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揭露虛假促銷行為常見的欺詐手段、類型和特徵,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宣傳《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全國整規辦委託中國反商業欺詐網聯合人民網、中國經濟網、新浪財經、中國網、國際在線、中青網、央視國際、法制網、金融界、東方誠信在線等大型網絡媒體圍繞“虛假促銷”現象於12月20日下午共同舉辦了“治理商場虛假促銷”網上論壇。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任靜和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行業副主任李緋做客本次論壇,希望大家理性消費。
促銷的形式
李緋指出:促銷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現在有“滿減”形式,還有一種就是會員打折促銷的形式,比如説VIP會員這種形式;還有一種是積分促銷,還有舉辦各種節,比如什麼羽絨服節,羊絨衫節,還有諸如店慶活動之類,這都屬於一種促銷形式。
但是以這種純粹的價格促銷是處於一種最簡單、低層次的一種促銷形式,隨着商業企業的不斷發展,我們應該擺脫打價格戰低層次形式,逐漸進入到文化和服務的高檔次的營銷方式。
充分了解 理智消費
任靜建議:不管商場是進行哪一種促銷活動,消費者在參加促銷活動前,應該儘量充分地了解這種促銷活動的一些聲明,一些限制性的規定,在促銷過程中不要去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衝動性的購買,應該理智地參加這些促銷活動。另外,如果發現在促銷活動中,商家有不正當的、不規範的促銷行為,應該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有關政府部門進行舉報。
商家要盈利 提高核心競爭力是根本
李緋指出:商場打折銷售對於商場和供應商都會造成直接的損失,我們現在不希望他們再做這種簡單的促銷形式,一方面也是希望他們對自己的企業在促銷方面有一個長遠的規劃,讓他們朝着多樣化的營銷方式發展,提高他們的營銷手段和促銷的檔次。這樣,可以實現消費者、商家、供應商達到和諧共贏的目的,同時應該提高商家的核心競爭力。
買的沒有賣的精 商場打折有貓膩
在回答網友關於“商場打折是否有貓膩”的問題時,任靜指出:商場打折到底有什麼貓膩,從許多消費者的反映來説是很多的。
比如説,在打折促銷的産品,真正好銷的貨是不打折、不促銷的,而打折促銷的往往是不好銷的貨,比如積壓貨,所以消費者在參加打折的時候也要多一個心眼,多比較一下,看看促銷産品和原價産品,通過感官的判斷可以比較一下質量方面的差異。
其他打折的貓膩,除了産品質量方面,可能還有價格,所以説商場打折貓膩肯定還是很多的,因為買的沒有賣的精,永遠都是這樣的。
商品啥時候買最便宜
針對網友提出的究竟是打折的時候買便宜還是不打折的時候便宜,李緋認為最關鍵的是消費者要擦亮眼睛,不斷提高自己在消費中的心理成熟狀態,應該積累自己的消費意識。
不管是打折的時候便宜還是不打折的時候便宜,主要靠消費者自己在購物當中自己去明辨,這個誰也無法知道啥時候更便宜,畢竟“買的沒有賣的精”!
李緋補充説隨着百貨行業商家近幾年經營服務不斷地提高,商場重新定位,像賽特和燕莎都是以文化促銷,每年賽特店慶的時候是真正讓利給消費者。
打折風促成消費者打折依賴心理
任靜指出:現在有很多消費者可能願意買標價200塊錢而打折完了是160元錢的衣服,而不願意賣標價160元但不打折不講價的衣服。這是現在很普遍的現象,産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目前整個零售業常年處於打折促銷活動中的這種常態而培養出的一種消費心理。
實際上商場無休止的打折,從商品一上櫃臺就擺上了折扣價,給整個社會傳遞的信息明碼標的價都不是實價,全都可以打折。這樣一來,明碼標價法律規定的原始意義就已經失去了,所以最後消費者對於商場的標價已經産生了一種不信任感,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砍價本領。這種打折風就促成了消費者對打折的依賴心理,就形成了打折才買,不打折不買,實際上非常不利於商家來培養自己重視的顧客群,培養良好的商家和消費者互信關係。
對商家來説,長期打折也是不利的。專家分析,如果商業企業長期這樣打折、促銷,必然要壓低企業的利潤,影響零售企業自身的成長,而零售企業反過來會把壓力轉嫁給供貨商會,給整個流通體系造成長期的破壞。
實際上,這種促銷行為,既不利於經營者,也不利於消費者。所以,我們是非常反對這種常年打折,因為常年打折已經失去了打折讓利消費者真正的意義,也違背了咱們國家《價格法》裏面關於明碼標價的真實的立法本意,也破壞了社會的誠信基礎。
返券?打折?警惕消費陷阱
在歲末消費高峰期來臨之際,為提高公眾的反欺詐意識,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面對商家打折、返券、有獎銷售等名目繁多的促銷活動時做出理性的消費選擇,全國整規辦委託中國反商業欺詐網聯合人民網、新浪財經、中國經濟網、中國網、中青網、央視國際、法制網、金融界、東方誠信在線等多家媒體圍繞虛假促銷現象於12月20日成功舉辦了誠信論壇。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行業部副主任李緋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任靜做客本次論壇,就“虛假促銷”相關的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行業部副主任李緋指出,商場越來越喜歡返券而不喜歡打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打折是一次性的消費,而返券是在不停地進行消費,循環消費,容易誘使消費者産生老也覺得花不出去、花不完的感覺,這實際上是設了一個陷阱,讓消費者在不斷的消費,擴大商場的銷售額。
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任靜則認為,返券促銷這一營銷手法的出現,一開始曾被稱為行業內的“智慧”,但是這麼多年發展下來,返券促銷活動所帶來的弊端也已凸顯,並且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質疑。商家在返券促銷中設置的很多條件導致了這些現象的産生。比如説容易産生價格欺詐行為,另外消費者拿到返券的時候,才發現返券的使用範圍有那麼多的限制條件。還有返券不找零,引發了很多消費糾紛,以及在北京所出現的非常突出的黃牛黨利用返券促銷來盈利等等這些事情,實際上已經讓返券促銷活動走到了終點。
購買的醫療儀器如何辨別功效的真偽
在中國反商業欺詐網剛剛結束的“治理商場虛假促銷”網上論壇上,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任靜談到,在商場促銷時購買醫療儀器,聽信所謂的專家並不可信,因為專家本身並沒有出具法定證據的身份,他只是專業方面的權威而已,並不能為這個儀器做一個擔保。
消費者應該注意的是這個儀器是否經過了權威部門的鑒定,有沒有鑒定證書。如果是醫療器械,應該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一個醫療器械的批准文號。此外,所購買産品在相關的背景和證據方面的資料購買前一定要查實。
她建議説,在購買這种醫療器械的時候,消費者最好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去查詢一下這個産品是否有批准文號。如果國家批准了,它的功能是什麼?該産品功能是不是和商家宣稱的功能相一致,這一點很重要。對於消費者來講,完全可以通過查詢來辨別商家所宣傳産品功效的真偽。
合法的商場促銷和國家反不正當競爭不相違背
李緋説:商場促銷屬於商場的營銷手段,只要是依照法律法規來做,就不屬於不正當競爭形式,沒有違背反不正當競爭法。只要能夠按照商務部去年10月15號頒佈的《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來做的話,應視為一種正常的營銷方式。只要不存在一些欺詐行為,跟其他企業沒有不正當的競爭,就不屬於不正當競爭。促銷本身還是沒有問題的。
商場的促銷行為本身是國家法律所不禁止的,應該説是被法律認可的一种經營行為,如果它不存在涉及到反不正當競爭,或者是價格法,或者是産品質量法,還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這些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那麼他的促銷活動就是合法的,比如説沒有進行虛假的價格行為,在促銷過程中沒有出售有瑕疵的商品、明示了有質量瑕疵的商品,沒有出售假冒偽劣産品,促銷的産品也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執行了三包,也沒有低於成本價的價格進行不正當的競爭等等這些行為,那麼商場是可以進行促銷的。
零售商場不規範的促銷形式
虛構原價
任靜指出:不規範的形式從價格上有虛假的表現,根據以往的觀察,“十一”前後往往是商場開展促銷活動的高峰期。然而有些商場在商品標價上“做文章”。比如説促銷之前説是450元,促銷之後其實也是450元,只是在促銷期間把原價抬高,變成500多元。這種打折,實際上是虛構了原價。這種欺詐行為是不規範促銷的一種表現形式。
李緋補充説:商家虛構原價向消費者做促銷的這種行為屬於欺詐行為。在商務部2000年10月15號公佈的《零售商行為促銷管理辦法》當中,第11條明確指出:零售商不得利用虛構原價打折,或者是物價的標籤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
促銷行為不規範
買一贈一
在促銷的過程中,比如説“買一贈一”,按照消費者的理解,應該是明示贈的是什麼,或者如果不明示就應該認定是買一個電視贈一個電視,而商場在不明示的情況下,往往很有可能是買一個電視贈一瓶洗髮水,這可能也是屬於不規範的促銷行為。
宣傳不真實
有些宣傳的不真實,擴大了促銷的內容,好比説全場幾折,比如八折什麼的,都是不真實的宣傳。這也是一種形式。
返券促銷
有的説全場參加返券促銷活動,但是有些時候只是一部分有相關限制性的條款和條件,不參加的都沒有明示出來。還有一些就是限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是説促銷産品不能參加退換,這些也是屬於不規範的促銷行為。
特價商品有問題商場也要承擔退換責任
任靜指出:不管商場拿的是銷不出去的貨還是緊俏貨促銷,這都不影響産品能不能退換。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産品質量法》,當消費者發現他購買的商品有質量問題的時候,商場必須承擔退換責任,不能以這個産品是促銷産品就來限制消費者退換的權力。也就是説,促銷産品不能退換這種説法是經營者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霸王條款。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説明的,比如説有一些特價的處理品,特價處理品如果經營者在出售的時候已經明確告知了消費者它存在哪方面的質量缺陷,但是不影響對産品的正常使用,如果消費者同意購買,因為這些質量問題,可以告訴消費者不能退換。但是除了這些明示的質量缺陷以外,如果消費者拿回去以後還發現了其他的經營者沒有明確告知的其他質量問題,消費者依然可以要求退換特價商品。
促銷有破損的食品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 商場要承擔責任
此外,任靜還指出:快到期的産品如果是在産品的保質期內,應該是可以出售的,作為促銷産品也應該沒有問題。
産品有破損也要看情況能不能促銷。如果是食品的話是絕對不能出售的,當然也不能用來促銷。如果萬一消費者要是因為吃這種産品出了問題,商場當然要負責任。比如説了健康方面出了問題而産生費用或者給消費者造成的一些損害,商家應該承擔相關的賠償責任。
促銷陷阱 憑據幫您維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任靜特別提醒消費者: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利益,避開促銷陷阱,消費者要保留好消費的憑據、廣告宣傳頁,因為這些都可以作為投訴的證據。證明當時的宣傳是什麼情況,最後收費和宣傳有出入,特別是如果要收服務費應該把服務費列出來,這樣對於投訴有很大幫助,所以消費者把證據準備得越充分越好。
不規範的促銷行為可以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
在12月20日中國反商業欺詐網舉辦的“治理商場虛假促銷”論壇上,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行業副主任李緋李緋對我國目前管理商場促銷活動的法規做了説明:
05年9月,公安部、發改委、商務總局、工商總局開展不規範促銷的行動,決定一年左右的時間整頓不規範行為,促進零售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06年10月商務部頒佈了促銷行為辦法,通過一系列規定規範零售企業。在開展促銷時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07年2月,發改委等五部委下發了《關於貫徹零售商促銷管理辦法的通知》,同時對京城大型零售企業進行了限制,要求整改,對於頻頻出現的安全事故,商務部、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零售企業促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完善管理機制,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引導企業依法開展促銷活動,要求商業企業不得組織容易造成交通擁堵的限時限量促銷。
限時促銷需保證商品在促銷時段內充足供應
李緋指出:《零售商行為促銷管理辦法》規定,零售商開展限時促銷活動的,應當保證商品在促銷時段內的充足供應。
不規範的促銷行為可以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
任靜指出:對於那種對外宣稱搞促銷,結果把消費者騙進去而又稱貨源不充足的話,實際上就是一個虛假宣傳。如果是不規範的促銷行為,可以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則處以一萬以下的罰款。
(摘自:中國反商業欺詐網)
責編:陳君亮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