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兩會特稿

[解讀]報告的靈魂:科學的發展觀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5日 23:09

  溫家寶總理今天在政府工作報告裏再次明確提出,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報告還提出,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7%左右,這個數字比去年9.1%的增長速度低了兩個多百分點。以人為本,統籌兼顧,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成為本屆政府非常突出的施政理念。芮成鋼今天就此分別連線採訪了國內外的權威經濟學家。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專訪原財政部長、現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

  主持人:項先生,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有1萬7千字左右。您能不能首先用最簡單的語言幫我們概括一下,在這個報告中有沒有一條貫徹始終的“主線”或者是“靈魂”呢?


  項懷誠:我只能説説我自己的領會。我覺得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主線”或者説“靈魂”就是:這個報告自始至終貫徹了中央提出的“科學的發展觀”。這個《政府工作報告》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去年的工作,第二部分講今年的工作,第三部分講政府的自身建設。我覺得它的重點是第二部分,這個部分的幾個題目就是和“科學的發展觀”緊密結合的——它講到了統籌城鄉發展問題,講到了統籌企業發展問題,講到了統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問題,講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講到了國內經濟和對外開放的問題,也講到了改革要“以人為本”、改善人民生活等等。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科學發展觀”的精髓。因為“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一個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就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的全面發展。

  主持人:如果用更簡單的語言,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夠明白“科學的發展觀”的含義,您覺得應該怎麼解釋呢?

  項懷誠:我覺得就是要健康地發展,不是短期的發展,要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沒有經濟做基礎,社會的發展何來資金、何來物質條件。所以只有不斷地解放生産力,不斷地發展生産力,你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創造比較好的基礎。我覺得溫家寶同志講話裏貫穿始終的第一點就是發展。

  主持人:這個“科學的發展觀”是不是對我們中國經濟運行的現狀有著特殊的意義?

  項懷誠:當然,所以他在這裡講了幾個方面的發展。領會他的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二個點,就是我們追求一個比較快的經濟發展,是要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是要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提高效率這樣一個基礎上。經濟的發展,也就是經常説的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經濟發展。不是片面的經濟速度的增長,而是要走一條科技含量更高,經濟效益更好,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更少的道路。改革開放二十六年來特別是這十幾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保持了一個很快的速度,但是我們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大起大落,出現過大上大下,那麼我們現在強調的科學的發展觀就要求我們今後避免這樣的情況、避免出現這樣的損失。

  主持人:那麼,在您看來,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看,我們國家現在的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哪些矛盾和問題呢?

  項懷誠:按我的理解,第一個就是一部分行業、一部分地區出現了盲目投資的現象;第二個,就是現在整個的投資規模偏大,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還比較嚴重;第三個就是能源、原材料的消耗過大,比如1萬美元的GDP我們花的能源大概是美國的4倍、日本的11倍、歐洲這些國家的5到7倍。所以我們所取得的經濟發展的成果,代價是比較大的;第四個問題就是環境的污染,這些都沒有被計算在內。所以我聽説,我們統計部門正在研究被叫做“綠色GDP”的統計方法,可能在將來,這種“綠色GDP”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我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主持人:您覺得在去年這一年的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當中,哪些事件是最讓大家意識到應該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觀的?

  項懷誠:很多事情都對我們有著很深刻的教育,比如:我們現在進口原材料的品種和數量是非常大的,比如鋁和銅,現在我們的進口在全球市場整個供應量當中所佔的比重已經非常高了,這些商品的價格已經被統統拉起來了;又比如説我們的交通,現在我們的交通堵塞得非常嚴重,已經不能非常暢通地運輸。經濟上有一個理論叫做“木桶理論”,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有多長,也就是那個缺口在哪。

  主持人: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2003年工作的時候特別提到了抗擊非典工作取得重大勝利,您覺得抗擊非典的過程是不是也讓我們更加意識到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呢?

  項懷誠:對,抗擊非典對我們最大的教育就是經濟和社會要平衡發展,不能一條腿硬,一條腿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現在我們國家在衛生上投入的資金佔GDP的比重也不是很低,我沒有很好地查,大概是百分之五點多,這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了,問題就是我們投入的是在重點的城市,廣大的農村甚至中小型城市還都不行,預防的體系不健全,所以碰到這麼大的疫情,要是沒有我們制度的優越性也就是全民抗擊非典,那麼我們會遭到很大的損失。這個事實教訓教育了我們,就是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一定要發展社會事業,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強調了這個問題。

  主持人:剛才您也説到了,不能只看到經濟增長率,除了速度以外我們還要關注效益、結構和質量。溫總理的報告説,中國2004年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這個數字讓很多的觀眾感到驚訝,因為去年儘管有非典我們的經濟增長率還是達到了9.1%,那麼為什麼今年又把預期的經濟增長率定得低了2.1個百分點呢?

  項懷誠:我覺得,首先這個7%不是個計劃,而是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結果可能比它高,如果遇到困難也可以比它低,但是我相信會比它高。而且我覺得最後的結果比預期的目標高一點總比低一點要好。這裡面有一個保護好、引導好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的問題。再説這個7%,十六大提出來到2020年我們國家的GDP要比2000年翻兩番,翻兩番要求什麼速度?要求每年增長7.2%。再有,前不久我們制定的“十五”計劃也要求我們每年的GDP增長7.2%,所以我覺得現在提出來這個7%的預定目標,不是限制200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只能達到7%,而是要求我們按照這個7%來部署我們的工作。此外我還覺得,這個7%實際上是一個政策導向,它傳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我們的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政策意圖,剛才我們已經説到了,我們當前的經濟發展已經出現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包括投資規模過大、重復建設嚴重等等。所以,這個7%就要求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速度上,而應該放到結構上、質量上、效益上、改革上。

  主持人:項先生,總理的報告裏面把2004年的任務列了幾條,第一條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宏觀調控,第二條他就提出了三農問題,核心問題就是農民增收的問題。可是我們也注意到了他在報告中提到,去年我國農村人口人均年收入的增長只有4.3%,而城市人口人均年收入的增長達到了9%,還是有這麼大的差距,這是為什麼呢?

  項懷誠:這是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大問題,就像你剛才説到的,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二部分一共講了9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宏觀調控,第二個問題就是農民問題也就是三農問題,這是把農民增收的問題和糧食增産的問題放到了突出的位置上。這説明了三農問題也好、農民增收問題也好、糧食增産問題也好,這些都是政府關注的重大問題,也是今年工作的重點。

  主持人:作為前一屆政府的財政部長,在農業問題上,從中央財政的支持,到稅負的減免,到國債資金的傾斜,這些您都應該非常清楚。中央一直在花很大的力氣希望切實解決三農問題,但是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難呢?

  項懷誠:比如説經濟的發展:工業的發展佔了很多的農田,其中有很多良田,這怎麼能不影響到糧食的增産呢?肯定要影響的。再説政策的支持:我覺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對農民的支持還不夠。這頭是支持,那頭還有向農民伸手的。此外,我覺得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結構和工作的重點也有一些不盡合理之處,我們還有的人重工業、輕農業,這種情況還是有的。在經濟結構當中,農業地位還是不夠高。最後,我還覺得農民的負擔太重,這幾年來中央一直在為減輕農民負擔進行努力,但是農民的負擔還是太重。

  主持人:為什麼呢?

  項懷誠:比如農村的小孩上學要交的錢就比較多。對一個城市的人來説,一年交幾百塊錢他還承受得起,可對農民來説這幾百塊錢就承受不起了。再説我們的義務教育,城市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到義務教育,而在貧窮的農村孩子們反而不能充分地享受義務教育,這不是也有一點不合理嗎?再説得遠一點,我們國家現在還是一個二元制的結構,農民進城還是沒有城市戶口,這些問題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所以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面對三農問題一共講了6條措施,我覺得都很對、都很好也都很具體,現在的問題就是有關的部門要貫徹好、落實好,只能更好,不能打折扣,這點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切實地增加糧食産量、增加農民的收入,我們要克服的困難也還很多。我們也看到了,農田被佔了以後再要想復墾可就不容易了;還有,就是農民負擔很重,一定要有有力的措施。我有一個體會,為什麼好多人都向農民伸手呢?實際上是政府養的人太多了、吃皇糧的人太多了、要由財政負擔開支的人太多了——養著這麼多人,又沒有那麼多的收入,自然就要增加農民的負擔。所以,想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機關就要大大地精減,包括帶著農字頭的部門也要精減。

  主持人:這個是不是一個減輕農民負擔的突破口呢?

  項懷誠:這就叫做“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人減下來了,農民的負擔自然就減輕了,這是我的一個體會。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城市和小城鎮,應該盡可能多地吸收農民。現在農村總共有一億多的富餘勞動力,農民現在要想增收,外出打工是一條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就是對農民的孩子無論如何也一定要實現義務教育,再不能向這些孩子再亂收費了。當然,我也要大膽地講一個包括我在內不少人都持有的觀點,就是應該取消農民進城打工的各種制度性的壁壘,消除對進城農民的歧視,給農民創造一個平等的法律環境,真的應當這樣。我經常説,農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我們經常説小康,只有農民小康了,中國才會真正實現小康。

  主持人:在談完三農問題以後,我們再來看看報告中僅次於三農問題的一個問題,就是五個統籌中的另一個統籌——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在這點上我想我們很自然想到兩個區域,一個是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還有一個就是東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問題。現在有這樣一種説法,自從振興西部的戰略出臺以後,國家在西部的投資包括民間投資都已經很大了,但是好像見效不是很快。也有人説,同樣10塊錢,投到東部可以賺20塊錢但是投到西部可能收的就很少,您能不能跟我們説説這是為什麼呢?

  項懷誠:從科學的發展觀的角度來看,區域經濟要協調發展。現在是有些地方快,有的地方慢,如果説東部地區繼續發展而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停滯不前的話,他們也會反過來拉東部發展的後腿,所以要有一個協調的發展。所以對這個問題,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天講得非常具體、很有針對性、政策也都有了,一句話,就是開發西部,振興東北。如果説西部地區重點是在開發的話,那麼東北地區就是轉型。西部基礎不好,要開發;東北有基礎,就是太老了,比如煤礦差不多都採光了,所以要轉型,很多骨幹的工業包括重工業生産的産品太老了,也要轉型,此外,包括思想和觀念更要轉型,所以我説:東北的振興,關鍵在轉型。

  關於西部的發展問題,我覺得應該強調,必須是有重點的,必須是分步驟的。重點是什麼呢?我覺得第一個就是基礎設施,第二個就是生態保護,第三個就是農業,第四個就是科技教育衛生文化事業,要全面改善基礎條件。對於西部地區,我們是有這個義務的,要幫助他發展起來。關於在西部的投資,就像你所講的,一段時間之內不一定馬上就見效,但是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打的基礎,所以我説西部開發要有重點,要有規劃,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一段時間以內不一定見效,但是假以時日一定會見效,到時候不僅西部受益,全國也會受益,這是我的體會。

  再説東北,我對這個地區是非常有感情的。東北是我們國家最早進入計劃經濟又最晚退出計劃經濟的,計劃經濟的影響非常深的,因此舊的體制是振興東北最大的障礙,所以我覺得振興東北,要投入,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創新,是觀念的轉變。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對於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支持不能單純地著眼于一些政策的優惠、技術的改造,更重要的是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企業結構、産品結構,提高企業內部的體制結構,提高企業生産産品的市場的競爭力,讓他們能夠在市場上站住,能夠融入到市場,這有點脫胎換骨的勁頭。據我所知,在西部開發方面投入多少錢,每年多少,部署多少個項目,進度時間是怎麼安排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一共投入多少錢,是在哪些産業,做哪些改造,或者是做哪些轉軌的措施,還包括怎麼引進新的觀念,這些我們有關的部門都已經做了部署了。西部大開發已經成立了一個辦公室,專門的一個辦公室。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個振興的問題也準備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溫總理在報告中也提到了一系列我們經濟發展中的難題,比如財稅體制、投資體制、信用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國企和國有資産體制的改革。改革開放25年以來,改革一直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線索,那麼為什麼這些改革在實踐中、在推行的過程中都是非常的困難呢?

  項懷誠:關於改革,我認為溫總理講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包括經濟體制改革、科技教育體制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還有政治體制改革等等。我覺得溫總理的報告自始至終貫徹了改革的精神、深化改革的精神。在經濟體制的改革方面,大概有6個主要的內容,就是國有資産管理的改革,國有企業的改革,金融體制的改革,財稅體制的改革,投資體制的改革,以及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這些改革都非常重要。坦率地講,我有這樣一個體會,就是我們的改革已經進行了20多年了,那些震動比較小、比較便於推進、比較容易市場化的改革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難度比較高的,所以我們把它叫做“攻堅戰”。比如國有資産管理的改革和國企的改革,上一屆政府用5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還必須要繼續深化,這就説明它們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更加縝密。

  主持人:打一個比方,是不是説湯已經喝完以後現在剩下的都是骨頭了,要把這些骨頭啃下來比較難。

  項懷誠:是這樣的。首先是因為這些事情都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涉及面比較寬,而且比較敏感,所以容不得大的差錯——小的差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有大的差錯。第二,就是在進行這些改革的過程中,主要承擔改革的部門和領導同志可能要花更大的精力。第三,我覺得方方面面、各個部門、上上下下都要形成一個合力,要從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出發進行工作。從宏觀上講就是優化配置,微觀上講就是市場塑造,從方方面面一起來支持這項改革。

  主持人:剛才我們談到的都是些非常宏觀的問題,我想對於電視機前看電視的觀眾朋友來説,一個更關係到他們利益的就是就業問題,對於溫總理報告涉及的這方面的問題,您是怎麼理解的?

  項懷誠:溫總理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他在報告裏講要千方百計地增加就業,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我認為,現階段我們國家勞動力的供求缺口還是比較大的,矛盾也是比較嚴重的。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人口多,現在,我們國家每年新增的勞動力有1500多萬,還有下崗再就業的職工,溫總理説的數字是500萬,加在一塊就2000萬,相當於歐洲國家的總人口,問題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中央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提出來,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我認為,溫總理報告透露出來的精神就是要堅持靠發展來解決問題。

  主持人:有一種説法就是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能創造幾十萬個就業的崗位。

  項懷誠: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如果我們把經濟發展的結構做一點調整,比如説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快一點,比如説第三産業發展快一點,那麼安置就業的人就可能多一點,就業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得好一點;第二,應該提倡發展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來解決就業問題;第三個就是國家的政策,現在政府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就業和再就業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我覺得要堅持執行下去;第四,我覺得要改變就業的觀念,要提倡自主就業和靈活就業。

  主持人:我們還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往年相比多了一個內容,就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我想這是今年報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您作為一個在政府工作了幾十年得資深的公務員,您是怎麼解讀這方面的內容的?

  項懷誠: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把政府自身建設作為一個專門的部分提出來,我覺得這是新的形勢下面的新的要求,是很有意義的,我覺得包含著這樣的一個信息,就是政府的自身建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以前很長的時間政府什麼都要管,後來説政企要分開,説我們有些事情越位了。現在我們已經講清楚了,實際上政府的職能就四句話,一個就是調控經濟,一個叫做市場監管,一個叫做社會管理,一個叫做公共服務。

  主持人:報告裏還有一句話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溫總理説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要經得起群眾、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您怎麼解讀這一句話?

  項懷誠:這個就是講政府的職能轉變。實際上我們的政府是個什麼政府呢?是個服務型政府,為誰服務呢?為人民服務。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要提高我們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核心內容就是溫家寶總理在報告裏面講到的,叫做科學的決策,實行科學決策,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我在政府工作的時候,我覺得沒有很好地按照現在這樣的要求來做,做得不夠,在這點上,我自己覺得改革得不夠。現在方向更明確了,調控經濟,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這個是今後政府的職能。五隻眼睛看政府,就是要把政府放在監督之下,例行自己的職責,要公開、要透明,要服務得更好一些。

  主持人:非常感謝項先生既深入又形象、既感性又理性地為我們解讀了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

  

連線美國高盛集團全球資深顧問桑頓:談科學發展觀

  針對新一屆政府提出的堅持科學發展觀,更加注重統籌兼顧的觀點,我們連線了正在紐約的美國高盛集團全球資深顧問約翰桑頓先生。作為一個對中國經濟有著特殊判斷和理解的國際經濟界高層人士,桑頓去年放棄了年薪1200萬美元的高盛集團全球總裁的職位,而到清華大學當了一位年薪只有1美元的兼職教授。我們來聽聽他對科學發展觀,以及溫總理提出的今年經濟7%具體增長目標的看法。

  芮成鋼:很高興又聽到您的聲音。


  桑頓:也很高興聽到您的聲音,很長時間沒有交談了。

  芮成鋼:你怎麼評價新一屆政府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更加注重統籌兼顧?

  桑頓:我想説的是,在我看來新一屆政府的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平衡和協調,經濟方面和外交方面都包括在內,他們在處理問題方面都採用非常協調的方法,他們清楚地知道中國已經經歷了一段很長期很持續的高速增長,這對國家發展很有好處,但是這也意味著政府必須開始擔心,我想他們也已經開始擔心了,也就是關心那些沒有從經濟增長中獲得好處的人,而不僅僅是從中獲益的人。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一個價值觀。

  芮成鋼:根據這樣的發展觀,我們怎樣來看待和把握GDP的增長速度?

  桑頓:我們不要太注重到底是9.1%或者是9.5%,或者是8.1%的GDP增長,不要太注重具體數字。這些只是一些經濟增長的指標,不能把它看得那麼神聖。

  芮成鋼: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並提出7%的具體經濟發展目標,你如何評價這一目標?

  桑頓:我覺得不管經濟增長率是7.5%也好,7%也好,8.5%也好,9%也好,這都是非常驚人的數字,這都是非常高的增長率,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注重這個經濟增長的方向和質量,而不僅僅是這個數字本身。

  芮成鋼:您認為對新一屆政府來講,什麼樣的經濟增長是他們最想看到的?

  桑頓:我們看到的是政府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所以他們不再僅僅關注GDP的增長額,而是更加注重增長的質量。這屆政府一方面非常注重經濟發展的平衡,另一方面也很注重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非常長遠的選擇。這就意味著不是每年GDP的增長都會那麼快,但是長遠看來,我們會建設一個非常健康有序的社會。

  

專訪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劉樹成:7%的導向

  去年下半年開始,物價上漲,國內的能源、原材料、交通運輸等方面也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局面。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政府應該如何保持經濟平穩增長,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呢?經濟頻道記者壽蓓蓓今天專訪了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成。

  壽蓓蓓:報告提出要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是不是政府覺得現在經濟過熱了?


  劉樹成:在學術界,一年來大家討論得很熱烈,可是從政府的角度講,它並沒有直接來回答這個經濟是不是過熱的問題。但是,從政府宏觀調控的導向上,我們可以看到,它是針對著一些局部地區和一些行業盲目投資的傾向,或者是快速增長中的新問題來加以調控的。

  壽蓓蓓:2003年的經濟增長率是9.1%,可2004年的預期目標只有7%,不是要“防止大起大落”嗎?

  劉樹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是個導向性的留有餘地的指標。

  壽蓓蓓:留了多大餘地?

  劉叔成:為了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就需要把握好一個適度的經濟增長區間,大體上可以保持在8%—10%。

  壽蓓蓓:那為什麼現在這個預期目標設定的只有7%呢?還是左右。

  劉樹成:在地方的角度看,它存在著過去計劃經濟下遺留下來的一些現象還沒有解決。

  壽蓓蓓:什麼現象?

  劉樹成:比如説層層加碼,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如果中央提出8%或者9%,那麼到了地方上呢,比如説到了省一級,它就可能再加一個百分點,它就加成9%—10%。那麼從省裏再往下到了市、縣一級,它可能就加到了11%以上。這樣層層一加碼,就可能把使經濟很快推向過熱,那麼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實際的結果有可能高於這個目標。但是從宏觀調控的角度給出的一個方向就是,不希望經濟的這個速度一下子過高,從而由大起引起大落。

  壽蓓蓓:2004年政府九大任務中的第一大任務就是宏觀調控,現在的通貨膨脹率比銀行存款利率都高了,老百姓放在銀行裏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個趨勢能通過2004年的宏觀調控來扭轉嗎?

  劉樹成:從2003年第四季度來看,一些重要的原材料、能源,還有一些農産品的價格已經有比較高的上漲,在這種情況下,2004年的宏觀調控必須把物價上漲的源頭控制住。這個源頭,一個是一定資産投資的增長速度,再一個是信貸規模。

  壽蓓蓓:會動用銀行利率的杠桿嗎?

  劉樹成:央行會根據形勢的變化,密切跟蹤經濟的態勢、物價的態勢,隨時起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來調控。

  

連線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羅奇:談預期目標7%

  在去年,國際國內的經濟界人士,對於我國經濟增長率能不能實現7%的目標,發生過一場爭論。其中,一位美國經濟學家的聲音尤為響亮,他叫史蒂芬羅奇,是國際權威經濟分析機構摩根斯坦利添惠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他本人,也因為多年來成功預測全球經濟的陰晴和起落,而聞名世界。那麼,他對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長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芮成鋼:羅奇,你好。謝謝你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


  羅奇:很高興再次接受你的採訪,成鋼。

  芮成鋼:你能不能談談,中國新政府上任後,你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印象和評價。

  羅奇:中國的新政府上任只有一年。中國和中國經濟經歷了艱難的一年。首先,2003年全球經濟疲軟。接著SARS全面爆發。不過中國經濟表現得非常好。比大部分人預期的都好。因此我認為,中國新政府在上任初期表現很好。他們在非常不利的環境下,成功地管理著中國經濟。

  芮成鋼:你對中國經濟2003年增長達到9.1%是否感到驚訝?

  羅奇:是的,我們都很驚訝,尤其因為我們在出現SARS的情況下,降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當我們意識到SARS巨大的破壞性時,我們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低於7%。不過我們很快意識到,中國經濟恢復和增長的勢頭比我們預想的強勁的多,因此我們在降低預期的幾個月後,又提高了預期。坦白地説,我們提高的幅度不夠。

  芮成鋼:在溫家寶總理今天的政府報告中,預測中國2004年經濟增長率為7%,你怎麼看?

  羅奇: 去年中國政府遇到SARS,認為經濟增長將低於預期,於是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不過現在央行已經實行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從去年9月開始增加儲備,銀行借貸在2003年最後三個月裏明顯下降,平均每個月只有去年前九個月的三分之一。中國政府對可能出現的經濟過熱的擔心是有必要的。這麼做的結果是經濟增長放緩,不是大幅下降,是軟著陸,這對中國經濟是有建設性意義的。

(編輯:小荷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