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民俗頻道
|
專題首頁
|
系列在線
|
網上展覽
|
相關文章
">
">
">
在線主題
游牧民族的信仰與生活習俗
時間:8月13日14:30—16:30 >>>>進入論壇
相關文章
從傳説到信仰:一個蒙古村落民間傳統的文化運行
多層次信仰:一個蒙古村落傳統民俗社會的維繫
復調式祭祀儀式與複合型民俗角色
特邀嘉賓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學民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專攻方向為中國少數民族民俗。主要著作有:《草原文化》《草原牧俗》《觀音:神聖與世俗》《搖籃邊的祝福》等。
納欽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博士。迄今,以蒙漢兩種文字發表研究論文10余篇,出版2部書,發表小説、詩歌、散文、歌詞等200余篇;編輯20余種書。
在線精華
開場白
游牧民族的信仰文化
薩滿教於喇嘛教經歷了幾百年的抗爭,薩滿教雖然日漸衰落,但是,它教義中的一些內容,以及一些重要的祭祀儀式,尤其是一些民間的信仰思想等,都滲透進了喇嘛教的相關儀式中,二者結合在了一起,留在了民間的信仰生活當中,比如,敖包祭祀、火神祭祀就是二者結合的産物。
民間信仰的價值與生命
研究民間文化具有它很深層的意義,它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需求。經濟發展的需求只是一個層面,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層面就是人的精神的需求、文化的需求,現在社會上存在着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把民俗文化甚至民間信仰通過一種旅游的表演形式展示出來,有些展示只是極為表面的,並沒有理解這種民俗文化或者這種民間信仰的很深刻的歷史的淵源,而完全把它商品化了。這是民俗學家極力反對的,也是我們要大聲呼籲的,作為民間文化,它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特別是在沒有文字的民族中,它累計了這個民族的全部知識、全部智慧,所以應該給予它足夠的重視和地位。現在在聯合國的教科文組織實行文化保護,我們國家的文化部的文化保護工程也正在實施,這個就是保存民間文化的一個具體措施。
草原敖包文化溯源
有一首歌叫《敖包相會》,幾十年來誤導了人們關於敖包的認識,就是最近一些影視作品中,也出現了男女青年在敖包前相會的情景,實際上敖包是神聖的祭祀場所,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説,不能踩殺周圍的昆蟲,不能開掘周圍的地被,不能折斷周圍的樹木,不能驚動周圍的鳥禽,不能在敖包周圍便溺,不能扔廢棄物,偷盜行竊者不能參加敖包祭祀,家裏有人去世的人不能參加敖包祭祀,被官府判過刑的不能參敖包祭祀等等。有的敖包婦女是不能上的。
馬背民族的馬崇拜
蒙古族確實以馬背上的民族俗稱,他們放馬、崇馬、訓馬、騎馬,蒙古族有一句諺語:“歌是翅膀,馬是伴當”。蒙古族跟馬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和諧的關係,甚至是一種互助和朋友的關係,他們認為馬是一種義畜,所以他們把馬看得非常高貴。在動人的蒙古族民歌裏面,很多都是歌頌駿馬,還有很多松詞、讚詞裏面也都歌頌了馬。馬使蒙古族能夠馳騁天下,馬使蒙古族能夠統一他的內部,元代是靠馬上得之,並贏得了世界的榮耀。
游牧民族風俗瑣談
古代蒙古族的喪葬比較神秘,而且有豐富的形式,比如説:風葬、土葬、水葬、天葬等等多種形式,風葬一般是薩滿和一些巫師的喪葬習俗,布裏亞特蒙古人中間留存這樣的習俗,土葬是蒙古帝國時代的主要的喪葬習俗,包括成吉思汗之內的好多皇帝、將相、包括很小的一些將軍,他們的喪葬據説都是土葬,而且是深埋的形式,喪葬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很深的挖進去,然後把土埋掉,再趕來馬群把喪葬的地方全部都踏平了,然後墳地上殺一個剛生下來的小駝羔作為記號,這樣母駝就會年年來到這個小駱駝死的地方,人們就會知道這個地方是一個喪葬的墳地。
蒙古族風俗在當代的變遷
蒙古族的習俗確實在發生變化,因為它的那種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比如説蒙古包現在只是在旅游點出現,有的時候在定居的居住房屋旁邊搭蓋一個蒙古包是暫時用的,而不是作為一種傳統的居住方式了。這種變化可以説是對一個游牧民族來説,是一種巨大的變化。但是蒙古族的傳統文化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文化內涵,所以我們希望它能夠保存下來。這樣的文化保存,對於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振奮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