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兩會後代表們如何與選民交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6日 09:24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各省市的兩會陸續閉幕了。在兩會期間,各地媒體都開闢了“兩會專欄”這樣的版面。有些地方還開展了“網報互動”,充分發揮網絡這個新型媒體的作用,發動網民參與,聽取網民意見和建議,在南方網還發動網民寫社論,在平面媒體發表,令人耳目一新。現在,各地的兩會閉幕了,“兩會專欄”就會停辦,“網報互動”也告一段落。公眾卻有些意猶未已。覺得還有話講,還有呢,就是認為剛參加完人大會議的代表們,應該對選取民們説點什麼才對。有人把這稱為“述職”。我想,“述職”更適用於西方國家的議員,我們的人大代表,目前還是用“交流”比較妥當。

  代表與選民交流,最方便、也最快捷的方式首推網絡。兩會期間已經有網友提出“敢於登錄網絡的人大代表是人民擁護的代表”。可見人心所向。登錄網絡論壇與網民在線交流,開個人博客,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但這樣的方式畢竟有些“散漫”,側重於“互動”,卻少了“彙報”的本意。本文雖然不主張用“述職”這個詞彙,但對於“彙報”還是贊成的。代表們受選民所擁護,經選舉成為人大代表,參加完人大會議之後,有責任回到本選區向選民彙報。彙報的內容,應該包括該代表在會上發了些什麼言,提交了什麼提案,在表決的時候投了些什麼票,是贊成還是反對,贊成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在小組發言時,是否為本選區民眾的利益而呼籲,聲援過別的人大代表沒有,是否對某些部門的領導人當面提過質疑,等等。

  應該説,目前的很多代表都沒有這種意識。他們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向選民“彙報”的。因為有些代表是“被動當選”的。他們自己並沒有強烈的、想當代表為選民呼籲的願望,只是由於偶然的原因當上了人大代表。他們沒有向選民“彙報”的意識這很正常。所以,“被動當選”的模式應該逐步予以糾正。

  還有的代表,他們開完會是要彙報的,但不是向選民彙報,而是回本單位向領導彙報。別笑,真有這種情況。在這些代表心目中,總認為這個人大代表是領導安排他當的,即使不是領導安排他當的,領導同意他丟下手中工作去開幾天會,也是領導的“關心”。所以,他們回單位是要向領導彙報的。

  針對這種情況,就有網民主張人大代表要專職化。舉個例子,某人大代表在會上做了個發言,媒體報道了,受到公眾的稱讚。會後,有同樣境遇的群眾紛紛上門去找這位代表了,希望他也為自己呼籲一下,也把自己寫的申訴材料轉交給“有關部門”。這時候這位代表就有些招架不住。因為他不是專職代表,手上還有本職工作,而且是單位裏的骨幹,開會耽誤了幾天,有些本職工作上的事急需處理,現在市民找上門來,接待吧,時間和精力都顧不上;不接待吧,覺得有愧於民眾,弄得左右為難。找上門的群眾也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耽誤了人家的本職工作,影響了代表的休息。

  所以,這兩種情況有必要加以改變。一是代表“被動當選”要改變,二是代表應該逐步專職化。這樣,人大會議結束後,代表們向選民彙報就順理成章了。這種彙報不是在網絡上漫漫而談,可以沒有結論,可以沒有期限。不,本文所説的“彙報”不是這樣的,本文説的彙報比“述職”稍隨和,但比座談和漫談要嚴謹,而且不能可有可無。彙報就要有結論,就要有期限,隨便説説可不行。人大代表開完會就應該向選民彙報。本文所設想兩會之後的交流,就是這樣的。希望不是“白説”。 作者:華瑩山農夫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鶴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