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社戲
——攝于浙江紹興上虞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同時,又是古代的一個地區單位。 社戲,指在社中進行的有關宗教、風俗的戲藝活動。在紹興,社日演戲是由來已久的了,南宋時,陸游的“社日”詩中就已經有“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的題咏。至清代,社戲成為亂彈戲劇的主要演出形式。
紹興亂彈戲班所演的戲,大致可以分為廟會戲、節令戲、祠堂戲、 喜慶戲、事務戲、平安大戲等等。 紹興的大部分地區以廟會戲為主。廟會戲是指在各種神道如關帝、 包公、龍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等等誕辰祭祀活動中演出的戲。祭祀神道的誕辰,是神廟所在地的農村的盛大慶典,通常舉行迎神賽會,綿延數裏乃至十數裏,哄動村社。同時,農村的貿易集市活動,也在廟會期間舉行,百貨駢集,稱為會市。演戲酬神,也是祭祀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屆時,村民們遍邀外地鄉戚,備酒備飯,招待看戲。
在紹興城鄉,這種廟會戲的演出十分頻繁。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紹興公報》社編印)中説:“越人好 ,多淫祀,自二月至五月,賽會無虛日,大率非鬼之祭,唯(馬臻)太守功德在人,雖遠益彰,歌舞其下,猶為近古。”其實,廟會戲的演出,也不僅在二月至五月,差不多是全年陸續不斷,演出的目的是求福佑、保平安、祈豐收、逐瘟疫。
廟會戲是紹興亂彈戲班所演社戲中的大宗,不勝編記。在紹興城郊,有四月初六西郭門蔣家樓的“黃老相公會”,有七月十三昌安門外文應橋的“朱(買臣)太守會”,是規模最大、異常熱鬧的兩次大廟會,都是數十副戲班沿河搭臺演出,各地“成頭”(接洽戲班演出業務者)也趕來觀劇,以品評高下,定價定戲,聯絡戲班,洽談業務。戲班的演出也特別地巴結,以求有好的名聲,高的戲價,多多益善的演出機會。
(感謝谷嘉提供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