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2005 經濟視角 關注兩會 > 正文

小丫跑兩會之五:拜訪宏志班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7日 23:44)

  這裡是小丫跑兩會,我今天打開信箱,發現來信已經接近1萬封了,有一封信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連續發了三遍!寫信的是安徽合肥的一個小學教師。她是這樣説的:我帶的班上有個小女孩,已經幾年沒見她穿過新衣服了。她的學費都是她放學後跟著奶奶撿破爛掙的。她的媽媽已經下崗多年了,還臥病在床。”我查了一下資料,在城市裏,像這樣的貧困家庭並不少見。溫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特別提到了他們,還用了“高度重視”這樣的詞。

  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溫總理:高度重視解決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各地要加快建立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體系,幫助他們解決看病,住房,子女上學等實際困難。

  我手裏拿著的這本書,它的名字叫《假如你像我一樣貧困》,作者就是一群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現在在清華、北大等大學讀書,而之前,他們都曾經在宏志班就讀。今天早上我就去了北京廣渠門中學的宏志班。

  探訪宏志班

  小丫:我來到了北京市的廣渠門中學的宏志班,這個班有已經有10年的歷史,這10年當中有303個孩子考上了大學,也就是説宏志班的升學率是百分之一百,他們都來是來自北京地區,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接下來很快就要高考了,那麼現在我就去高三看一下,這裡是高三一班,這個班裏有45名學生,那麼接下來在今年的夏天,他們就要參加高考了,今天課餘時間來到他們當中,我想隨機的問一下大家。


  小丫:你好,你想考什麼大學?

  宏志班學生:我現在還沒想好呢,初步打算考北航吧。

  小丫:你呢?

  學生:我想考一個關於醫學方面的大學。

  小丫:為什麼想學醫?

  學生:治病救人,我覺得這個職業很神聖。

  小丫:個子最高的同學坐在最後一排啊?

  學生:差不多,顯然不是最高的,最高的坐最前面了。

  小丫:為什麼最高的坐前面?

  學生:眼睛不好。我最想報考的應該算北京大學的新聞系。

  小丫:為什麼?

  學生:因為我覺得用我的眼睛很真實的去觀察這個社會,然後給大家呈現一個社會最美的一面。

  小丫:我注意到了,在我們的宏志班的角落裏堆放了好多飲料的瓶子,我想問一位同學

  為什麼裏會有這些飲料瓶子,怎麼回事?

  這是我們平時給我們班創收的,我們平時的費用可以説,除了學校給我們一些補助,生活、學習資料比較緊張,所以我們從高一到現在一直大家輪著班去撿瓶子,別看這些,我們每個月的收入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困難。我們來到宏志班的時候,幾乎就是空著手來的,然後學校,應該是社會上很多好心人資助給我們,發給我們整套鋪蓋,包括這些床都不是我們花錢的,所有畢業的學生第一個月的工資都捐給了宏志班,都捐給了我們現有的學生。而且在98年抗洪,03年的非典,還有最近新發生的太平洋海嘯,我們宏志班都用他們僅有的,特別微不足道的一點生活費向災區人民捐助。

  小丫: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為,曾經這是宏志班的班訓,但是現在已經成為廣渠門中學的校訓了,我離開學校已經很多年,但是今天我看到這些仍然感受到一種震撼和激勵,關愛讓這些孩子們圓了自己的大學夢,走出了貧困的陰影,同樣關愛也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前些天我就認識了一個朋友他的名字叫高曉光。

  高曉光的故事

  高曉光,2001年,38歲的高曉光被診斷患有尿毒症,這個病雖然嚴重但並不是絕症,然而高曉光卻想到了自殺。

  高曉光:西邊兒有個橋洞,有個大橋,那個橋洞挺深,我就想別活了。

  在這個橋邊,高曉光好多次想就這麼跳下去結束生命。作為一名下崗工人,每三天就要透一次析,每次要花四百多塊錢,高昂的費用讓他實在無法承受。他曾求助過自己的單位——錦州市橡膠廠,而作為特困企業的橡膠廠也無力負擔職工的醫療費。

  單位:相當於你這個水平的,不至於十個,一旦説我把這個口開開,現在別説是沒錢,就是我們自己給你張羅點錢,現在這屋門就能踹碎。

  高曉光也曾詢問過商業保險的有關情況,然而商業保險有明確規定,對於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不能帶病入保,對高曉光來説,這就意味著他已被隔絕在了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之外。


  高曉光,現在沒希望,一點兒希望都沒有。

  錦州市民政局統計:該市月收入170元以下的特困居民共45000人次,其中約 7% 的人屬因病返貧。

  作為錦州市民政局副局長,王維東每天的工作就是調查走訪這些特困居民,無數個像高曉光這樣生活在貧病之間的人走進了他的世界。

  錦州市民政局副局長王維東:由於沒有能力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那麼他們就在生命的邊緣上掙扎、呻吟。

  面對他們貧病交加的痛苦,王維東常常心中不安,他想要尋找一個解決的辦法。

  王維東:我們就萌生一種想法,要靠制度來完善我們這個救助體系。

  就在王維東艱難地尋找救助辦法時,身患尿毒症的高曉光的處境更加糟糕。為了治病還債,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搬到老母親這個簡陋的一室戶裏和她相依為命,為了給兒子治病湊錢,老母親一天的生活費只用1塊錢,有時只吃幹饅頭,連鹽都捨不得就,還經常到路邊兒去撿垃圾賣。

  高曉光:我最欠的是我母親。

  在這張床上,高曉光又無數次地想到了死亡。他上百次地用刀尖觸碰著自己發病的腎部。

  高曉光:下不去,下不去,內心下不去手,我説我怎麼這麼,不就一下嘛,説什麼我下不了手,自殺我沒有那個膽量自殺。

  而此時民政局長王維東收到了許多患病特困群眾寫來的求助信,他焦急地嘗試各種辦法,但都接二連三的失敗了,無奈之下,他腦中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想法,與保險公司合作,而保險公司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錦州中心支公司團險負責人劉長新:當時我覺得它好像是一個無底洞。

  然而面對幾百萬的投保金額,保險公司並沒有拒絕談判,這給了王維東爭取結果的希望,民政局和平安保險公司,在一年半的時間裏進行了數十次談判,卻常常陷入僵局,2004年11月,備受病痛折磨的高曉光開始吐血,情況壞到了極點,生命垂危,已身無分文的他只能待在家裏硬挺著、熬著。而此時王維東已經開始了與太平洋、中國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頻繁地正面接觸。

  王維東: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得知民政局和其他保險公司頻頻接觸,堅持了快兩年的平安保險公司有些慌了,他們開始緊鑼密鼓地向總部彙報情況,精細地核算每一分錢,民政局以團體的形式每年替45000人每人交80塊錢,總共360萬的保費,而根據商談的協議,按照概率進行多次核算後,保險公司的結果是每年成本約200萬元,看到有錢可賺,平安保險公司決定合作,雙方在2004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終於簽下合約。新險種的名稱就叫做城市低保特困居民重大疾病醫療救助保險。2005年1月2日,瀕臨死亡的高曉光,收到了保險公司送來的4000元醫療費,

  高曉光:當時我特別驚訝。

  高曉光驚訝自己竟然在生命將要結束的最後一刻得救了。

  高曉光:我頭一件事就是把房子買了,這是我的心願,重新把握的家庭組織的更美滿。

  前幾天,高曉光到北京看病,我見到了他,發現他的氣色還不錯。他一再托我,謝謝那些幫過他的人,謝謝當地政府。高曉光的脫困得益於遼寧省錦州市的試點。我們希望這樣的試點越來越多。那麼,其他地方有沒有幫助城市貧困人口的好辦法呢呢?下午我又去會上跑了一趟。

  代表談幫困

  下午三點種,我先來到了遼寧省代表團,遼寧省的人大代表們正在進行分組討論,城市貧困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是代表們關心的熱點之一,大連市長就提出了相關的議案。

  全國人大代表夏德仁:在基本保險之外有一些商業保險,是對基本保險的補充,是一個非常可行的辦法,用保費來償付個別人,有大病的時候來對他進行補償,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從會場回來以後,我還趕緊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全國很多省市都在為貧困人口想辦法。你看,北京市的低保者就業可獲彈性就業社會保險補助費,在生活、就業、看病等12個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另外,3月1日起,河北省開始實施《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辦法,在低保和住房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很顯然,大家都不會忘記這個群體的。

  我很喜歡一首歌的歌詞,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多少祈禱在心中”“讓貧窮開始去逃亡,快樂健康流四方”。我也祝願這些暫時貧困的人們,早一天脫離困境,幸福像花開放在他們心中。另外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小丫信箱今年和全國31家報紙建立了合作,您在《長春晚報》、《每日財經新聞》和《深圳商報》等報紙上面,也能看到我們的內容。兩會跑到這裡,我將把接力棒交給馬斌。廣告之後不要錯過。

  記者:周人傑  孫嶺  羅垠

  編輯:向 華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經濟半小時>

  首播時間:21:00-22:00

  重播時間:00:30-01:30 12:00-13:00(次日)

責編:靖海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