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315社區頻道 > 315晚會 > 正文

手機漫游費聽證會三大關鍵詞

CCTV.com  2008年01月22日 10: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21日訊  承載5億余手機用戶和期待,“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聽證會將於22日召開,我國手機高資費的最後一個“堡壘”終於踏上破冰之旅。然而,聽證會能否真正促成漫游費價格堅冰的融化呢?在各方爭論焦點中,有三個關鍵詞值得關注。

    成本,能否揭開漫游費真面目?

    我國手機漫游服務開通,至今已有17年之久。隨着網絡建設完成和電信市場發展,尤其是近兩年本地手機通話費水平大幅下降之後,鮮有動作的漫游費被稱為支撐手機高資費的最後一個“堡壘”。

    漫游費降不下來,究竟是成本使然,還是暴利所致?作為電信運營商的代表,中國移動2005年、2006年年報顯示,在總收入2430億元、2953億元中,話音收入分別佔74.8%、71.6%,但並未披露漫游費在話音收入中的佔比情況。據中國移動計費部門大致估算,漫游費收入佔話音收入10%左右。

    從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測算中,可以看出,每月使用漫游的手機用戶佔手機用戶總數的20%左右,産生高額漫游費的手機用戶則多為商務人士。

    上海聽證代表江憲律師表示,電信部門公佈的電信條例規定,手機資費以成本為原則收費。不管手機資費是降價也好,漲價也罷,用戶應當有知情權,即公佈資費成本。而從運營商推出的套餐來看,降價空間是完全存在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澳大利亞、美國,無論在哪個城市都不收取漫游費。印度儘管收取漫游費,但政府在去年2月出臺了漫游費限價政策。在日本,雖然也存在漫游費,但都是通過資費套餐的形式來收取,因此也比較低。

    從2007年夏,一部旨在大幅降低歐盟範圍內手機跨國漫游收費的限價規定正式開始實施。歐盟委員會去年10月份公佈的報告顯示,手機漫游費限價規定讓消費者們獲益匪淺,成員國範圍內的漫游話費下降幅度最高達六成。

    應該説,歐盟手機漫游費成功降價與歐盟主管機構的積極介入不無關係。早在2004年12月,歐盟委員會便對歐盟範圍內的手機跨國漫游費進行調查,並得出漫游收費與成本相比過高且缺乏正當性的結論。

    那麼,在中國到底手機漫游通話有沒有成本,成本如何計算?有的專家表示,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移動通信網絡建設水平不一樣,到底收不收漫游費,無法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橫向比較。但可以肯定的是,手機漫游不過是在漫游地和註冊地之間,傳送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的簡單信息,成本是非常低的。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説,按照國際電聯的調研,手機漫游通話肯定有成本,但成本難以精確計算。首先是設計建設成本。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不同,因要考慮漫游,其設計建設成本高。在這部分成本中,計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全網漫游成本,因各地容量不同,漫游手機用戶充滿變數,再加上網絡要不定期擴容,成本難以核算。

    其次是服務功能成本。隨着手機短信、彩信、上網等功能的逐步增加,需要分攤服務功能成本。究竟哪部分成本高,哪部分成本低,難以準確計算。

    第三是設備維護和更換成本,需要手機用戶在使用移動基站等網絡時予以分攤。

    “在全球,計算手機漫游費成本都是一個難題。但是,隨着技術進步以及服務領域擴大,分攤成本的降低,漫游費逐步降低應該是一種趨勢。歐盟成員國間對手機漫游費進行限價管制就是一個例子。”信息産業部清算司負責人説。

    因此,此次聽證會將聽取各方意見,規定移動漫游費的“上限”即最高限額。不論最終出臺哪一種方案,政府都將在上限標準下,繼續鼓勵並要求各個移動運營商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和地區,採用各種各樣優惠措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