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4日 14:37 來源:
記者近日在福建泉州、福州等地走訪時發現,節日期間仍有不少農民工滯留未歸,在與記者拉家常時,幾位農民工表示:新年最大的願望是“平平安安、沒災沒病”。 (2月23日新華網)
農民工很實在,他們的新年願望並不高,只想“平平安安、沒災沒病”,相信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言,也能代表更廣泛的農民工們的心願。然而,仔細琢磨一下,又覺得不是滋味,不是戰爭年代,也不像 “非典”的特殊時期,“平平安安、沒災沒病”原本應該是人們對生活的最低要求,試想,連平安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和諧?可是,農民工們卻把這當成了新年願望,這願望中分明透著一些遺憾和悲愴,令人深思。
農民工的工作與生活始終伴著風風雨雨,當初進城找活遭白眼受歧視到處碰壁,找到了活後又遭遇黑心老闆的惡意欠薪,如今不少地方在工資、待遇上已讓農民工沒有太多的奢望,但人身財産安全卻成了農民工的“心病”。來自湖南邵陽的打工妹彭靜説,“一年中就被騎摩托車的搶了兩次包,嚇死我了,希望政府好好管一管這事”,政府如何應對應該成為當下研究的重要課題。
應該説,這些年尤其是《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出臺後,各級政府在解決農民工問題上做了不少工作,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農民工在就醫、就學、就業、維權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這裡,固然有情況複雜、條件限制等方面的客觀原因,但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上的欠缺、責任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政府在為農民工服務上至少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務實:農民工原本就樸實,他們所反映的問題提出的要求,也都是實實在在的,因而,政府有關部門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也必須想實招,較真勁,求真務實。從以往情況看,一些地方在為農民工服務上,往往喜歡圖形式,造聲勢,比如,《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出臺後,一些地方迅速召開會議,轉發文件,有的領導親自上街發宣傳單,接受電視採訪,以示重視。各種活動沒少搞,可真正落實到具體實事上的卻不多。農民工對此意見很大。
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做必要的宣傳,但不要忘了宣傳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思想,推進工作的落實。那種只圖形式的宣傳活動,給人們一種虛張聲勢、圖息名利、顯示政績的印象,實際效用並不大,而且搞得多了會使人厭煩,使正常的宣傳受到影響。
加快:就是為農民工服務要加快節奏,提高辦事效率。現在,一些農民工對政府部門的意見,不不為他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著被動、拖遝、遲鈍等問題。比如,來自重慶的農民工劉鴻劍説,“我最怕工傷,要是遇到狠心的老闆,一輩子就完了。”他的一個老鄉2004年工傷後下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兩年多時間,市領導過問過,也去法院打了官司,可到今天還沒有結果。來自甘肅的女工寇彩霞的一個侄子,2005年隨她來到福州郊區的一家小塑料廠打工,不幸摔斷了腿,老闆給了2000元就想打發人走。後來當地報紙曝光了這件事,政府部門才進行調查,最終拿到了6000元的補償金。她説,“政府部門説得都很好,法律也擺在那,但我們耗不起時間,我問過勞動部門,他們説工傷案件最多可拖3年多。”一個工傷案件要拖3年多,這也叫解決問題?
長效:近年來,各地為農民工辦事想了不少好辦法,也深受農民工的歡迎。遠的不説,就説今年春節前,一些地方為不能回家的農民工設“千人工地宴”,免費為農民工提供團圓飯;有的地方為農民工提供一週的免費拜年電話和拜年寬帶網絡服務;尤其是有的地方鐵路部門上門服務,提前做好農民工團體票的預訂和預售,還積極組織開行農民工專列,等等,這些送溫暖活動著實暖了農民工的心。年節好過,平常日子難熬。節日送溫暖活動,能管一饑管不了百飽。農民工更盼望的是平時能長久地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政府不斷完善相關制度,用制度保證為農民工提供長久長效的服務。
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春節團拜會上曾講到“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四個”民生話題,溫暖人心,給人以信心和力量。我想,農民工的問題是民生的重大問題,農民工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溫暖。如何為農民工送溫暖,各級政府應該從溫總理的“四個”民生話題中去尋找答案。(久泰平)
責編: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