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治行政效能必須除根治本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7日 11:29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春節假期剛過,廣西壯族自治區隨即部署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26日在南寧舉行的全區電視電話會議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痛斥機關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六大病”。(2月26日新華網)

    這“六大病”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幹事創業激情;二是行政審批繁多;三是“三亂”屢禁不止;四是政令不夠暢通;五是創新能力不強;六是誠信意識淡薄。機關患上了這“六大病”,可以想象得到其服務質量會是什麼樣,其行政效能會有多低,老百姓辦點事會有多難。

    老實説,這“六大病”,絕非廣西獨有,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各地各級行政機關的通病,而且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各地主官直斥痛批這類通病的消息沒少見諸媒體,為整治這類通病也沒少研究措施,也不能説不見效果,但復發率和傳染性卻很高,實在讓人大傷腦筋。 

    此病為何如此頑固極易復發呢?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上行下效,根子在上面。這“六大病”核心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而“官本位”思想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領導幹部身上,領導幹部染病會迅速傳染給普通機關幹部。比如,有些領導幹部在沒有提拔到領導崗位之前,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都表現得積極向上,踏踏實實,有的甚至發誓“我要到了什麼崗位會如何如何大幹一番”,可是真的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後,卻自覺不自覺地轉變了思想,開始研究官場的關係學了,於是滿足於當“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表現日益突出。有些時候,還真的就這類幹部吃香,好事準拉不下,而一些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幹部反倒受排擠,弄好了送給一個好名聲。好多時候,機關幹部對這種負面的認識比正面教育還深,有的甚至認為這是機關工作的處事之道。試想,這樣的作風不除,機關效能怎麼能好?

    二是只重説教,動真格的少。翻開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便會發現其中都有這樣的説法——要大力開展行政效能監察,解決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和推諉扯皮等問題,努力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廉潔政府。在一些領導講話中,也時常聽到這樣的要求——轉變幹部作風提高行政效能,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發號施令上,必須動真格的。一定要在深入查找和剖析本部門、本單位和個人在作風和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上來真的、動實的;在抓好整改上來真的、動實的,等等。講得頭頭是道,提要求時的態度極其嚴厲,可是到了具體工作中,能夠兌現的有多少?“太平官”被拿下的又有多少?恐怕老百姓看得最清楚。  

    三是措施軟弱,治標不治本。近年來,為提高行政效能、轉變機關作風,各地在加強行政監管方面可謂不遺餘力,制定了不少措施。比如,有的開展經濟發展軟環境集中整治活動,設定行政行為“高壓線”,明令幾“不準”,違者跟進處罰措施;有的組織專門機構,長年進行明查暗訪,甚至啟用針孔攝像機和錄音機等手段進行督察;還有的在考核中把行政效能監察設定了“一票否決制”,等等,各種整治措施的確不少,但實際管用的並不多。原因就在於,治標不治本。媒體曾經有過報道,深圳龍崗區政府暗訪機關作風時發現,一個企業,兩年蓋了278個公章,竟然還沒能把廠房建起來。278個公章意味著278項行政權力,如果過多過濫的權力本身不被精簡,依附其上的效能、作風何以根本扭轉?這晨固然有人的因素,但是否有制度本身的原因?比如,機關的職位、人員設置本身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一份工作幾個人幹的現象?如果進一步從政府職能角度分析,還會質疑:一些行政部門、科室,是否本就多餘、不必要?如果局限在表象上尋求效能提高,必然是治標不治本。

    對於提高行政效能問題,溫家寶總理曾有過明確的思路,他強調,“改革要突破關鍵在改革政府”,“要下大決心搞好政府自身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可見,只有從制度層面入手,下大氣力進行制度改革,才是提高行政效能、轉變機關作風的根本。 文/久泰平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傅瑩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