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城建於西漢年間,城址損壞嚴重,除了四週的城墻還基本保存了下來,城內的遺址已完全被毀。
從殘留下來的遺跡來看,當年的城門設在東墻,如今城門早已不見,只留下一個空洞,順著坡道上到門頂,可以將大灣城一窺究竟,整個城有甕城和內城兩部分,一座完整的漢代城池是由外城、甕城、內城三部分組成,而如今,大灣城的外城城墻已經被毀,根本無法辨認。
外城相對獨立,是保護甕城和內城的最外圍防線,甕城和內城連在一起,與內城同高,其格局有點像我們現在的一室一廳,是專門為了防止在開啟外城城門時,敵人趁虛而入而設立的一道防線,用來保護內城用的。打仗時,士兵先將內城的城門關閉後,再衝出甕城;如果有追兵衝入,先將敵人困在甕城中,然後將其消滅,以保護內城不受侵擾。
城的東北角和東南角還殘留著兩座高7米的矩形烽燧,整個都是用夯土堆砌而成,可別小看這些烽燧,它可是當時監視敵情的瞭望臺,站在上面,視線所及範圍達方圓十幾公里,每天駐守在此的士兵都要登上烽燧頂端,觀察有無敵軍的情況,一旦看到空中冉冉升起的煙火,就表示有戰況,須立即向後方報備,以便後方做好對付敵軍的完全準備。
站在城的頂端,俯瞰整座城池,在茫茫戈壁中顯得如此的孤獨和脆弱。城池內部已經見不到任何建築物的痕跡,只有在內城的正中間有一處方形的土臺,土臺很高,高出地面大概幾公分左右,在遺跡的四個角上有柱子擱過的痕跡,專家告訴我們,這是一座城中城,周邊的四個角是城中城的四個墻腳,用來打地基的,先以木樁固定,然後在此基礎上搭建。所謂城中城,就是在一座大城中再建一座小城,如果説外城、甕城、內城是用來抵禦敵人進攻的,那麼在內城中建造這樣一個規模如此之小的城池又有什麼用呢?
西漢年間,駐守在大灣城的士兵已達2000多人,漢武帝為了加強對這個地區的管理,在此設立肩水都尉一名,而大灣城就是當時的肩水都尉府。
肩水都尉府的級別相當於現在一個副省級的軍區,而肩水都尉應該屬於軍區裏司令級的軍級幹部。居延地區一系列的軍事設施都由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統管,都尉下設候官、候官下面設有很多部門,部門下又設烽燧。
既然大灣城是肩水都尉府,那麼肩水都尉的日常辦公都在這座城中,上面我們提到的“土臺”就是當時肩水都尉的“辦公室”。這個地區的最高長官就在一個15平米的地方辦公,真有點不可思議。按理説當時在人煙稀少,地域廣闊的居延地區,要修建一座大的辦公室不是件難事,但為什麼偏偏蓋一座面積只有十幾平的辦公室呢?
大漢王朝雖然強盛,但畢竟還是屬於冷兵器時代,無論在任何方面都還比較落後,那時的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不高,他們只要有一衣遮體,一屋避寒就心滿意足了。在那個沒有椅子和床的年代,人們都是在地上打一個地鋪,然後放上一個矮桌子,席地而座,工作時就在上面批閱文件,飲酒時就成了餐桌,睡覺時往地鋪上一躺,就成了床。
而且由於居延地區並沒有適合做房樑的樹木,修建房屋時所需的木頭都需從中原運過去,交通的不便,使得必須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再加上冬季的居延天氣寒冷,而且只能依靠生火取暖,為了保持一定的溫度,房屋的面積不能太大。
站在肩水都尉府的城樓上西望,在離它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已經乾涸的河流,專家告訴我們,那塊還留有過水痕跡的地方就是弱水河,在河的彼岸,還有一座古城,與大灣城隔河相望,它的修築方式和大灣城相似,因為地處弱水河的東西兩岸,所以又稱為東大灣城和西大灣城。東、西大灣城,就是史冊上所記載的“肩水障”。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