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別把"黛玉"出家炒成傷痕文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7日 11:14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的丈夫郝彤昨日證實陳曉旭確實患上了乳腺疾病,但否認她是因此出家。郝彤感謝網友對陳曉旭的關心,稱他們肯定還會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將從事佛陀教育工作。正式剃度後的陳曉旭精神狀態很好。(2月27日新京報) 

    筆者注意到,昨天“黛玉”出家的新聞在網上一公佈,頓時一片熱議,估計點擊率絕不亞於大年三十之前的春晚節目單。大凡明星出事都會成為重頭新聞,都會成為沸沸颺颺的炒作爆料。當年李娜唱罷《青藏高原》之後神秘失蹤,在山西五台山削發為尼,一時也有好多版本的傳言,但從黛玉出家這件事上,網絡炒作得有點兒焦糊味了。 

     在網絡輿論的熱議中,最具典型、最顯“異想天開”的是,“黛玉”想必受到《紅樓夢》中佛禪思想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在遭遇某種挫折之時,遁入空門。有人乾脆就説她在《紅樓夢》劇情的“心理暗示”下作出人生抉擇的。而最具聯想性、“理論性”、“現實意義”的評論是,有人將其與“個人的宗教皈依、富人集體的精神缺席、現代人的精神焦慮”以及“社會轉型期的劇烈震蕩”聯絡起來;有人乾脆提出,“林妹妹出家”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救贖”。 

    然而,儘管紛紛擾擾的議論朝著明星而來,但我們應該更多的尊重“黛玉”個人選擇,更多的看到此事給社會帶來有益的一面。首先讓我們看到的是“黛玉”豁達的財富觀。棄影從商後,陳曉旭曾經很專注于賺錢,“我發現物欲的增長並沒有給我和家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從1991年進入廣告界,“黛玉”所領導的北京世邦已成為一家年營業額近2億元的4A廣告公司。出家之後,她的億萬家財分三份,一部分交給家人,一部分用於佛教,還有一部分將用於慈善事業。 

   “黛玉”身患重病,決定“雲遊四海,潛心修佛”,從事教育,她依然是一個守法的公民,曾經為社會作出貢獻,至今還在為社會作奉獻,她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在這個越來越價值多元化的社會裏,我們應該從“黛玉”身上看到和諧之義,悄然向她送去祝福,不必為了炒作明星軼聞就把她出家之事整成“傷痕文學”,驚擾她寧靜的心靈。

                                                                  文/ 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傅瑩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