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終年鬱鬱蔥蔥,生息不止,被譽為地球的“肺臟”。生物多樣性是熱帶雨林最重要的特徵。儘管熱帶雨林僅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卻佔了世界總數的一半。 海南島自古就覆蓋着茂密的熱帶森林。在距今約70萬年前,全島各地已遍佈熱帶植物,種類很多,面積也大,呈現一派雨林景觀。在競爭分外激烈的熱帶雨林,每年每公頃土地有150,000棵幼苗生根發芽,其中僅僅有不到1%的幼苗才會長成大樹。它們必須通過艱苦卓絕的競爭,最終發芽、開花、結果。同時,森林中的植物相互競爭又相互依賴,最終造就了熱帶雨林的豐富多樣。
一群黃猄蟻可有好幾個巢,多達數萬隻,其中分為有翅蟻和工蟻兩種。在有翅蟻中,大者為雌,青黃色,交尾後即脫翅;小者為雄,棕黑色。雌、雄蟻專司繁育後代,其它事務一概不管,雄蟻經交尾後離巢死去。工蟻沒有翅膀,也有大、小兩種,它們不停地覓食、戰鬥、保衛家園、照顧蟻後産下的新成員,一生都在忙碌中度過。
胡蜂體壁堅厚,光滑少毛,靜止時前翅縱折,具強螫針的蜂類。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5000種以上。中國有記載的約為200種。胡蜂是捕食性蜂類,成蟲體多呈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它們是有社會性行為的昆蟲類群,蜂群中有後蜂、職蜂(或稱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區別。
木蓮為木蘭科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呈灰色,極為平滑;葉厚,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長約8~17厘米,寬1.8~6.5厘米,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為楔形,背面蒼綠色或有白粉。花為白色,果實熟透時呈深紅色。
無脊椎動物,屬有翅亞綱,因身體修長而得名,有翅或無翅。體長而大,為中型或大型昆蟲,一般在10~30毫米,最大的260毫米。前胸節短,中胸節和後胸節長,無翅種類尤其如此。當竹節蟲6足緊靠身體時,更像竹節,喜愛灌木和喬木的葉片。有翅種類的翅多為兩對,前翅革質,狹長,橫脈眾多,脈序成細密的網狀。多數竹節蟲的體色呈深褐色,少數為綠色或暗綠色。
蚜蟲別名瓜蚜,又稱膩蟲或蜜蟲等,分佈遍及世界各地。中國已知的蚜蟲約有260種,分佈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小蚜屬、黑背蚜屬及否蚜屬為中國特有屬。蚜蟲分為有翅和無翅兩種類型,體色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於西葫蘆葉背面、嫩莖、生長點和花上,用針狀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細胞受到破壞,生長失去平衡,同時會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葉片上。
望天樹又名擎天樹,屬於龍腦香科,柳安屬,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種。1975年由我國雲南省林業考察隊在西雙版納的森林中發現。它不僅是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也是我國最高大的闊葉喬木。一般高達60多米,胸徑1米左右,最粗的可達3米。高聳挺拔的樹榦豎立於森林綠樹叢中,比周圍高30~40米的大樹還要高出20~30米,真是直通九霄,大有刺破青天的架式。
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我國就有2000種,但皆大同小異,其生活習性差異不大。成蟲體呈長圓筒形,背部略扁。幼蟲粗肥,呈長圓形,略扁,少數體細長。頭橫闊或長橢圓形,常縮入前胸背板很深。最常見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還有光肩星天牛、桃紅頸天牛、白筋天牛、紅緣天牛等。
青梅別名青皮,屬龍腦香科,是常綠大喬木,屬國家三級保護珍稀樹種。高達30多米,胸徑達1.2米,樹榦通直,為海南島特産喬木樹種。青梅木質特別堅硬,一般的鐵釘釘不入,難以加工,乾燥後稍開裂,不變形。心材極耐腐,耐水浸,百年不朽。
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0米,胸徑達0.85米。樹皮縱裂,黑褐色。葉革質,橢圓形,長6.5~20.5厘米,寬4~11.5厘米。圓錐花序生枝頂,花偏於分枝一側,花萼5片,花瓣5片,雄蕊15枚。堅果卵圓形,為增大的翅狀宿存萼包被,翅狀萼長7厘米,倒披針形。
獼猴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猴類,體長43~55厘米,尾長15~24厘米。頭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鼻孔向下,長有頰囊,臀部的胼胝明顯。獼猴多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繁殖有明顯的季節性,壽命長達30年。獼猴屬於雜食性動物。
成蟲體長約為1.5~2.2厘米,食性雜,刺吸茄子、番茄、四季豆、毛豆等蔬菜的汁液,造成葉片萎蔫。若蟲常在植株被害處附近群集。呈綠色,長盾形。觸角絲狀5節,前胸背板前緣兩側成角狀突出,“肩”的邊緣呈黑色,其上有許多黑色粗大刻點。綠蝽的體色隨着生長期的變化而變化,逐漸變為全綠色。天敵有平腹小蜂、黃猄蟻、螳螂和蜘蛛等。
巨松鼠,屬於嚙齒目松鼠科,是一種大型松鼠。巨松鼠一般生活在中海拔500~1000米熱帶濕性季雨林的高樹上,尤其喜歡河谷兩旁陡坡的高樹,是標準的樹棲種類,以樹枝葉營巢於高樹枝椏上,很少發現它們居住在樹洞中,但也會利用樹洞藏身。它們通常在白晝單只或成對活動,很少集群。産仔較集中在夏季。以果實、嫩芽和花等為食。
成蟲的大小﹑形狀因種類而異,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過8厘米,頭較小,觸角和足都很短。幼蟲體長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樹木,也有潛食於樹葉中的,嚴重時能使樹皮爆裂,故名“爆皮蟲”。吉丁蟲是一種極為美麗的甲蟲,一般體表具多種色彩的金屬光澤,大多色彩絢麗異常,似嬌艷迷人的淑女,也被人喻為“彩虹的眼睛”。
黑眶蟾蜍別名癩蛤蟆、蛤巴、癩疙皰、蟾蜍,屬蟾蜍科。個頭兒較大,雄蟾體長平均63毫米,雌蟾為96毫米。頭部吻至上眼鹼內緣有黑色骨質脊棱。皮膚粗糙,除頭頂以外,其他部位滿布大小不等的疣粒。體色一般為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棕紅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黃色上有深灰色花斑。眼後有一對大型的毒腺,可分泌白色的毒液,有防禦敵害的作用。趾間有蹼,無鳴囊。
大花五椏果屬五椏果科五椏果屬,常綠喬木,高30米,胸徑1米。樹皮呈灰色或淺灰色,小枝粗壯,葉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5~30厘米,寬8~14厘米,頂端圓形或鈍,邊緣有疏離小齒,腹面除葉脈稍被短粗毛外,余皆近無毛。葉柄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繡色粗毛或近無毛。花梗粗壯,密被黃褐色粗毛;果實接近球形,不開裂,暗紅色;種子數多,為暗褐色。
白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但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於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於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白蟻的形態特徵與螞蟻有明顯的不同:白蟻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後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於後翅。白蟻屬社會性群體生活昆蟲,並有複雜的組織分工。在一個群體內的個體,從形態和分工上可分為兩大類型,即生殖型和非生殖型。
在去海南熱帶雨林裏拍攝之前,盤算着要在四五十米高的兩棵大樹上架設鋼索。我很快發現,僅僅穿戴好爬樹的各式行頭,安全繩、攀登器,對於爬樹來説於事無補,三人攝製小組,我和李文舉都是近一百公斤的胖子,只有我們的攝像路路,攀樹如猿,可要憑一個人高空作業架鋼索,完全沒戲。 退而求其次,我要求在瀑布上架設鋼索。瀑布落差近20米,氣勢還算不錯。方案很快制定出來,鋼索一端選在瀑布上方一棵樹,可步行到達;另一端選在瀑布對面懸崖上一棵樹,需要從瀑佈下面過河,然後攀登上去。 一切妥當,將路路在瀑布上放出,讓路路自由下滑,滑出去五米,停在空中不動了。
去霸王嶺,拍長臂猿,這是在海南漫長的四個月拍攝中,最讓人興奮的事。 然而,詳細一了解,敢情,整個霸王嶺地區,僅健在12隻長臂猿。正好是一個球隊加一個教練,連幾個敲大鼓助威的親戚都沒有。這12隻,還湊不成一支球隊,因為丫們鬧了分裂,12隻長臂猿分成A、B兩群。A群7隻,B群5隻,連場排球都打不起來。 我們帶了12隻大包上山。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爬山,終於抵達B群觀測點的鐵皮房子時,一個個都和揹包一齊扔到床舖上,昏睡過去。不過,第二天一早,在雨滴敲打鐵皮房子的巨響中,俺們就被猿嘯聲驚醒了,那是真正的嘯聲,凌厲、清越。俺們儘管都沒聽見過猿嘯,但都在矇盹中高叫:長臂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