生存始終離不開水,古時的人取水,不像我們現代人這麼方便,水龍頭一開,水源滾滾來。他們只能採取最原始的方式,到附近的水源取水,然後返回住處。如果城址離水源太遠,必將不利於他們的取水方便。而且古代兩國之間的戰爭,都是大批人馬,長途跋涉進入對方領地,這期間肯定少不了對水的需求,因此他們的行軍路線肯定是沿水源前進,所以在當時,只要守住了水源,就等於保住了後方政權的安全。看來當時的人們也是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才將城址選在了水源附近。
地灣城比肩水都尉府面積小,是一個方形的障城,大概只有兩三百平米左右,所謂的障城也就是邊塞,是邊關上重要的守戍軍事設施。
地灣城的城墻有修補過的痕跡,修補的墻皮有三四層之多,看來這座城的使用時間長。從城門進入,城墻四週有許多窟窿,原本以為是經過兩千多年的風蝕而留下的,結果專家告訴我們,這些大大小小的窟窿是當年在城內修建房屋時,為了支撐房樑打下的,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房屋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了一座空城,供我們後人觀瞻。
既然地灣城是肩水候官的所在地,那麼他的級別位於肩水都尉之下,城的規模肯定不及肩水都尉府那麼大,駐守在此的士兵也應該比肩水都尉府的要少,大概也就幾百人。
城外一角有一處長達十米左右的墻體,樣子和馬圈差不多。綜合史料中所記載的,漢武帝與匈奴進行的長久戰爭中,很多次都敗在不擅騎馬這個問題上,為了將匈奴徹底趕出漠北,漢武帝開始訓練騎兵,最終取得了勝利。然而漢武帝並沒有滿足現狀,他深知“攻城容易,守城難”的道理,要想守住這塊軍事重地,除了修築軍事要塞,還必須加強士兵們的騎術訓練,要訓練騎術,必須要有馬匹,那麼在此養馬是肯定的,而馬圈也不可能修建在離城較遠的地方,必定是依城而建,所以這個遺跡極有可能是馬圈。
正當我們這些外行依據掌握的有限歷史知識,有模有樣的分析此處為馬圈的可能性時,專家在墻體的一角發現了重大的疑點,徹底地推翻了我們的猜測,使得我們這些外行沾沾自喜的心情霎時間一落千丈,墻體一側有被火燒的痕跡,發生了什麼事情,致使這處馬圈要淪落到被火燒燬的地步?戰爭?還是自毀?疑問重重出現。
專家對這片火燒痕跡做了詳細而細緻的考察後作出結論:這處遺跡並不是馬圈,而是當時士兵們休息的地方,因為這一小塊火燒的痕跡是通過日積月累留下的。
對於地處漠北的居延來説,冬天是十分寒冷的,生活在此的士兵肯定會想辦法取暖,而生火是唯一能夠取暖的辦法。當時這些士兵們睡的床都是依墻搭建的土炕,土炕的下面不是實心的,而是用泥做成的磚塊,一塊一塊地依次搭成“Z”字形,然後再在上面鋪一層土磚,人們在修砌土炕時會在墻角留一個專供生火用的洞,洞的裏端與土炕相連,有一定的空隙,生火後,煙會順著空隙進入土炕的底端,利用熱氣循環的原理,讓熱氣停留在裏面,用以保持一定溫度。因此,這些痕跡應是當年生火暖炕時留下的。説得簡單點,這個“Z”字形建築和現在利用煙囪排煙是一樣的道理。至今,生火暖炕這一方式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區仍在使用。
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為了扼守黑河的要衝——肩水金關,所以在肩水金關附近,建了肩水都尉府和肩水候官府兩座城障,即大灣城和地灣城。兩座城和肩水金關呈三足鼎立的局面,既然肩水都尉府和肩水候官府已經找到,那就表示距離肩水金關的位置已經不遠了。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