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琉璃缽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6日 18:29)
巧 遇 宋 代 琉 璃 缽
作者:徐小師(2004-04-21 09:59)
我每次出差,除了處理正常的公務之事以外,各地的古玩地、古玩城和古玩街都是我一定要去的地方。一是給疲憊的旅途增加一點樂趣,滿足自己喜歡藝術品古董的癖好;另一大原因就是抱著撿漏的心裏,總想拾一點寶貝回來。余近日出差外地,閒暇之餘聽朋友介紹去當地古玩店轉轉看看是否有收穫。當地的古玩店比天津和北京規模要小很多,店主們喝茶抽煙,悠閒自在。我到各家古玩店到處轉悠,架子上琳瑯滿目的放著從高古到明清瓷器、雜件和字畫。逛店之中在一家古玩店偶然瞥見一件琉璃製品,顏色發鈷藍,球狀,燈光下非常迷人。於是趕緊喊店主拿出來上手。憑自己多年收藏經驗可以粗步斷定為古代鈷藍琉璃缽,造型古樸,品相完整,材質為鉛鋇玻璃。腹徑13公分,琉璃缽周身有冰裂紋,口沿處有修胚痕跡,平底,估計為當時貴族陪葬冥器。店主開始要價甚昂,可我知此器目前可遇難求,和店主軟磨硬泡,敘述出差艱辛,身上銀子不多,懇請店主抬愛割讓。店主最後還是被我一番言語打動,讓我幾百元,給我高興捧回。回來後拿到同行處共賞,大家一致認為是宋代鈷藍琉璃缽(見圖)!後經查閱資料,我才對古代玻璃製造以及古代玻璃製品的歷史有了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
中國玻璃的發明,與青銅冶煉技術有著密切的關係。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卻、固化的硅酸鹽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還有純鹼和石灰石等,冶煉溫度在1200度。在冶煉青銅的過程中,由於各種礦物質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質在排出的銅礦渣中就會出現硅化合物拉成的絲或結成的塊狀物。由於一部分銅粒子侵入到玻璃質中,在高溫中由於氧化還原作用,因此器物呈現出鈷藍或鈷綠色。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琳”、“流離”、“琉璃”,從南北朝開始,還有“頗黎”之稱。根據《廣雅》和《韻集》的記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琉璃”是用火燒的玻璃質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質的統稱。明、清以來人們所説的“琉璃”是不透明的,當然和玻璃是有所區別的。 古語曰:“窗扉多是綠琉璃,亦皆照達,毛髮不得藏焉”。説明那時候透明的門窗已可以照得毫發畢露。又雲:“琉璃為之,光照洞徹”。可見,所謂“窗明几淨”的居室,並非現代始有。
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春秋至今,琉璃時刻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世説新語》中所記的“琉琉屏”、“琉璃器”、“琉璃碗”以及《晉書崔洪傳》中所説“琉璃鐘”,也已在安徽屯溪的西周墓以及湖南韶山春秋戰國墓中出土;碗、帶勾、印章等琉璃器皿在漢墓中更是屢見不鮮。陜西興平漢武帝的茂陵附近還出土一件玻璃壁,直徑234毫米,孔徑48毫米,厚18毫米,凈重1.9公斤;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量琉璃器,以及河北定縣的一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紙、如晶明;安徽天長出土的磨光玻璃,以及河南密縣出土的上百隻雞卵狀玻璃瓶,都是北宋玻璃製造技術進步和吹制玻璃水平發達的明證。明朝開始了大規模生産玻璃,直到清代自康熙時設立了宮廷玻璃場,已能生産透明玻璃和顏色多達15種以上的單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纏絲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煙壺等,都是世界玻璃藝術的珍品。
中國與國外的古代玻璃器存在很大的差異。原因主要是中國的“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屬於兩個不同的玻璃系統。中國古代玻璃主要成分是鉛鋇,傳説就是古代道士煉丹之時偶然燒成。燒成溫度較低,雖然絢麗多彩、晶瑩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適應驟冷驟熱,只適合加工成各種裝飾品、禮器和隨葬品,用途狹小。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區出土的玻璃器物的化學成分,主要以鈉鈣為主,克服了“鉛鋇玻璃”弱點,強度比較高。因此這種古玻璃的用途和生産量都遠大於中國古玻璃。
古琉璃器保存下來非常不容易,因為古代琉璃器多為“鉛鋇玻璃”,易碎,很多器物在出土之時就已經碎了或者殘了。除了少量出土器以外,完整器物流傳民間不多,大部分都保存在全國各大博物館。根據資料統計,近十年來各地出土的完整琉璃器少之又少,民間流通的古代琉璃製品的市場價格在不斷攀升。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一位持寶人拿了一件清代料倣玳瑁鴨子筆洗高6.5厘米 ,身長 10厘米,專家估價8000人民幣;而國外對琉璃器的熱愛更是遠遠超過中國!
看到這件古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産,喜悅之情都難已言表。
鑒定專家:楊靜榮 北京故宮博物院專家,從事陶瓷鑒定工作35年。
專家評述:從照片上看,應當不錯,建議攜實物參加初鑒。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