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7日 11:54 來源:
2007年1月,一家網站發佈了“中國教授富豪排行榜”,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直言“投入名師富豪門下,前(錢)途自然不可限量!”部分學生也擁護富豪教授,認為實戰經驗強于照本宣科。富豪教授榜竟成學生考研依據。 (2月6日千龍網)
“投奔教授富豪有錢途”,這觀點可夠鮮明的了!何為“教授富豪”?報道中解釋稱,上臺是教授,下臺是富豪。在高檔寫字樓裏開董事會,與在三尺講臺上講課,感覺一定很不一樣。而有的人卻每天都在兩種不同的場地穿梭,上午剛簽下一份上千萬的商業合同,下午卻開著奔馳駛進校園,面對著講台下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
這樣的“教授富豪”對當代學子們當然有吸引力了。但我覺得這個“教授富豪”稱謂本身就有問題,再加上這樣一種表面化的解釋,把教授這個職業搞得四不象了,很容易對當下一些本來就鑽研付出不夠卻奢望儘快有經濟回報的研究生們,産生嚴重的誤導。 “ ‘錢’師出‘富’徒啊!” “富豪教授誨人不倦還‘利潤為王’, 投之門下定有‘錢’途。投奔他們去,幾年下來,沒有個千萬也有百萬吧,工作掙錢兩不誤。” 一些網友由此引發的議論就是一個例證。
應當承認,大學教育不同於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産學研”一體化,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是大學教育的根本目標所在。因而,不能只強調導師只會帶研究生死摳書本,閉門造車,應該把學與“研和産”結合起來,造就真正有智慧有能力的複合人才。但在理解上不能簡單化,換言之,要實現這個目標,絕不是簡單地把考研的依據投向什麼“教授富豪”(似乎看重的是富豪),“産學研”一體化也絕不是“教授富豪”的代名詞。
“教授富豪”既能教書育人,又能經商賺錢當然是好事,但事實上,經商和“産”、“研”不是一回事,做研究不是做買賣,教授和商人也不是一個職業。報道中列舉了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彭劍鋒、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孟曉蘇所謂“教授企業家們”,憑學識走上經商之路的例證。但筆者看不出他們就是中國研究生教育的榜樣,更難以説明研究生投奔他們就一定能成功。這樣説,倒不是懷疑這些教授們的學識,學生在他們那裏學會賺錢的本事我也不懷疑,我懷疑的是一些所謂“教授富豪”的品格。教授的天職是教書育人,而開設公司則有點不務正業。一個帶研究生的教授要分出一定的精力去經商,還有精力教書育人嗎?像孟曉蘇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錢袋子在網上胡説八道,其品德還佩教書育人嗎?
強調教授教書育人,並不是要求教授成為手把手的教書匠,而是應該給研究生創造一個研究環境,教的學術思想,導的是研究方法,在傳授經驗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學識領悟的指導。從這個角度説,真正的教授應該是導師,是思想家,應該以學術、科學真理為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財富,甚至為財而動而迷茫。
然而,現在中國的教授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一些教授不倫不類,把大部分精力用於開公司,少部分精力用於教學科研。有的教授把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派到自己開的公司打工,從事簡單的經營業務;另一種是,一些企業管理者或官員,總想往教授行列裏鑽,奔著做兼職教授,還時不時地開講座帶研究生。這倒不是壞事,問題是他們的知識不系統,沒有學術研究作支撐,帶博士簡直是糊弄人。正因為如此,使一些教授越來越像商人,商人越來越想混上教授,實在可悲。
在發達國家,教授要開公司必須得辭去教授頭銜,要教授頭銜就不能去經商。這種管理制度很科學。國家的科學發展靠的是具有高素質的科學家,而決不是指望什麼富豪。教授可以從事國家研究項目獲取報酬,但不可以自己開公司搞商業經營。如果教授想要往“富豪”上奔,就應該離職辭去教授頭銜,專心去做企業家,不能腳踏兩隻船,這樣會影響學生學業,誤人子弟。
雖然,對“教授富豪”不能一概否定,但“教授富豪”的內涵必須搞清,教授可以用學識創造財富,這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但絕不等於一邊教學一邊去經商賺,更不能本末倒置,把財富放在首位,用有“錢”途去教導學生。如果,富豪教授榜真的成了學生考研依據,那恐怕不是什麼好事。(久泰平)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柳博