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講述《森林之歌》拍攝的幕後故事/三年跋涉道不盡電視人的堅韌和傳奇/中國首次大規模拍攝動 |
■組稿手記
我介入《森林之歌》至今已有三年,此間,整個攝製組的男男女女,被圈養在電視臺附近一個四室兩廳的單元房裏,吃喝拉撒以及工作全在一百多平方米之內完成,他們管這兒叫“森林集中營”。
時間長了,大家在一起逐漸有了感情,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火車的酸甜苦辣,以下看到的是他們的拍攝手記。
如此大規模拍攝動植物的紀錄片對我們來説確是挑戰,完全沒有任何的經驗可談,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才把它堅持下來的。
《森林之歌》由財政部直接撥款拍攝,領導的初衷是向觀眾介紹中國森林的美麗和神奇。或者換了《瘋狂的石頭》的話説,領導想通過這個片子讓觀眾明白,森林是母體,我們都生活在它溫潤的子宮裏。但遺憾的是,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官方數字只有百分之十八,我們更多的同志都有點兒“宮外孕”的意思。
■本期臨時主編陳曉卿
中央電視臺高級編輯,中央電視臺文化專題部《見證》欄目製片人,紀錄片《森林之歌》總導演。
家常便飯: 收穫喜悅收穫無奈
◎《雪域神木》導演賈丁
2004年6月下旬的一天,大家遇到了一個幸運和遺憾交織的日子。
為了拍攝初生的小馬鹿,攝製組在藏東南長毛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整整等待了三天。春季是馬鹿産崽的季節,方圓637公里的保護區裏每一個角落都可能是小鹿的誕生地,小鹿身上的斑點和周圍野花的顏色極其相近,就連金雕銳利的眼睛都能騙過,何況我們這些人眼?到了第四天,仍然一無所獲。攝製組陷入焦躁的情緒中,有人甚至提出放棄拍攝。
就在大家做最後堅持的時候,突然,對講機裏傳來一陣急促的藏語對話,趕快找來翻譯,原來,當地牧民得知我們在尋找小馬鹿,已經在幾天前就自發幫助我們滿山搜尋了。對講機裏説山頂發現了一頭小鹿。所有人立刻像打了雞血,背起幾十公斤重的設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向山頂衝刺。陪同我們的是一位健壯的康巴漢子,平時常常為我們這些內地人的身子骨擔心,沒想到在衝刺中,這位高原上的大漢竟然被落在了後面。
大家平靜一下急促的呼吸,開始靜靜地拍攝。當小馬鹿從地上第一次站立起的場景被攝影師扎西收錄在鏡頭中時,我覺得今天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幸運的日子。
發現小馬鹿的是一位中年牧民,直到今天我還記得她的名字———向秋拉姆。
根據馬鹿的生活習性,母鹿天亮時分會外出覓食,幼子則留在原地,傍晚母鹿返回給小鹿喂奶。母鹿很警惕,如果發現周圍有人甚至會遺棄幼子再不回來。為了拍攝母鹿哺乳的鏡頭,我們決定把對面的山脊當做掩體。為了翻上這一座大山,大家又連續跋涉了3個多小時。
高原的天氣變化莫測,剛才的萬里晴空一下子狂風大作、陰雲壓頂,遠方不時電閃雷鳴。身邊牧民的眼睛裏流露出恐懼的眼光,大聲喊著讓我們立刻下山,因為暴雨馬上就會到來。
剛剛撤到山腰,暴雨傾盆而下,雨幕籠罩的山頂消失在視野裏,牧民説那裏肯定在下冰雹。
就這樣,我們失去了母鹿哺乳的鏡頭,幾個小時前的喜悅心情消失得無影無蹤,大家被失落的情緒包圍著,冒著大雨默默向山腳走去……
短短的一天,攝製組的弟兄們經歷了收穫的喜悅,品嘗了失敗的無奈。在以後3年的拍攝中,這樣的經歷慢慢變成了家常便飯。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